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战胜机构投资者

朱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1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平  

页数:

218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资本市场上,最为有趣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同一时间、同一价位买 入和卖出的投资者,都往往认为自己比对方聪明。挖掘这种交易带来的价 格波动的规律,就成为资本市场上始终引人入胜的投资理念的研究。在众 多的投资理念之中,价值投资始终是一个质疑和追捧并存的理念,其追随 者也往往毁誉参半。在当前全球金融动荡、市场缺乏方向感的迷茫时期, 更是如此。 1934年,由本杰明’格雷厄姆与多德合著的《证券投资》一书首次系 统地提出价值投资理论。价值投资理论的产生源于对1929年经济危机的反 思。当时,美国正处于大萧条时期,华尔街股市一落千丈。格雷厄姆通过 对所能获得的事实的认真分析而确定那些当前价格低于真实价值的股票或 债券,他和多德成功地利用价值投资的策略赚取了巨额利润,使得价值投 资理念一时声名鹊起。但是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日益健全、投资者 素质日益提升,股市中再也难以找到被严重低估的优质股票。价值投资受 到真正的考验是在1975年的大牛市时期。由于股票价格大涨,此时华尔街 几乎没有什么股票符合格雷厄姆的“严重低估”原则。就连格雷厄姆本人 也不得不承认市场越来越有效,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已经不现实。然而 ,就在格雷厄姆准备放弃价值投资的同时,彼得·林奇、马里奥·加比利 、沃伦.巴菲特等人传承了价值投资理念,开启了价值投资理论探索的新 纪元,从而使价值投资理论的影响大增。特别是投资大师巴菲特,将价值 投资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近几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频发小概率、大后 果的“黑天鹅事件”,使得价值投资理念再次面临挑战。 巴菲特曾经这样来定义价值投资:“大多数分析师感到他们必须在习 惯上认为相反的‘价值’和‘成长’方法中做出选择。以我们的观点,这 两种方法完全是连在一起的,成长性总是计算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成长 变量的重要性是完全不能忽视的,它对价值的作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 是负面的。”学术界对于价值投资的界定,则有各种流派,对价值投资策 略能得到超额收益的原因也没有形成一致观点。一是以法玛和弗伦奇(Fama and French,1993)为代表的“风险改变学说”,这种解释从收益与风险相 匹配的角度来解释股票的收益差,坚持有效市场理论,属于现代标准金融 学的范畴。另一种是以德邦特,塞勒,拉科尼肖克,施莱弗和威斯尼(De Bondt,Thaler,Lakonishok,Shleifer and Vishny,1994)等为代表的投 资者非理性行为和市场套利行为的局限性。这种解释从根本上否定了股票 市场的有效性,认为给予风险补偿的解释并不成立,是从投资者的行为特 征来解释的,属于行为金融学的范畴。后者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利用市场 的错误定价和一种相对安全的投资策略博弈。到目前为止,争议仍然在继 续。在众多争议中,只有一点是所有人都同意的,即价值效应与市场非有 效性是连在一起的,如果市场是有效的,就不应该有价值效应。国内外学 者主要将价值投资分为两种策略:价值型投资和成长型投资。价值型投资 关注企业的现状和过去,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寻找低市盈率、高股 息,以公司的权益、负债等为指标。成长型投资策略是寻找未来有良好市 场前景的公司,有高的销售率和收益率,生产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 从中国资本市场的演进看,价值投资理念真正在中国资本市场获得市 场的广泛认同应当说发端于2003年“五朵金花”掀起的蓝筹风暴。2006年 中国股市展开了一轮气势如虹的涨升,价值投资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得到 更为广泛的认可。 资本市场的情绪波动与价格表现经常充满戏剧性,这也是其魅力所在 。股市需要各式各样的参与者,也可以容纳各式各样的投资理念。证券投 资决策通常被称为是科学加艺术的行为,包含着人类对其复杂性本质特征 的判断。问题的答案存在多重解,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正是由于多重解 的存在,投资者对所选股票的价值的观点不同,所采用的估值方法不同, 所获取的信息不同,所投资的期限长短不一,以及对风险的偏好不同,才 促成了买卖双方的交易,并使得各种解在不同时机下有成立的可能。这其 中,价值投资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可能是最复杂的解。就像巴菲特最主要的 合伙人查理·芒格,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巴菲特常常提到现金流 量,但我却从未看到他做过什么计算。” 本书的作者朱平先生在证券和基金界有十余年的从业经历。观其博客 ,经常引经据典,从诸子百家到近现代史,再到武侠小说和身边故事,笔 端可见市场风云。正如作者所言:“投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此书读来 ,简单快乐。作者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很多中肯务实的投资建议,值得一读。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投资能力的获取不能依赖知识的灌输,还 必须经历实践试错——感悟——总结——升华这样一个认知、循环的历程 。人性弱点时时影响客观判断,因此价值投资往往成为一道简单的复杂题 。破解这道题目需要的,诚如作者所言,是“经过无数次市场涨跌的洗礼 和时间的考验”。

