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李孝聪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孝聪  

页数:

50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为北京大学课程《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开发和文化景观》编写的教材。以中国区域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为视角,阐述大地域、多民族统一国家在形成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地缘政治结构,在区域地理环境制约下,水陆交通线与城市的分布,地区开发的模式,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扰动;中国文化区域的划分,文化扩散与融合,区域民间文化的特征。本教材与多媒体讲授相结合,按中国黄土高原、河西走廊、西北内陆、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淮海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岭南地区、东北平原与山地、蒙古草原等大自然区的划分来讲授区域历史地理。①讲授本课程的目的是从区域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区自然环境、经济与文化历史地理的综合性认识,适应学术研究和经济文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区域性研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是对以往的整体性、概括性描述之不能自圆其说的批评和补充,也是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接口”。因此,我们期望这门课程和教材的内容能够对学生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些新的启发。

作者简介

李孝聪,男,1947年 1月26日生于四川成都,北京市人,汉族。1978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9月从西藏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修业四年。1982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8年于北京大学地理系获地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主任。

书籍目录

导言:区域历史地理的理论思维与研究方法第一章 西北地区:甘、宁、青、新 第一节 中国的内陆腹地——气候、地貌与水系 一 甘肃省自然地理环境 二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 三 青海省自然地理环境 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 一 丝绸之路东段 二 丝绸之路中段 三 丝绸之路西段 第三节 区域经济开发、人地关系与城镇分布的地带性 一 西北区域经济开发与人地关系的相关分析 二 西北地区城镇的地带性分布 第四节 西北内陆的多元民族文化 一 西北地区的民族分布格局 二 西北地区的文化景观——石窟第二章 西南地区:川、渝、滇、黔、藏 第一节“盆底”与“屋脊” 一 不同地理单元的组台 二 西南地区的地理特征 第二节 川陕交通、“藏彝孔道”与西南边陲之路 一 川陕交通 二 藏彝孔道——川甘交通 三 巴蜀通西南边陲之路 四 西南地区的水路交通 五 藏区与外界联系的交通线及其特点 第三节 西南经济开发、中心城市与政区之变 一 秦汉时期对巴蜀与西南夷地区的经略 二 唐宋时期西南的区域开发和中心城市 三 南诏对云南的开发和城市布局的影响 四 元明清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城镇的发展 五 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第四节 阶梯式的居住景观与民族文化区 一 西南地区文化的时空变迁 二 西南历史民居文化地理第三章 中原地区:陕、晋、冀、鲁、豫 第一节 黄土的侵蚀与堆积 第二节 崤函之险、“太行八陉”、中原的陆驿与运河 一 关中东出的孔道——崤函、潼关道 二 秦晋交通与太行八陉 三 黄淮海平原的陆驿 四 中原的运河 第三节 帝都之薮 一 先秦时期的王都 二 历代中原都城 三 黄淮海平原城市的地域分异 四 运河城市 第四节 中原地区文化的地带性 一 陕西文化的地带性 二 晋南和代北 三 豫东与豫西 四 齐鲁文化的分异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鄂、湘、赣、皖、苏第五章 东南沿海地区:浙、闽、台第六章 岭南地区:粤、桂、琼 第七章 东北地区:辽、吉、黑第八章 北亚蒙古草原地区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PDF格式下载



"史地不分家",可以对中国的各个区域的自然地理、人物地理都一个全面的了解。但不足之处就在书中对每个城市的介绍太少,毕竟一本书要把全中国各个区域的地理、历史介绍一遍,只能压缩内容。


挺喜欢中国区域历史和中国区域地理的!这本书是这两方面绝妙的结合!


如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请看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本书知识涉及比较广,足见作者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很深,将地理与历史、文化等结合起来,我很喜欢。


有些象教材,看起来虽然有些枯燥,但对于了解中国各区域的历史地理来说,的确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好书。


虽然还只看了一小部分,但我感觉作者对每个地方 的文化、历史、地理做出了简明而精华 的描述。非常值得一看,


把中国历史和地理有机结合;有系统有分有合的阐述,有头序、有内容、有知识。值得看。


正是我想要的,既有自然地理状况的介绍,也有历史人文知识。正合所需,多谢


本书文笔优美,语言精练,论述简约,是学习历史地理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值得收藏。


正版~北大出版的再次体现了强校的力量!这本书对于喜欢历史 地理的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好看!看完后绝对要好好收藏~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掌握必要的历史地理知识真的很重要。


刚拿到书 书很新 比在书店的新多了 内容嘛 自然是历史地理学的必读书~~


书的内容我很满意,让我对中国的人文历史有了较多的了解,感觉不错


建议历史地理学的同仁可以读一读


李孝聪算是这个领域比较大牌的人物了,在网上看过他的外国城建史,很喜欢,课程内容丰富


如题!书够“香”的,油墨味道浓厚,书的学术意味更浓厚!


