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金融

陈长民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长民 编  

页数:

416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日益完善。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当务之急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对经济管理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国际竞争的加剧对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而且更强调入才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和现实需求下,经济管理类教材作为培养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资源和条件,必须进行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改革。作为长期从事高校经济管理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密切关注这项改革的进程,同时也感到有责任和义务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基于上述考虑,经过充分论证,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一套选题角度新、实用性强、融理论和案例于一体而又为教学所急需的经济管理类系列教材。在作者队伍的选择上,我们坚持以第一线从事本专业、本学科教学工作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在教材的内容选择和体例安排上,确定了三项基本原则:(1)内容上求新。尽量吸收本学科新的较成熟的研究成果,介绍实践中成功的新理论、新做法。(2)强调开放性。在充分吸收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取得的新成果、新经验的同时,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力求从全球化的高度把握现代经济管理学科的最新成就和特点。(3)突出案例教学。为适应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的需要,我们加大了教材中案例分析的分量,同时编写了几本专门的案例教材。

内容概要

国际金融学是以国际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教育部将国际金融学确定为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它也成为各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或素质教育课程。 在金融全球化和我国开放经济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国际金融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与企业、居民的生活与发展息息相关,要求学习与掌握国际金融知识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和国际金融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组织西安财经学院等高校从事国际金融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共同编写了这本书。本书由3篇12章构成。第1篇为“国际金融基础”,包括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等内容;第2篇为“国际金融实务”,包括外汇交易、外汇风险及其管理、国际结算、国际融资等内容;第3篇为“国际金融政策与制度”,包括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机构等内容。 本书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紧密跟踪国际金融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动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地阐述了开放经济中国际金融的主流内容,反映了国际收支、内外均衡、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监管与协调等领域的国内外最新成果,介绍了国际金融实务方面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本书有以下特点: (1)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把握国际金融学科前沿动态,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的经验,力求教学、科研、信息相结合,内容丰富、新颖,体系结构严谨。 (2)专栏独特,案例典型;资料新颖,实证性强。每章设有举例、专栏,章后附有练习与思考题等,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一,生动具体。 (3)力求通用性和专业性相结合,读者只要具备货币银行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掌握本书的内容。 本书适合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教学使用,也可以在将有关内容略去后供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学生教学使用,还可以作为金融、国贸、经济与管理的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学习培训和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第1篇 国际金融基础 第1章 国际收支 1.1 国际收支概念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1.2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1.3 国际收支的调节 1.4 国际收支的主要理论 第2章 外汇与汇率 2.1 外汇概述 2.2 汇率的标示与种类 2.3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2.4 汇率决定理论 第3章 国际金融市场  3.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3.2 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  3.3 欧洲货币市场 第4章 国际资本流动  4.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4.2 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与控制 4.3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危机 4.4 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4.5 我国利用外资的管理第2篇 国际金融实务 第5章 外汇交易   5.1 外汇交易概述  5.2 传统的外汇交易  5.3 外汇衍生交易 第6章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6.1 外汇风险概述  6.2 外汇风险的影响因素  6.3 外汇风险管理方法 第7章 国际结算  7.1 国际结算的信用工具  7.2 国际结算的主要方式 7.3 国际银行间资金划拨 第8章 国际融资  8.1 短期国际融资  8.2 中长期国际融资  8.3 国际租赁与项目融资  8.4 国际银行贷款第3篇 国际金融政策与制度 第9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  9.1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  9.2 汇率制度的选择  9.3 外汇管制  9.4 人民币自由兑换 第10章 国际储备  10.1 国际储备的性质 10.2 国际储备管理 10.3 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第11章 国际货币制度 11.1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11.2 国际金本位制 11.3 布雷顿森林体系. 11.4 牙买加体系 11.5 区域性货币体系 11.6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第12章 国际金融机构 12.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2.2 世界银行集团 12.3 区域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重点强调了以下三点:  (1)市场预期在货币危机中的作用。当市场预期货币汇率贬值时,该种货币汇率的波动就会出现,政府为维护汇率的稳定不断地提高利率水平,直至最终放弃固定汇率制,形成货币危机。贬值预期的出现,又与经济基本因素无关,一旦出现,预期会不断加强,并引发投机使预期得以实现,因此,这种货币危机又被称为“预期自我实现型货币危机”。  (2)货币危机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是投机者与政府之间的博弈过程。不仅投机者是否对货币发动冲击以及冲击到什么程度,是投机者对冲击行为进行成本-收益权衡的结果,而且政府为抵御投机对利率政策的采用也要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其中利率水平的高低是政府决定是否放弃固定汇率制的中心变量。  (3)防范货币危机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提高政府政策的可信度。可信度越高,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3.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主要是针对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所做的各种解释的统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  (1)道德风险论。道德风险论最初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存贷款危机的研究文献中。它认为在金融危机中,道德风险表现为政府对存款者所做的担保(无论是明显的还是隐含的)促使金融机构进行高风险的投资,从而产生巨额的呆坏账,引发公众的信心危机和金融机构的偿付力危机,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罗纳德·麦金农和保罗·克鲁格曼是持这种观点的重要代表。  麦金农和克鲁格曼等人持此观点对亚洲金融危机进行解释。他们认为,在亚洲国家中,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包括资金上的、业务上的和人事关系上的,这些关系的存在实质上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担保,同时向金融机构和公众提供了一个信息,即金融机构一旦遇到危机,政府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金融机构偏好具有较高预期回报率,同时具有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导致投资行为扭曲,呆坏账比例上升;另一方面,人们仍放心地将自己的资金存在这些金融机构,进一步激发了金融机构的过度借贷,推动资产价格迅速上涨,金融泡沫不断膨胀。当金融泡沫膨胀到一定的程度时,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就引起了人们的警觉,金融恐慌出现并逐步加剧,这时任何不利的偶发事件出现,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动荡,资产价格下跌。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金融 PDF格式下载



我们学校老师编的书,教材,质量停放好,正版


晚上挺冷的,8点多了还送书,挺感动的。


这本书编写的还不错,很实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