内容概要

  本书是机构投资者给予广大散户的专业性投资指引,旨在启发散户秉持价值投资理念,克服自身弱点,走出投资误区,像机构一样思考,进而以科学、严谨的方式投资股票市场。
  作者朱平,现为广发基金副总经理,执掌千亿投资资金,在中国股票市场征战十余载,积累了深厚的投资见地和经验。在此书中,他从价值投资理念出发,详细解读周期股,科技股以及成长性蓝筹的投资方法,更是结合环球经济现状和中国经济前景,大胆预言科技股将引领中国股市的下一个黄金十年,并告诉投资者如何发掘最具成长和盈利潜力的超级企业,在新的变革和趋势到来时洞察先机,捕捉投资的黄金期。

作者简介

  朱平,现任广发基金副总经理,主管公司研究与投资。他于2004年加盟广发基金任投资总监,后任副总经理,旗下各基金均取得优良业绩;2007年广发基金公司以千亿级资产规模跻身国内前十大基金公司之列,其管理的主动型股票基金规模排名全国第二,并获得明星基金公司、基金客户明星、3年期持续回报明星、平衡型明星基金、大基金明星等多项大奖,朱平本人也获得“最佳投资总监奖”。

书籍目录

序一 价值投资:知易行难的坚守
序二 一个公开的秘密
自序 专业化:散户投资的不二法门
引言 寻找下一个超级企业
第一章 价值投资是第一利器
1.1 风格迥异的著名基金经理们
1.2 投资和投机的是与非
1.3 股票的双重性格
1.4 股市的两类投资者
1.5 理念就是杀手锏
1.6 价值投资是绝对主流
1.7 个人与机构“斗法”
第二章 修炼内功 五招走天下
2.1 第一招 趋势看宏观
2.2 第二招 行业看微观
2.3 第三招 公司看商业科学
2.4 第四招 相信数据 分析数据
2.5 第五招 用知识武装自己
第三章 估值如选美
3.1 估值是一门艺术
3.2 掌握两种估值模型
3.3 学习四种实战法则
第四章 周期类股票 散户的绝佳机会
4.1 何谓周期类股票?
4.2 如何寻找周期类股票?
4.3 如何把握买卖时点?
4.4 长周期股票另有诀窍
4.5 抓住龙头股
第五章 科技类股票:左手天使 右手魔鬼
5.1 科技股的诱惑与陷阱
5.2 当好科技丛林里的狩猎者
第六章 成长性蓝筹,永恒的经典
6.1 给成长性蓝筹下定义
6.2 抓住成长行业的黄金契机
6.3 三招获取高收益
第七章 网住下一个十倍股
7.1 中国股市的下一个超级趋势
7.2 技术时代的股市蓝图
7.3 如何网住下一只“苹果”?
7.4 犹豫中迈向结构牛市
第八章 做一个理性的投资人
8.1 三类股民博弈
8.2 股价波动三要素
8.3 破解行为偏差,谋求合理回报
8.4 修炼新形势下的“九阴真经”
后记 简单投资的艺术 朱平

章节摘录

  沃伦·巴菲特——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接来下要提到的这位牛人就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巴菲特。他的投资理念 大家比较熟悉,中国的投资者也非常认同他。他的投资理念主要有三个特 点:首先,他持有的基本上是龙头股,比如比亚迪(1211.HK),基本上是 中国民营汽车的佼佼者。巴菲特从来不买比较差的企业。其次,他要在大 环境比较差的情况下去买,这种时候价格会比较便宜。比如在1987年股灾 之后的第二年,他买入了观察了几十年的可口可乐。而2008年金融危机之 后,他选择了投资高盛而不是美林。如上所述,他只青睐龙头公司。最后 ,巴菲特喜欢买能够保持很好的盈利水平的企业。用巴菲特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他看好的对象都是具有“护城河”、有行业垄断地位的公司,如“ 吉列剃须刀”等,而不会购买周期性的股票。为了寻找这些好股票,他可 以耐心等待数十年。比如,他在5岁时第一次喝可口可乐,其后50年内他一 直观察这家公司。1986年,当可口可乐生产的樱桃可乐成为伯克希尔股东 年会上的指定饮料时,此时他仍未买进。直到1988年,巴菲特才开始买入 ,次年更大手笔增持,总投资额超过10亿美元。 这样的投资被巴菲特比喻为一系列“商业”击球行为。他认为,要取 得高于平均水平的业绩,必须等待直到企业进入最佳击球方格里才挥棒。 有时,并非投资者认识不到“好球”的来临,但困难之处在于投资者总是 忍不住要挥棒。如果投资者经常对“坏球”挥棒,他们的业绩也会由此受 到影响。 P42-4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战胜机构投资者 PDF格式下载



