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为生活服务的心理学探微

俞国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俞国良  

页数:

310  

字数:

395000  

内容概要

  《为生活服务的心理学探微》目前收入的便是1986年至1993年间,我与人合著、主编的7部著作中本人撰写的相关章节。按生活逻辑划分为交际之道、恋爱之道、夫妻之道和父母之道四编。
第一编交际之道,包括“交际技能”、“交际方略”和“交际实践”三部分。该编分析了人与人在交际生活中的相互作用。
第二编恋爱之道,包括“风度·形象”、“语言·个性”、“恋爱的心理效应”三部分。该编阐述了人与人在恋爱生活中的相互作用。
第三编夫妻之道,包括“夫妻沟通”、“夫妻冲突”和“夫妻调适”三部分。该编讨论了人与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相互作用。
第四编父母之道,包括“为人父母”、“解放孩子”和“给父母的“药方”三部分。该编论述了人与人在家庭生活中的相互作用。

作者简介

俞国良
1963年生,浙江萧山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暨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心理学与神经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在《心理学报》、《教育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其中多篇被SCI、SSCI收录和《新华文摘》转载。出版《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创造力心理学》和《社会性发展心理学》等专著十多部。曾获国家图书奖等各种奖项,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对其成长经历和成就予以专题报道。

书籍目录

第一编 交际之道
第二编 恋爱之道
第三编 夫妻之道
第四编 父母之道

章节摘录

  第一编 交际之道  人类交往面面观,窥到人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构成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让我们来慢慢欣赏它吧!  你知道吗?  图腾社会中现代文明的标志是什么?  人类交往与动物交往有什么本质区别?  劳动为什么是人类的第一需要?你又为什么会热爱本职工作?  我们在交往中是怎样获得别人的信息的?别人呢?  眼睛真会说话吗?动作、表情呢?  青年男女之间是否存在着真正的友谊?  交往中的“登门拜访”意味着得寸进尺吗?  善于交际、热衷交际就是拉关系网、搞不正之风吗?  交往是否存在着一个通常的模式?  人类离开交往将会怎样?现代化对交往有什么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往发展的历史,是交往水平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当代表人类智慧的第一束阳光投射到当时未开化的地球上时,原来混沌的、毫无秩序的世界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下去,满足生存的需求,拿着木棍、石头追猎野兽,但一个人毕竟势单力薄,于是开始寻找相互间的合作,依靠人类共同的力量来获得大自然的庇荫。也许第一次接触、交往是极其偶然发生的,然而正是由于从第一次接触、交往中尝到了甜头,人类以后进一步的接触、交往才成为可能。这里我们可以勾勒出一幅美妙的图画:一群“原始人”(人类的祖先)互相吆喝着,集成一群追赶、包围着一头野兽,野兽挣扎着试图强行突围,但回答它的到处是木棍、石头,最后它死于乱棍之下,成为原始人的美味佳肴。这样的日子循环往复以至数千年,他们开始领悟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并作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传给子孙后代。因此国外心理学家认为人有合群的本能,即是指此。然而谁能否认,这个团结、合作过程中没有面对面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相互交往呢?从此,交往成为人类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也就是从那时起,人类就由野蛮时代进入了图腾社会,并把相互合作交往中的战利品作为功勋的代替品。现在,我们则把它看作文明的标志。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为生活服务的心理学探微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