第一图书网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袁济喜 袁济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0-5  

出版社:

袁济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05出版)  

作者:

袁济喜  

页数:

38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打破以往中国文学批评史的静观模式,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未阐述中国文学批评史,注重文学批评与思想史、哲学、美学等相邻人文学科的联系,并从学术史的整理与论述层面,阐明了古代文论与现代文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二版与时俱进,密切追踪当下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科进展,修订了部分章节,对上一版论述较为简略的文学理论作了补充,同时还修正和改进了一些理论观点和认识结论,因而体例更完备,内容更丰富。  全书详略分明,语言简约凝练,非常适合实际的讲授和学习。

作者简介

袁济喜,1956年生,上海人,1978-198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本科,1985年毕业于该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赴日本九州大学访学,1994年被选为北京市第一批新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的成员,首批获得该工程的项目资助,两次被中国人民大学推选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与教育部第三届青年教师奖候选人。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西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代表性学术著作为《六朝美学》、《中国古代文论精神》、《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等,主撰的《六朝清音》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先秦文学批评绪说第1章 礼乐文明与先秦文论第一节 礼乐文明的形成礼乐文明的核心是对人性教化的升华礼乐文明是种综合型的文明体系礼乐文明与宗法制度礼乐文明与人格道德教育第二节 礼乐文明与文学观念礼乐文明对文学批评的影响诗乐舞的分离与文学观念的进化“文”的观念解析中国古代文论的文化精神第2章 儒家文论第一节 孔子的文学思想孔子的忧道思想与人格精神“兴观群怨”说“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第二节 孟子的文论士的独立人格精神和文化批判职责强调人格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尊贵人格本体的审美学说“以意逆志”的诗学阐释观念“知言养气”说“知人论世”论第三节 荀子的文论“性恶论”“养情说”原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乐合同,礼别异第四节 《周易》与文论论阴阳之和与艺术辩证法论意蕴与形象论“神感”第3章 道家文论第一节 老子与文学批评对礼乐文明的批评与反思“有无相生”与文艺批评“美言不信”与批评方法第二节 庄子与文学批评以自然天真为美“逍遥游”与人格自由虚静与物化言意之辨与文艺关系第4章 墨家与法家的文艺观第一节 墨子的“非乐”观“非乐”观“民本”思想“功利主义”文艺观第二节 韩非的文艺观“以法为教”及“以吏为师”否定儒家的教化论专制统治者并不否定歌功颂德第5章 《吕氏春秋》与先秦文学批评的融会第一节 贵生重己的审美主体论强调“全性之道”“入本”思想“适性”、“贵生”、“重己”的审美主体论第二节 论音乐的“和”与“适“声出于和,和出于适”的命题从音乐起源的角度谈“和”“适”作为审美过程中的心境设定“心必和平然后乐”与主体论“音亦有适”与客体论“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与审美主客体的合第二编 两汉文学批评绪说第6章 汉代儒家文论第一节 《乐记》的文艺观音乐对人格境界的激励。尚雅贬俗的审美观“审乐而知政”的音乐功用论“乐内礼外”说第二节 《毛诗序》的诗学观情志融合的审美观念“六义说”“美刺”并举的功用观“美刺”通过比兴而展现“主文而谲谏”的讽谏论第三节 汉代辞赋理论扬雄的辞赋论对荀子原道、征圣、宗经文学主张的弘扬以天道为本,以神心为用“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班固的辞赋论班固对屈原《离骚》的批评班固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围绕《离骚》公案的争论第7章 汉代融会儒道的文论第一节 《淮南子》与文论以道为贵的文艺观以自然之道为美融合儒道的礼乐自然论倡言“无声之乐”第二节 司马迁的文论人生遭际与“发愤著书”接受道家情性自然观念信仰孔子的精神人格“发愤著书”与写作实践“发愤著书”思想的后世承传司马迁的人文意识和实录精神依据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评价屈原和《离骚》第三节 王充的文学批评倡真诚,讲实美疾虚妄,斥夸饰反对复古,提倡独创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绪说第8章 文学批评的兴盛与风采第一节 人生活动与文学批评人生遭际与文学创作生命体验与文艺批评士人悲剧与审美超越寄情山水与主体建构第二节 玄学精神与文学批评王弼对精神本体的阐发王弼对自然之道的阐发王弼对情性论的阐释王弼的“言意”理论郭象的“玄冥独化论”郭象对名教与自然的调和第三节 佛学与文学批评佛学对士大夫主体诗性精神的陶冶佛教精神论对文艺批评重神观念的影响第9章 魏晋文论的自觉第一节 曹丕《典论·论文》与“文气说”“文气说”与文学风格论“文气说”与文学批评论曹丕的作家论与文体论曹丕的文学价值观第二节 嵇康的人生哲学与文艺批评《声无哀乐论》——融合儒道的音乐美学观《养生论》——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天合《琴赋》与《广陵散》——乐境与理想第三节 陆机《文赋》与文论文学构思论论“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诗缘情而绮靡”的审美价值观论文艺的“应、和、悲、雅、艳”“应感之会”与灵感第四节 葛洪的文论从重视人的主体价值角度重估文学的价值在文章表达情志的观念之上倡言文学进化第10章 刘勰与《文心雕龙》第一节 刘勰的精神世界与《文心雕龙》刘勰的身世经历和精神世界刘勰思想兼融儒道玄佛刘勰对王弼举本统末方法的借鉴第二节 “原道”与“自然”合一的文学观“原道”与“自然”相合的文学观刘勰推崇文艺的情感教化力量情采相符,文质彬彬的文学审美理想第三节 