朱平的文风很让人联想到彼得·林奇,在做投资者教育这件事情上,告诉普通大众投资这件事情不难,散户有可能战胜机构这件事情上。


价值投资的思想 散户应有的投资知识 估值 公司分析 周期性股票 成长性股票等分析投资 朱平的还有一本书 投资是一种生活方式 也可看看 简单深刻


机构投资者是不能够战胜的,是股票市场的特性决定的,机构投资者的胜利是无数散户流血牺牲造就的!别老想战胜机构投资者。老老实实做好价值投资才是正道。


现在,中国也有了屈指可数的几位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代表,觉得很开心,终于我们的投资理念也在和世界接轨了,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我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朱平的文字,对投资操作很有帮助,不一定能战胜机构,确实如果能领悟,教给你价值投资的理念。


文笔深入浅出,对整个投资的理念和选股思路以及坚守的原则做了比较实用的讲述。读完还是很受益的:1,投资理念:投机也需要坚守原则和理念;2,投资者需要下功夫做深入的分析和判断,寻找投资目标,制定投资计划,坚守原则。3,宏观,行业,企业,多层面的分析和判断。4,总体来讲,投资是一定可以赚钱的。


战胜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逻辑


可以了解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思路,确切地说,其实机构投资也是凡人,也在试错,也需要信念


学习一下机构投资的理念。


通览全书,感觉物有所值,讲得很好。如果中国不出大的问题,按照书中的方法投资,应该能取得合理的回报。


很经典的一本书,比一般的基金经理写的要好,比现在香港投资人写的也好。


终于知道下一个十年是投资什么样的行业或者是板块了,


作者从战略的角度讲述投资的思路,强调了行业壁垒才能保证高利润!又分别的阐述了,不同的行业的投资周期和特点,值得随时翻出来看,值得收藏


书是好书,书名有点夸张。其实需要战胜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投资过程中暴露的贪婪、嫉妒等人性。


值得专业人士深度钻研,深入浅出,不愧是中国的投资大师!


文风不错,适合所有做投资的人阅读


战胜机构投资者,很有参考价值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让机构投资者胆战心惊的一本书,说出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谢谢作者的贡献


立意高,格局大,期待朱平看好的公司出现。


股市投资者阅读


小散户的股市指南


朱平我喜欢他的书


我一向喜欢读朱平的书,看他的博客,有文采!!


非常好的一本书。对中小投资者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书的内容并不多,但精练,最主要是找到机构做盘的做法,怎么分析宏观经济!


不错,对初级投资者来说还是蛮多收获


真的战胜机构,岂不让作者没饭吃了???那有自己砸自己饭碗的?


正在学习中,希望看完后对选股有点了解.


科技股是未来


仔细看书中的内容,真是让人受益匪浅,深受启发,书中的文字简单而又温柔,不只是空泛的讲道理,还会联系实际,总之是很好的一本书。


很实用,风格平实,娓娓道来,还是很有价值的,


很实用,很易懂,很有价值!


在书店翻到该书,不曾想立即被吸引,于是赶紧**当网上购入细读。


挺好滴,怎么打败自己。哈哈


非常喜欢 用心感受 水平非一般 谢谢!


绝对好书 看了蛮多的了 还是推荐的下下 我想我会做当当的忠实顾客的吧 中国需要文化的力量来支撑 加油 当当


还不错,有启发。。。


正在学习,发现自己还要学很多东西


很不错的一本书,买来看了下,一不小心就看了几十页。可读性很强。
写的不是那么教条,通俗易懂/


值得反复阅读,比之前作者写的书有用。


作者有水平,很实在,不少干货,只是文笔还是稍觉得差了些。书的规格有点问题,真是美中不足了。


还有多少人能说真话?


