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行政法的均衡之约

宋功德 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

2004-7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宋功德  

页数:

502  

字数:

60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为一个坚定的平衡论者,我一直为“平衡论的明天会怎样”这个难题所困扰。我曾尝试着以各种方式寻找答案。例如,或者呆在幽暗的书斋里独自思考,或者与其他平衡论者共同憧憬,或者与质疑平衡论的观点激烈地争论。将来的平衡论空间会呈现为何种姿态?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向来谨慎,谨慎得似乎只能三缄其口。坦白地说,正如五六年之前我未曾预测到平衡论会就今天这般模样一样,对五六年乃至于更长一段时期之后平衡未来形象,我的确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平衡论必将成为现代行政法乃至于现代公法的理论基础。对于这一点,我始终充满信心,从来就未动摇过。

作者简介

宋功德,1971年生,安徽庐江人。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 于国家行政学院。研究领域订包括公法学、行政法哲学、行政法理论基础、经济行政法、行政法的经济学分析、WTO等。法学著作主要包括:《依法行政干部读本》、《论经济行政法的制度结构DD交

书籍目录

前言 上篇平衡论的崛起引言 第一章提出:行政法理论对社会转型的回应 一、回应社会结构的均衡化 二、为什么会在中国脱颖而出 三、平衡论的先行者 第二章 确立:与管理论、控权论划清界线 一、行政法视角不同 二、利益基础、价值与功能不同 三、行为模式设定不同 四、制度安排机理不同 第三章发展:进路、命题与知识重构 一、研究进路的调整与创新 二、行政法的平衡:作为一种对策均衡的结构性均衡 三、行政法的均衡化:机制设计与方法更新 四、问题:如何通过沟通来赢得普遍认同 结语 附录:对平衡论质疑的回应 中篇寻找均衡 第四章 中国公法的崛起与政治变革:宪法、行政法的视角 引言:公法理论的政治之维 一、两种制度变革的殊途同归 二、两种制度变革所共同遵循的基本准则 三、两种制度变革路径选择的相似性 四、两种制度变革约束条件的相似性 第五章 行政法治原则的地域化 引言 一、地域化命题的提出 二、地域化的理想类型 三、地域化的制约条件 余论 第六章行政法均衡化的机制设计 一、机制设计的理论变项 二、机制设计的内外协调一致 三、机制设计的制约与激励兼容 第七章 行政法的制度变迁 一、行政法的二维性与行政法学解读 二、社会变迁引致行政法制度变迁 三、制度变迁的回应性与选择限制 四、制度变迁过程:博弈及其均衡 五、制度变迁的逻辑结构 六、制度变迁的基本类型 小结 第八章行政过程的博弈分析 引言:偏见与退路 一、博弈的动因与条件 二、信息的较量 三、博弈的场域 四、作为结果的均衡 下篇均衡之 第九章 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消费者协会个案研究 一、“消费者问题”的生成与对策 二、消费者协会的角色定位 三、消费者协会所支配的权力资源 四、消费者协会的机制设计 结语 第十章 政府与市场的互动:以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 引言 一、审批失灵直接弓I致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失衡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策略选择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绩效与问题 第十一章行政指导研究:公共行政非强制性之维的凸显 引言 一、行政指导的法律定性 二、行政指导的构成要件 三、行政指导的功能 四、行政指导的合法性危机 五、行政指导的法治化 第十二章 平衡于制约激励之间:行政法机制设计个案研究 一、行政法机制及其理论基础变迁 二、现代行政法的机制创设背景 三、行政法机制创设的目标 四、机制创设框架:制约与激励并举 第十三章 直面公共危机:论突发公共事件的政府防治 引言 一、难题、出路与研究进路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特性 三、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类型 四、突发公共事件的社会危害 五、政府理应挺身而出 六、由常规行政主导的有限防范 七、由紧急行政主导的应急处理 八、政府防治机制的法律规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行政法的均衡之约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研究行政法基础理论——“平衡论”的经典之作,不看可惜奥?书中详细解读了平衡论的历史演化和时代发展,作者文笔非常好,不愧是罗豪才老师的得意门生!


我是在老师推荐下买的这本书,其实这本书就是论证均衡各方利益的行政法体制和思想的产生以及发展,但是开头无休止地介绍作者宋功德的老师罗豪才如何如何。。。让我受不了。。。这只是个人观点,如果你不喜欢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就不建议你买这本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