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

费振刚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费振刚  

页数:

266  

字数:

232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文学古籍有许多的流传方式,其中最主要的除了搜罗完备的总集、别集外,最有影响的则当是历代出现的各种体式的注释本。因为它们不仅是后代读者读懂读通文学古籍的津梁,而且还是存储历代对该作品的具体评价乃至一个时代文学时尚、风气、思想的载体,我们要研究古代文学,研究文学发展,就不能不对之给予高度的重视。  第一节古籍注释的演进  我国对古籍的注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古籍注释有较大规模的系统的发展,则是经书注释兴起以后的事。经,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编著整理的书籍。它们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了国家法定的经典,获得了统治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从此,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以儒家经典的内容为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也必须以儒家经典为指南。但经书的内容已固定,它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更不能事事处处完全契合后世封建统治集团的具体需要。因此,必须按照统治阶级的现时利益和不同需求做出新的解释,才能使“法定的经典”充分发挥为现实统治服务的作用。另外,由于经书毕竟是历史的产物,它的语言文字、它所记录的典章名物和史实,已与后世读者有了距离。不理解的东西,人们是无法奉行的。为了让人们理解、接受经典,也必须对之加以解释和疏通。于是,随着经书地位的确定,经注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汉代最初被列为经典的只有《易》、《诗》、《书》、《礼》、《春秋》五种书籍,而随着封建意识形态的扩大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不断扩大。《礼经》在汉代“五经”中指的是《仪礼》,而同时还有两部讲“礼”的书:《周礼》、《礼记》。东汉末年,郑玄为这三部礼书作注,合称“三礼”,它们因之也都取得了“经”的地位;《春秋经》是鲁国的国史,有三部注解它的书,在多数情况下,《春秋》分别与它们合编在一起,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合称“三传”。《礼》有“三礼”,《春秋》有“三传”,如果分开单算,再加《易》、《书》、《诗》,广义的“五经”实际上包含着九种典籍,所以到了唐代就有了“九经”之名。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1)所刻的“开成石经”,在“九经”之外,又增加了《孝经》、《论语》和《尔雅》三部书,于是就有了“十二经”之名目。到了宋代,又把《孟子》升格为经,儒家经典的结集才告结束,“十三经”的格局延续至今。所谓“经注”就是围绕以上十三部儒家经典展开的。由于儒家在整个封建时代“独尊”的地位,明经取士,读经做官,成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这就使儒家经典的传授成为教育的核心,“经学”成为中国古代学术的基础,促进了经注的发展。《汉书·儒林传赞》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班固这一论述,准确地说明了封建时代经注发达的社会原因。据《汉书·艺文志》著录,西汉一代的经注有:《易》,施、孟、梁丘《章句》各二篇;《尚书》,欧阳《章句》三十一卷,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大小夏侯《解诂》各二十九卷,欧阳《说义》三卷;《诗》,《鲁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二十九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韩故》三十六卷,《韩说》四十一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礼》,《明堂阴阳》三十篇,《王史氏》二十一篇,《曲台后仓》九篇,《中庸说》二篇,《明堂阴阳说》五篇,《周官传》四篇,《军礼司马法》百五十篇,《古封禅群祀》二十二篇,《封禅议对》十九篇,《汉封禅群祀》三十六篇;《春秋》,《左氏传》三十卷,《公羊传》、《毂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各十一卷,《左氏微》二篇,《铎氏微》三篇,《张氏微》十篇,《虞氏微传》二篇,《公羊外传》五十篇,《觳梁外传》二十篇,《公羊章句》三十八篇,《毂梁章句》三十三篇,《公羊杂记》八十三篇,《公羊颜氏记》十一篇;《论语》、《鲁论传》十九篇,《齐说》二十九篇,《鲁夏侯说》二十一篇,《鲁安昌侯说》二十一篇,《鲁王骏说》二十篇,《燕说传》三卷;《孝经》,《长孙氏说》二篇,《江氏说》一篇,《翼氏说》一篇,《后氏说》一篇,《杂传》四篇,《安昌侯说》一篇。从以上的著录看,西汉时代的经书注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整个封建时代的经学著作相比较,实不过九牛之一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著录古代的经学著作有一千七百多种,但这不包括未曾著录和已经亡佚的著作,以及《四库全书》之后新出的著作,如果把所有的经部书籍都总括起来,其数量是很可观的。特别是经注的对象只有十三种,它与注释的数量的比例同史部、子部、集部古籍与注释的数量的比例相比较,无论就总体、或是个体都是很高的。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为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课程编写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作为一门提高课,是在学生已学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史”及若干个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按照我们的理解,本课程不着重于古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分析,而是以文学古籍的旧注作为学习的内容。所谓文学古籍旧注,我们指的是民国以前的古代、近代学才为有关文学的古籍所作的传疏、笺注和说点,它们是我国古代文学文本阐释的特有方式,也是我国文学传承的重要载体。通地对它们的具体评述,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近代学者是如何阅读、阐释作品的,并进而把握他们研究作家、作品所采取的视角和价值体系,这既有利于扩大学生古代文学的知识领域和学术视野,也为有志于专攻中国古代文学的学生指出读书、研究的必要门径。