书写得不错,早看半年,会有相当的收货。


看了书,增强了信心


还没看呢,应该可以吧。


好评,但还没读,惭愧


和灵犀的《绵里针》有的一比


是正版.包装很精美,快递很给力.


新书上架很快,就是价格太高,希望能够提供优惠。。。


很好,有给朋友买了一本


还可以,大体浏览了一遍


help make more money! usefullllllll


很好的投资类类书籍。


科普读物,比较靠谱;不错


印刷不错,正版;送给朋友的。


还没怎么翻看,感觉还行


比较客观,有些思路值得借鉴


订的书还没到手呢,价钱却降了两元。


这个是正品。非常满意,好评。


没什么用对我来说,


 广发基金副总朱平先生在《战胜机构投资者》一书中认为,散户投资者是可以战胜机构投资者的。在全球经济迷雾重重,在中国股市还没有彻底告别“赌场论”的今天,这多少有点“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知”的感觉。但是,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完这本书,我想,无论你是常年沉浮于股市但却斩获有限的散户,还是手握巨额资金的机构投资者,都会有意外收获。因为朱平先生在这本书中想要告诉读者的,正是普通投资者在股市中如何做到知己知彼,以及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如何选择股票。
  
  《战胜机构投资者》的层次脉络非常清晰。作者先通过分析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优劣区别,认为个人可以战胜机构投资者。紧接着指出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然后重点讲述了在价值投资的前提下,如何判断趋势,选择行业(还包括在同一个行业上中下游之间,选择能够快速成长的板块),选择企业,选择股票,最后在分析未来经济走向的基础上,理性分析了下一个十倍股将诞生在哪些领域以及投资者应该具备那些基本素质和能力。
  
  
  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言人,朱平先生不但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对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优劣差别了如指掌。散户投资者之所以能够战胜机构投资者,正是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核心思想在股市中的具体实践。机构投资者是团队作战,其拥有的资讯优势是散户无法企及的,但机构投资者由于自身资金数量太大而灵活性不足,而且机构负有保仓的任务,有时候不得不知其不可而为之,而散户却可以自主的抛弃**股,买入绩优股。
  
  当然,散户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只是相对于机构投资者所具有的先天优势,要想战胜机构投资者,必须要选到好的股票,而选择好的股票,需要具备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的能力。所谓科学,包括投资的基本原则和理念,选择股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而艺术则是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的完美结合。显然,后者需要投资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领悟,而《战胜机构投资者》强调的是前者。
  
  一个成熟健康的股市,价值投资是不言而喻的理念。但是,中国股市起步比较晚,再加上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内幕消息,庄家股,改制等远比价值投资实用,难怪吴敬琏说中国股市连赌场都不如。但是,价值投资是股市的生命线,也是大势所在。如果离开了价值投资谈投资,那将和探讨赌博秘籍没有什么区别。朱平认为,随着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价值投资已相当有效。当然,这需要时间。但是,只有主流投资者以价值投资为原则,股票的价格才可以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通过估值选择股票才有意义
  
  如何在好的时间买入或卖出合适的股票,这是所有投资者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普通投资者战胜机构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朱平在书中按照选择股票的整个逻辑顺序,总结出“趋势看宏观,行业看微观,公司看商业科学”的基本经验,即通过宏观经济判断股市大行情,通过微观数据与走势选择行业,通过发展战略与治理选择公司。选择公司后,是否买入股票,还需要对公司股票进行科学估值。朱平将估值比喻为“选美”,还介绍了“净现金流折现法”“重置成本法”两种估值模型以及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总市值估值四种常见的估值法则。最后,作者通过比较周期类股票,科技类股票,成长性蓝筹股三种股票的特点、风险与收益,建议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应该在以上三种股票中做出不同的选择。
  
  朱平的视野很开阔,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把握也比较准确,事实上,任何成功的投资离不开对大势的准确把握。作者认为,上一个十年是基础投资主导的十年,很多绩优股都诞生于与投资有关的行业或企业。但未来十年将是技术时代,因为中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出口的模式将无法继续。如果中国能够顺利迈过中等收入陷阱,那么下一个十倍股将在IT、医疗、消费、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产生。普通投资者只有信奉价值投资的基本理念,用知识武装自己,并克服过度自信,认知偏差,从众心理等缺点,做股市的投资者而非消费者,那么一定可以战胜机构投资者。
  