好书,不必多言,北大出版社的,经典教材,值得一读


当初就是看过这门课的课件,专门来买这本书的。对于本科生的专业学习和一般史地乃至旅游爱好者的资料参考都很有益。


除了封面有点灰尘以外还都很好,灰尘可以擦掉,里面的内容很值得一看。书的质量也没有问题。


内容准确到位,作为课外拓展读物很不错哦


内容很不错,一直很想买,终于买到了~


看上去内容很充实。值得一读。


本书相当的精辟,物有所值!


质量还行……


质量,物流都给力


看到党人碑微博推荐,所以买来看看。


入门的好书 属于索引类的 深入爱好的可以根据这书继续发散


很好,适合专业性学习


书本装帧很美,看着很喜欢,读者很有兴味


书很不错,很详细。作为资料查阅不错的


面很窄,估计只有少数人会喜欢


这书太单调,感觉有点没耐心看。


很喜欢呢,很专业,受益匪浅!


言简意赅,是一本好书。


就是地图太少。对区域历史地理感兴趣的话,此书应该购买。


版本比较好的历史地理书,分区域介绍中国的历史地理,应该没有其他版本能超过此书了吧。


本书侧重于理论,适合专业人读
不推荐作为地理知识普及丛书


地理有差异,人文有不同


了解国家,了解历史,更能热爱祖国,书还行,就是地图太少


学术价值很高,这书是大学时老师推荐的。看过之后发现内容非常丰富,如果在改领域已经有所了解,看此书会有很大收获,但是如果只是想泛泛了解一下,这本书有点偏难。


知识不错,只不过缺少趣味,典型的教材


线条清晰,内容全面


不错,在研读中


还没看 蛮厚的一本书,希望对我有用


如果地图多一点就好了。整本书是很不错的。


书是好书顶


写文章要用 还不错


书开胶啦


书拿到了,粗略翻了一下,不错。正是我想要的。谢谢。


一切都蛮好的,谢谢


纸张很好,感觉不错,但书的侧面印刷不好


书很好,但包装差,使书角破损,书页有污损,希望改善。


但是快递服务,希望更好,更细致些。


刚看完,对不是学习地理的人没有用处,我是教高中地理的买来看看,只当充电。


历史地理学学习者的必读书


内容大而化之,研究的不深入,不是很具体,就是个大致的情况,建议想要买的朋友考虑一下别的书。


教材就是枯燥无味。


教材式的语言,不生动


包装有点单薄,有点挤压,但内容不错


书的质量还可以,内容还没有来得及看


配送太慢了


这是北京大学的一本教材,主要是简略地介绍中国地理各区域的地缘政治、区域经济、开发和文化景观情况,编写的痕迹很明显。
当资料用的话,太简略不详实;当普及读物用吧,里面很多专有的地理名词,一般人很难理解;插图比较少,地理书籍一个插图可抵1万字,标注清楚后,胜过千言万语,编书的明显是个懒人!
如果你要考研的话,可能不得不看这种教材,如果不是,我不知道这样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书有什么用?
没有详实的资料,没有可观的地图,没有独立的见解和思考,简单的堆砌资料和摘抄,不要上当!


学习学习吧·


这本书不错!值得看看!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


比较完备的教科书


很经典的历史地理教科书


历史地理类的好书


很详尽 但要想读完需要很大的耐心


  我关心的章节不多,主要是关中、河北、以及荆楚,在秦汉、唐以前的地理。
    
    书不错,老李这个区域地理的说法不错;
    
    还可以上北大网页,去下课件。
    
    只是篇幅有限,讲的不够细。(大概是教材的缘故,力求全面)
    
    再者,地图、图版太差;课件是个补充。
    
    要是如google earth样,就好了。地形啊,为啥没有地形;
  


嗯,古代政区图一般都没有地形,如果加上地形,就更加立体了。


就是太简略了,作为教材可以


能否告知课件在哪里下载?我希望能深入点读一下,谢谢你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