书籍目录

绪论 略论文学要籍注释的特色及其学术意义第一章 朱熹《诗集传》第二章 洪兴祖《楚辞补注》第三章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第四章 高诱注《战国策》第五章 朱熹《论语集注》第六章 朱熹《孟子集注》第七章 郭庆藩《庄子集释》第八章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九章 王先谦《汉书补注》第十章 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十一章 《文选》及其李善注第十二章 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第十三章 丁晏《曹集诠评》第十四章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第十五章 倪璠《庚子山集注》第十六章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第十七章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第十八章 仇兆鳌《杜诗详注》第十九章 蒋之翘辑注《唐柳河东集》第二十章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第二十一章 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第二十二章 李壁《王荆公诗注》第二十三章 王文誥注《苏轼诗集》第二十四章 任渊《山谷诗集注》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流行于西汉时期的这三种《论语》本子,本来是各守家法,互不相关的。当时传《齐论》者有王吉、宋畸、贡禹、五鹿充宗、庸生、王阳等人,传《鲁论》者有龚奋、夏侯胜、韦贤、鲁扶卿、萧望之等人。《古论》当时并无传授,何晏《论语集解》云有孔安国注,今已被证明为王肃伪作。但到了西汉末年,安昌侯张禹先从夏侯建习《鲁论》,又从王吉、庸生等习《齐论》,他以《鲁论》为底本,兼采《齐论》之善而成《张侯论语》,亦称《张侯论》,一时颇行于世。但齐、鲁之别因此遂乱。到了东汉末年,大儒郑玄遍注群经,就《张侯论》篇章,考之《齐》、《古》为《论语注》,齐、鲁、古之别则亦泯灭。由于张禹、郑玄所据以校订篇章次序的本子都是《鲁论》,后来人的注释也都以此为本,所以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本子基本上是《鲁论》。 《论语》虽然是“子”书,但自汉代以来,其实际地位就远较诸子为高,其实一直是依违于经、子之间的品目。因此,虽然《论语》在经书中的地位在唐代才正式确定下来,但从很早开始就有人对其进行研究。历代注解疏通《论语》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举不胜举。其中公认比较重要的、有价值的有以下几种: (1)《论语集解》十卷。三国魏何晏撰。汉魏之际,《论语》的注本甚多,孔安国、包咸、周生烈、马融、郑玄、陈群、王肃等均有训释,何晏集诸家之注,并下已意为《论语集解》,盛行于世。隋唐以前,此书一直为单行本,但宋以后亡佚,宋邢爵之后遂注疏合并,即今《十三经注疏》本。 (2)《论语义疏》十卷。全称为《论语集解义疏》,即皇侃注疏本。梁代皇侃为之作疏。然此本在北宋邢爵本出现后就不受重视,大约南宋时亡佚,清代乾隆时复由鲍廷博从日本买回,遂又见行于世,然文字或已有窜乱。此本收入商务印书馆所出《丛书集成初编》中,又称《丛书集成》本。 (3)《论语正义》二十卷。宋邢昺疏。亦称《论语注疏解经》二十卷。即今《十三经注疏》本。北宋邢昺据皇《疏》而删其枝蔓,稍附以义理而成。此本基本囊括了从汉到北宋间《论语》的注释。 (4)《论语集注》二十卷。朱熹注,此本下文详论。 (5)《论语正义》二十四卷,清人刘宝楠撰。刘氏认为《皇疏》、《邢疏》都不免芜陋,因以何晏《集解》为主,博采历代诸家之长,同时吸收了清人的考释成果,采集广博,选择亦精,义理解释也较能符合《论语》原旨,是清代《论语》注本中最好的一种。 另外,敦煌曾出土郑玄《论语注》、何晏《集解》和《论语》白文三江苏古籍出版社),这些本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唐以前郑玄注及《集解》单行本的情况。此外,近人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汇集了多家注解,今人杨伯峻《论语译注》有白话译文,后附以《论语词典》,都颇便使用。 第二节朱熹及其《论语集注》 在所有《论语》的注释本中,朱熹的《论语集注》堪称是一部力作。此书是《四书集注》中的一部分。其最大的优点是阐发义理细致人微,文字洗练,训诂也基本正确,非常便于阅读。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号有徽翁、晦庵、遁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别号紫阳。