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方经济学

吴宗奎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宗奎 编  

页数:

250  

前言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数以百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教育模式应重点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和基础课程之一,“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而且能够掌握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能够对政府面对各种经济问题所采取的经济调控政策进行理论分析。基于以上要求,我们组织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并长期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教师,经过周密的安排和辛勤工作,最终编写并完成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本教材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突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和要求。本教材重点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教材中增加了学习目标、技能要求、案例引导、阅读材料、思考题、技能训练题等多项教学内容,不断强化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职业技能,进一步体现教材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同时也突出了教材的趣味性。2.内容精练、繁简适中,注重整个教材的系统性、实用性。教材在注重系统性和实用性前提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对理论进行了精简,注重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3.丰富的教学案例。“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以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为目的的学科,因此,在教材教学中设置了大量的案例部分,以提高学生的经济理论应用能力。4.配备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本课程建设为适应高职教育特点和促进学生学习,配备有多项教学资源。

内容概要

本书重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教材中增加了学习目标、技能要求、案例引导、阅读材料、思考题、技能训练题等多项教学内容,不断强化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对经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的职业技能,进一步体现教材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同时也突出了教材的趣味性。

书籍目录

1 引论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 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上篇 微观经济学 2 需求、供给与市场价格决定理论 2.1 需求理论 2.2 供给理论 2.3 市场价格的决定 2.4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3.1 欲望与效用 3.2 基数效用理论 3.3 序数效用理论 4 生产理论 4.1 企业理论 4.2 生产和生产函数 4.3 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 4.4 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 4.5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5 成本与收益 5.1 成本理论 5.2 短期成本分析 5.3 长期成本分析 5.4 收益和利润最大化 6 市场理论 6.1 完全竞争市场 6.2 完全垄断市场 6.3 垄断竞争市场 6.4 寡头垄断市场 7 分配理论 7.1 收入分配理论 7.2 工资、利率、地租、利润理论 7.3 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衡量 8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8.1 市场失灵和不完全竞争 8.2 微观经济政策下篇 宏观经济学 9 国民收入核算和决定理论 9.1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9.2 国民收入核算基本方法 9.3 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9.4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分析 9.5 IS-LM模型分析 9.6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0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0.1 失业理论 10.2 通货膨胀 10.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1 宏观经济政策 11.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1.2 财政政策 11.3 货币政策 11.4 宏观经济政策运用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其研究方法既可以用实证的方法,也可以用规范的方法。用实证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称为实证经济学,用规范方法来分析的经济学称为规范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对经济问题所作的回答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回答第一类问题的经济学叫实证经济学;回答第二类问题的经济学叫规范经济学。(1)实证方法。实证方法在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它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经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实证分析一般由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等相互联系的步骤组成。定义是指对研究变量给予质的规定性,并加以明确的界定,否则没有特殊性和可比性。假设是指界定理论分析的条件,因为理论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假说是指对若干变量之间关系的揭示或阐述,是未经证明的规律性。预测是运用假说对未来进行科学预见,以判断假说是否存在。如果预测结果符合实际,则假说就是客观的理论;反之,如果预测结果不符合实际,则需修改或否定假说。(2)规范分析。规范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这里所说的价值不是指商品价值范畴,而是指经济事物的社会价值,如一国的经济增长是资本密集型好,还是劳动密集型好?规范分析有三个特点: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分析问题没有客观性而只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进行判断;它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关系。事实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经济学主要是一门实证的学科,但也是一门规范的学科,因为研究什么、采用什么方法、突出强调哪些经济变量等实际上都有经济学家的评价和判断在内,而且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在绝大多数场合是为他主张的政策服务的。以不同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各种政策主张,反映了经济学家个人的主观意见和判断标准。


编辑推荐

《西方经济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公共课系列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西方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我买来送人的,价格还算公道,比在实体书店买要划算多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