文学理论的分层研究刘勰的“神思说”与“物感”、“比兴”、“夸饰”、“熔裁”等相关范畴刘勰的文学风格论刘勰的文学鉴赏论刘勰的文体论第11章 钟嵘《诗品》的诗学观第一节 历史意识与诗歌批评《诗品》的历史意识与忧患精神《诗品》的源流批评方法论《诗品》以品鉴为中心的批评论第二节 “物感说”与“世情说”钟嵘对“物感说”的继承和阐扬“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钟嵘的诗歌审美理想钟嵘“以悲为美”的审美观念第三节 “三义说”与“滋味说”“三义说”与五言诗的创作以味论诗的“滋味说”第四节 “自然英旨”的诗评标准反对过分用典的“直寻”说反对雕饰声律的“真美”观第12章 南朝文学观的多元交融第一节 挚虞与裴子野的文论“文章者,所以宣上下之象,明人伦之叙”——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劝美惩恶,王化本焉”——裴子野的《雕虫论》第二节 、梁代皇族萧氏兄弟与萧子显的文学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萧纲的文学观“至如文者,惟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道会,精灵荡摇”——萧绎的文学观“事出于深思,义归乎翰藻”——萧统的文学观“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萧子显的文学观……第13章 北朝的历史第四编 隋唐文学批评第14章 隋代至盛唐的文学批评第15章 中晚唐诗学批评第16章 韩愈与柳宗元的古文理论第五编 宋金元文学批评第17章 北宋文学批评第18章 南宋文学批评第19章 两宋的词论第20章 金元文学批评第六编 明清文学批评第21章 明代格调与性灵派文论第22章 明代的戏曲与小说批评第23章 王夫之与明末清初文论第24章 清代前期至中期的诗学第25章 桐城派古文理论第26章 清代的词论第27章 清代小说戏曲批评第七编 近现代文学批评第28章 近现代文学批评的兴起第29章 近现代文学批评的代表学说教学大纲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版后记第二版后记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它汇集了道德人性、风俗礼仪、宗教意识、典章制度、政治思想等诸多因素。这种综合型的文明体系,源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生存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它是主体所造就的文明体系,同时,一旦形成,又会对中国古代文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文学批评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受制于这个体系,同时又因自己创造的成果,丰富了这个总体文明体系,二者呈现出互动的态势。中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从目前考古学上发现的中国猿人的一系列遗址上,可以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不过从文化人类学上可以直接回溯的,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迹。它比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在母系氏族时期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副的原始文化形态。从今天发掘所见的这一带的遗迹,可以明显地看到我们的先民依托黄河各大支流,在四季分明的黄土地上从事采集、渔猎,尔后进入了农耕生产方式,以获取生活所需要的衣食住行资料。大约在公元前五千多年时,中华民族由于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及男子在生产中地位的普遍加强,促成原始公社组织由母系氏族社会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形态。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迈进过程中,血缘因素成为一以贯之的纽带。它非但没有如西方古希腊那样,被城邦文明所取代,反而是在新的社会生活体系中获得衍生与发展。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父家长支配着家族成员。父家长死后,他的权力与财产又主要由男性后代们来继承,而一代代父家长的权威在其死后仍然使人敬畏。子孙们幻想得到亡灵的保护,于是又产生了对男性祖先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祭祀祖先的礼仪,后来在夏商周时代日益完备的血缘宗法观念和制度,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就产生了。到了继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之后兴起的殷商社会,宗法组织与道德体系更趋成熟。商朝在其六百多年的统治时期,经济与文化都很发达,统治者所依赖的,正是这种脱胎于氏族社会的宗法制度与观念体系。周代统治者在继承商代宗法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了宗法制度。周王在宗族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上是全国的共主,诸侯对周王来说是小宗,但在所封国内又处于宗主的地位,享有统治所封国内的疆土与臣民的权力,卿大夫的情况又照此办理。这样便把宗族上大宗小宗的关系紧密地组成一个金字塔似的等级结构。维系这个结构的核心便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包括父权和兄权两个方面。孝道是为父权服务的,而悌道则是为兄权服务的。由于父子之间有着血缘亲属的关系,“亲亲、尊尊”观念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宗法制度又与礼乐制度天然地相结合,后者是前者的自然延伸。具体说来,“礼”是通过一系列典章仪式将建立在血缘亲疏基础之上的身份等级确定下来,以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秩序,“乐”则是缘饰这种礼仪的器具,是从人的内心的净化与洗礼来确立对礼的服从,所以后来的儒家素有“乐合同,礼别异”的说法。从社会结构的稳定来说,礼是用来区别不同等级之人的,但正如著名学者杜国庠先生所指出的,过于森严的等级反而易于使社会内部的人产生离心力,于是乐就承担了调和不同等级与身份的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任务①,而其伦理基础不是别的,恰恰就是从远古社会中延续下来、没有如古代希腊社会那样被斩断的血缘宗法与亲情观念。