祖籍徽州(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人,出生在福建南剑(今南平)的尤溪县。是宋代理学集大成的人物,他所建的学派被称为“闽学”或“考亭之学”。朱熹十九岁中进士,曾做过五任地方官,但时间都很短。他的大半生都从事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建立武夷精舍、沧州精舍等,广收弟子门徒,传播理学。卒后九年,即嘉定二年,赐谥日文,称朱文公。一生著述甚丰,重要的有《晦庵先生文集》、《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楚辞集注》等。 《四书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四书》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本来《大学》、《中庸》只是《礼记》中的两篇,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朱熹将之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合并起来作为一套书同时刊行,称为《四子》。《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引川二程、程门弟子及其他人的说法较多,称“集注”。所以后人合称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朱熹认为,《l四书》是研习理学思想的入门书,“《四子》,《六经》之阶梯”(2629页),要想求得古圣人那“微妙而难见”的道心,就必须先领会《四书》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甚至认为《四书》比《六经》更重要:“《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428页)因此,他几乎用了毕生的精力来编著《四书集注》。朱熹从三十余岁开始收集资料,编写成《四书》的《精义》、《要义》,四十八岁完成《四书章句集注》初稿。此后不断修改,直到临死前一天还在修改《中庸章句》。如此呕心沥血,其主要目的就是将《四书》纳人他的理学思想轨道中来。这也的确构成了《集注》的一个鲜明特征。对于《四书集注》的价值,朱熹自诩“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437页),其弟子李性传也说“是《四书》者,覃思最久,训释最精,明道传世,无复余蕴。”(《朱子语类大全·饶州所刊朱子语录后序》)这种标榜并不是言过其实的。 《四书》经过朱熹的注解和提倡,在元、明、清三代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成为士子必读之书,逐渐代替了过去考试经义时《五经》的地位,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书集注》最早是朱熹在知漳州任上用官帑在绍熙元年刊刻的。此本已不可见,而且刊出后朱熹自己又多次修改,并非最后定本。据朱熹的嫡孙说,定本在朱熹死后曾刊于兴国(今江西兴国县),但此本现在也不可见。朱熹死后,此书逐渐风行,翻刻者不计其数,为之作疏者也日益增多。明初官修《四书大全》,全录朱熹的注,为此后坊间各本所依,其实并非善本。清嘉庆间吴县吴英、吴志忠父子用多种古本和宋、元人所作疏释本相校,力求恢复朱熹定本的原貌,纠正流传中的错误,于嘉庆十六年(1811)刊出,是现存各本中较好的。中华书局以此本为底本,用该局图书馆所藏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二年(1142)大字本(简称清仿宋大字本)进行校勘,改正了若干错误并写了校记。……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绪论中国文学古籍有许多的流传方式,其中最主要的除了搜罗完备的总集、别集外,最有影响的则当是历代出现的各种体式的注释本。因为它们不仅是后代读者读懂读通文学古籍的津梁,而且还是存储历代对该作品的具体评价乃至一个时代文学时尚、风气、思想的载体,我们要研究古代文学,研究文学发展,就不能不对之给予高度的重视。 第一节古籍注释的演进 我国对古籍的注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古籍注释有较大规模的系统的发展,则是经书注释兴起以后的事。经,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编著整理的书籍。