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

教育部科技委《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战略研究课题组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教育部科技委《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战略研究课题组 编  

页数:

39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创新点亮未来。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进人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科学技术储备孕育着新的产业变革,人类面临的巨大资源环境压力正在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高校作为人才会聚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是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摇篮,是创造发明的策源地。目前,我国61.8%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1.7%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47%的中国科学院院士、42%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社会科学领域约70%的研究人员都在高校。“十一五”期间,高校掌握了一批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半以上出自高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2/3出自高校。可以说,高校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的任务中,在推进国家走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道路中,作用越来越突出,责任越来越重大。

书籍目录

总报告上篇 创新能力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第一章 基础研究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第一节 基础研究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一、中国高校基础研究的发展历程二、基础研究与国际竞争力第二节 基础研究的产出一、中国基础研究的产出二、中国高校基础研究的产出三、基础研究产出的国际比较第三节 基础研究的影响力一、中国基础研究的影响力二、中国高校基础研究的影响力三、基础研究影响力的国际比较第四节 基础研究标志性成果一、中国基础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二、中国高校基础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三、基础研究标志性成果的国际比较第五节 对推动中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的建议一、聚焦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二、引导高校分层发展三、改革大学科研评价机制第二章 技术创新与中国的圈际竞争力第一节 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与测度一、技术创新发展历程二、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技术创新能力测度四、技术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产出一、中国技术创新的产出二、中国高校技术创新的产出三、技术创新产出的国际比较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影响力一、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力二、中国高校技术创新的影响力三、技术创新影响力的国际比较第四节 技术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一、中国技术创新的标志性成果二、中国高校技术创新的标志性成果第五节 提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一、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和国家科技奖励的导向功能二、进一步加强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三、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四、积极推进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第三产业创新与中国的国际竞争力第一节 产业创新的发展历程一、国际产业创新的发展历程二、中国产业创新的发展历程三、产业创新与国际竞争力第二节 大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国际经验一、创业型大学的崛起二、国外大学衍生企业的发展及其在产业创新中的作用三、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其对产业创新的贡献第三节 中国大学科技发展与产业创新一、中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二、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三、大学科技创新对中国产业创新的贡献第四节 提高中国产业创新能力的建议一、积极推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二、完善大学衍生企业的公司运行机制三、加大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扶持力度……中篇 创新战略与中国的经济社会下篇 创新人才与中国的未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未来与高校创新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