  知己知彼是一切决策的依据,也是出奇制胜,以弱胜强的前提。朱平在《战胜机构投资者》中,不但阐述了知己知彼的重要性,更是花了最大篇幅告诉投资者如何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怎么判断趋势,怎样选择合适的行业、企业,怎样选择合适的时间点,进而将自身灵活快速的先天优势运用到股市实践中去。可见,战胜机构资者并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投资者才是关键。


由于工作原因,以前和广发基金有过接触,对其有一些比较好的印象,由此接触到了朱平。看过朱平写的《投资是种生活方式》,个人很喜欢里面的风格:轻松、幽默、对投资有自己的见解。对于算得上半个业内人士的我有一些启发。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我觉得朱平的写作风格和投资理念是适合大多数投资者的,不论是专业的、非专业的;散户还是机构。非专业的可以当小说看 呵呵,语言还挺幽默的,而且朱平喜欢讲一些小故事,很有趣的那种。专业的呢,我觉得可以有些借鉴作用吧,还是那句话“要理论联系实际”,别人的理念可以参考,但不可以复制,尤其在投资领域。


朱平是广发投资副总监,这本书大概是他平日博客和报刊发表的文字集合,条理性稍差,但是对于行业的一些观点很独家。投资这件事仁者见仁,基本上,老朱没藏着掖着,但是也没说太多,对于数的内容,散户和机构各取所需吧。


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给广大散户的专业性投资指引,可以参考学习。


炒股就是人与人斗,作为弱势的散户投资者,采用什么样的投资理念,如何坚守自己的投资理念,此书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寒假里把这本书看了一下,对于股票投资入门者来说,这本书还是有一些价值。但是感觉作者在这本书里面讲的东西其实很少,对于行业的分析也不够深入,如果有一定投资经验的朋友,这本书估计就价值不大了


散户投资很好的一本参考书


看一个完全和自己理念不同的人写的书,需要有一定的耐心,我崇尚技术系统并精通之,对于说技术无用的人,我从来都不辩解,赚钱说明一切,当然这是十六年的积累.而价值方面除了财务管理的一些现值和久期的计算,我仅仅是个初学者,看过朱平的这本书,觉得不错,这种好是思路上的受益,谢谢.


本人不喜欢所谓的技术流或趋势流,只喜欢看看别人的心理历程,每个人的投资理念都不同的,需要磨练


内容很浅显,但切实明白某些含义需要一定的投资积累,并且给出的实际建议并不多,倾向于心理培训


为我们的投资提供了一种思路


写得相当好,正在看第二遍。
谈各版块之间的分析尤其精彩。
但是没有关于技术方面的分析,作为机构投资者,或许认为技术是小儿科。


不少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前瞻对行业的影响,对新兴行业及科技股的指向值得思考。感觉不足的地方有:有些无赶紧要,不痛不痒的叙述及举例有挣字数的嫌疑;对于茅台,白药,苏宁等一些地球人都知道的老牛反复回顾让人烦。像鱼跃医疗,华兰生物等一批中小板大牛提都未提别说分析了。定价偏高,读后给他定价:25元。


朱平的书我都买了,总体感觉还不错,值得推荐。


买来读一下,价值投资者可以深入了解。


初级投资者的好书,对中级投资者思路整理有益!


基本分析的代表,思路。对散户可能太难。


很好很强大,给人以希望和信心。


理念是好的,虽然不太适合国情,但对于心态的磨练很有帮助


天窗文化系列,都挺好。就是有点贵。
就这本书所说而言,一般人,想做到?很难吧~


理论联系实际,讲的浅显易懂,关键是我辈能否学习并做到


中规中矩一本书。比市面上一些好些,至少不是靠装潢赚钱的。


每天睡前看几页,受益非浅。


书轻松易读,观点独到和真实,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开阔眼界也是不错的。


实用,不错的书,喜欢


讲了实践经验,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刚订购,期待中。。。


写的内容很宽泛,但是没有深入下去。


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


这本还成


还可以,特理性


一般的书,随便看看


写的不错,很有收获


著名财经人物编写,值得一看!


战胜投资


写的很好,值得一读(有10个子了没)


战胜机构投资者


写的不错,有深度~~


书写得挺不错


  《《战胜机构投资者
  >>与同类张化桥的《《一个政券分析师的醒悟》《《股市的地雷》》2本书相比, 本书不再同一档次。和普通人写的差不多。特意到网上买了, 看了后感觉上当受骗。。。。。评论还要大于50字, 还不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