它们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了国家法定的经典,获得了统治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从此,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以儒家经典的内容为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也必须以儒家经典为指南。但经书的内容已固定,它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更不能事事处处完全契合后世封建统治集团的具体需要。因此,必须按照统治阶级的现时利益和不同需求做出新的解释,才能使“法定的经典”充分发挥为现实统治服务的作用。另外,由于经书毕竟是历史的产物,它的语言文字、它所记录的典章名物和史实,已与后世读者有了距离。不理解的东西,人们是无法奉行的。为了让人们理解、接受经典,也必须对之加以解释和疏通。于是,随着经书地位的确定,经注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汉代最初被列为经典的只有《易》、《诗》、《书》、《礼》、《春秋》五种书籍,而随着封建意识形态的扩大和统治阶级的需要,经的领域不断扩大。《礼经》在汉代“五经”中指的是《仪礼》,而同时还有两部讲“礼”的书:《周礼》、《礼记》。东汉末年,郑玄为这三部礼书作注,合称“三礼”,它们因之也都取得了“经”的地位;《春秋经》是鲁国的国史,有三部注解它的书,在多数情况下,《春秋》分别与它们合编在一起,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合称“三传”。《礼》有“三礼”,《春秋》有“三传”,如果分开单算,再加《易》、《书》、《诗》,广义的“五经”实际上包含着九种典籍,所以到了唐代就有了“九经”之名。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1)所刻的“开成石经”,在“九经”之外,又增加了《孝经》、《论语》和《尔雅》三部书,于是就有了“十二经”之名目。到了宋代,又把《孟子》升格为经,儒家经典的结集才告结束,“十三经”的格局延续至今。所谓“经注”就是围绕以上十三部儒家经典展开的。由于儒家在整个封建时代“独尊”的地位,明经取士,读经做官,成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这就使儒家经典的传授成为教育的核心,“经学”成为中国古代学术的基础,促进了经注的发展。《汉书·儒林传赞》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班固这一论述,准确地说明了封建时代经注发达的社会原因。据《汉书·艺文志》著录,西汉一代的经注有:《易》,施、孟、梁丘《章句》各二篇;《尚书》,欧阳《章句》三十一卷,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大小夏侯《解诂》各二十九卷,欧阳《说义》三卷;《诗》,《鲁故》二十五卷,《鲁说》二十八卷,《齐后氏故》二十卷,《齐孙氏故》二十七卷,《齐后氏传》二十九卷,《齐孙氏传》二十八卷,《韩故》三十六卷,《韩说》四十一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毛诗故训传》三十卷;《礼》,《明堂阴阳》三十篇,《王史氏》二十一篇,《曲台后仓》九篇,《中庸说》二篇,《明堂阴阳说》五篇,《周官传》四篇,《军礼司马法》百五十篇,《古封禅群祀》二十二篇,《封禅议对》十九篇,《汉封禅群祀》三十六篇;《春秋》,《左氏传》三十卷,《公羊传》、《毂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各十一卷,《左氏微》二篇,《铎氏微》三篇,《张氏微》十篇,《虞氏微传》二篇,《公羊外传》五十篇,《觳梁外传》二十篇,《公羊章句》三十八篇,《毂梁章句》三十三篇,《公羊杂记》八十三篇,《公羊颜氏记》十一篇;《论语》、《鲁论传》十九篇,《齐说》二十九篇,《鲁夏侯说》二十一篇,《鲁安昌侯说》二十一篇,《鲁王骏说》二十篇,《燕说传》三卷;《孝经》,《长孙氏说》二篇,《江氏说》一篇,《翼氏说》一篇,《后氏说》一篇,《杂传》四篇,《安昌侯说》一篇。从以上的著录看,西汉时代的经书注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与整个封建时代的经学著作相比较,实不过九牛之一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著录古代的经学著作有一千七百多种,但这不包括未曾著录和已经亡佚的著作,以及《四库全书》之后新出的著作,如果把所有的经部书籍都总括起来,其数量是很可观的。特别是经注的对象只有十三种,它与注释的数量的比例同史部、子部、集部古籍与注释的数量的比例相比较,无论就总体、或是个体都是很高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 PDF格式下载



书皮坏了,不能使用


正在學習


不错,很喜欢,很适合考研!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