后记

这本教材是在本人多年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与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同时,也充分吸纳了迄今为止关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术成就,以提升本书的水准。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国文学批评史领域的学术成就与特点一直受到瞩目。本人深受业师蔡钟翔诸位先生的影响,他们擅长文献和思辨有机结合的学术风格使我受益匪浅,本书也一直力图体现出中国人民大学治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这一特点。至于做得怎样,有待各方面的批评指正。本书力图突出这几个方面的特色:第一,侧重从整个发展史的角度来叙述中国文学批评史,因而在阶段划分、人物与典籍的详略处理上都遵循这一原则。第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在坚持自身学科定位的同时,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融合的趋势,因此,本书在立足于中国文学批评自身教学的同时,也注意它与思想史、哲学史以及美学史等相邻人文学科的联系,以使学生通过这门功课的学习,获得人文方面的综合提升,领略国学精神的博厚深邃。第三,对于以往中国文学批评史关注不够的人物及学说,也尽量加以论述,比如庾信的文论、近代林语堂的文学批评等。本书承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陈泽春、李颜等同志的关心与督促得以完成,井玉贵博士也为本书编校出力不少,在此深表谢忱。何庄博士承担了两宋词论、明代戏曲理论、清代词论与部分小说理论的撰写工作。周泉根、胡海、张明、陈建农、何世剑等博士帮助提供资料,校核文稿,参与了本书的写作工作。其他学生,也从不同方面予以协助。师生之谊,令我感怀。


编辑推荐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第2版)》:21世纪中国语言文学通用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 PDF格式下载



挺好的啊。你还让我说什么?但是说实话有点贵


人文气息浓,一看就懂,不晦涩,适合初学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