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侯宜杰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侯宜杰  

页数:

42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作者侯宜杰)运用大量晚清报纸杂志、档案、手稿,首次系统而真实地展现了清末立宪运动史的全貌,朝野活动场面不断切换,人物情景经常交替,动态地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历史画卷,为解释清王朝的灭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观点鲜明,创见迭出,论证严密,评价公允。《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清末立宪运动史)》作为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已经成为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广受学术界、思想界好评。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侯宜杰,1938年4月生,江苏沛县人。1964车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人民出版社,1993年)、《袁世凯全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初名《袁世凯一生》,河甬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增修,更今名)、《最世凯评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86),发表《论清末立党运动的进步作用》、《论立党派与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应为康粱和立党派正名》、《论康有为的变法细领》:《如何评论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等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惨变酿成惨祸
一、慈禧倒行逆施
二、康有为不改初衷
第二章 立宪思潮兴起
一、“新政”不新
二、根本变革在于立宪
第三章 立宪运动高涨
一、普遍激昂的呼声
二、立宪派的多方策动
第四章 确立基本国策
一、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l
二、宣布仿行宪政
三、改革政治体制
四、加紧筹备
第五章 立宪团体应时而生
一、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二、上海宪政研究会和预备立宪公会
三、吉林自治会
四、宪政公会
五、帝国宪政会
六、政闻社
七、广东地方自治研究社和粤商自治会
八、贵州自治学社和宪政预备会
九、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的论争
第六章 要求确定召集国会年限
一、杨度首创和平请愿
二、各地纷起响应
三、决定九年立宪
第七章 推行地方代议制
一、摄政王的姿态
二、省咨议局成立
三、开展地方自治
四、新的立宪团体
第八章 国会请愿热潮
一、第一次请愿
二、第二次请愿
三、咨议局联合会召开
四、第三次大请愿
五、第四次请愿
六、运动的意义
七、又一批政治团体出现
第九章 资政院内风波迭起
一、咨议局坚决反对督抚侵权违法
二、资政院开议
第十章 分道扬镳
一、皇族内阁粉墨登场
二、拟订法律
三、决心推翻皇族内阁
四、组建合法政党
五、点燃革命的导火索
六、由立宪转向革命
第十一章 失人心者亡
一、面对革命的抉择
二、资政院于四面楚歌中消逝
三、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
四、立宪运动的进步作用
结束语
征引文献
附录论著目录
后记
再版后记

章节摘录

  他辞职也就谈不上什么“拆台”不拆台,何况事前有约,到了时间。在这个问题上,张謇没有过错。对孙中山的错误不提出反对意见,反而加以维护,既树立不了孙中山的威信,也补不了临时政府之台,只是一种阿谀献媚的可耻行为。有一种非常奇怪的说法是:人民团体反对合资是爱国的表现,张謇则是借机打击革命派。同样的事实,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其理安在?其根据又安在?不摆事实,不讲道理,乱扣帽子,胡骂一通,实非应有的科学态度。  4.所谓立宪派“拥袁窃权”  立宪派中的张謇、赵凤昌等人的确想拥护袁世凯担任统一之后的民国总统,张謇且为袁出谋划策,做了不少工作,其行动在客观上利于袁世凯窃取国柄。但若据此而认为立宪派这样做就是为了拍卖革命,背叛共和,则失之偏颇。  早在1911年10月15曰,赵凤昌等人即策划利用袁世凯推翻清廷。他们认为,“全国人民是一致要求独立的;革命军热情、勇敢、牺牲精神都是有余的,可惜实力太不足”。要使清帝退位,“只有利用拥有实力的袁世凯去劝清廷,可能生效”①。为此,他们通过张一磨去说服袁世凯,使其“意向民军”②,赞成共和,绝非让其帝制自为。张謇等11月以后致袁的各函电和1915年反对袁称帝的事实都是确证。  革命派同样是拥护袁世凯当总统的。革命派尚且如此,有什么理由要求立宪派比他们更高明更坚强,不去拥袁呢。如果说立宪派拥袁叫做帮助袁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话,那么,革命派拥袁就是将革命胜利果实直接送袁;如果说立宪派拥袁是为了拍卖革命,背叛共和,那么,革命派拥袁也是为了同样目的。同一问题,不必厚此而薄彼。其实,无论革命派还是立宪派在当时都不知道袁是在篡夺革命胜利果实,不知道他要帝制自为,背叛共和,因其真实面目尚未暴露,这个问题是后来才为人们所认识的。因此,在未认识袁的真实面目的情况下,既不能说革命派主动把革命果实送给一个反革命,为其帝制自为创造条件;也不能说立宪派蓄意助袁窃权,拍卖革命,背叛共和。从客观上讲,两派的行动均有利于袁篡窃国柄,但决不应将后来人们方才认识到的问题强加给当时尚未觉察到的人们头上。否则,便违背了历史实际,混淆了立场和认识两种性质迥异的是非界限。


编辑推荐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史料翔实,视野开阔,富有创见,将立宪运动放到近三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之中,进行了全面而公允的考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历史画卷,从体制内解开了清朝灭亡之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 PDF格式下载



中国的变化,世界的变化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