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论相互承认的法权

高全喜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2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高全喜  

页数:

32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对于黑格尔法权思想和社会意识理论的一项专门性研究。以《精神现象学》为研究文本,在上篇着重探讨了人类意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以及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提出了有关时间与历史主体性的理论;在下篇则通过对法国思想家科耶夫《现象学》解读的批判性考察,试图梳出一条黑格尔政治与法律思想与英美古典自由主义相互关联的路径。作者认为英美思想与德国思想虽然在形态、气质、风格和论述等方面确实有很大的差别,但也并非像哈耶克等人所指出的那样截然对立,实际上在休谟、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和康德、黑格尔的古典自由主义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黑格尔晚年的法哲学思想可以说集西方古典自由主义或保守的自由主义之大成,对于我们今天的政治理论仍然具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高全喜,1962年11月生,江苏徐州人。曾就学于南京师范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曾在海内外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自我意识论》(1990年,学林出版社)、《理心之间——朱熹和陆九渊的理学》、《法律秩序与自由正义——哈耶克的法律与宪政思想》《休谟的政治哲学》。主编有:《大国》《政治与法律思想论丛》。

书籍目录

上篇 论相互承认的法权——关于科耶夫《现象学》解读的批判性考察 一、欲望辩证法与主奴关系 二、“美好的”贵族制城邦国家 三、自身异化了的教化世界 四、僭主拿破仑与智慧之人黑格尔 五、相互承认的法权:从《现象学》到《法哲学》 六、普遍同质国家:从《黑格尔导读》到《法权现象学》 七、历史终结之后的“政治”消解了吗?下篇《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论 导论 19世纪德国文化精神 一、时代的精神状况 二、文化精神 1.绝对本质 2.矛盾冲突 3.历史过程 第一章 自我意识的结构 一、精神、现象与自我意识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1.实体与主体 2.理性与生命 3.心灵与世界 三、自我意识结构的功能:行动一反思 第二章 主奴意识 一、欲望、生命搏斗和相互承认 1.欲望和生命 2.生命搏斗和相互承认 二、主奴冲突 1.双重的自我意识 2.主人和奴隶及其转变 三、劳动的辩证法 第三章 自由意识 一、自由意识概述 二、自由意识的发展形态 1.抽象玄思的自由意识 2.实践理性的自由意识 3.狭义的自由意识 4.绝对自由和恐怖 第四章 心灵世界 一、心路历程:《浮士德》和《精神现象学》 二、心灵的冲突 1.苦恼意识和分裂意识 2.悲剧意识和喜剧意识 三、心灵的辩证法 第五章 伦理和教化世界 第六章 道德世界与绝对精神 第七章 时间与历史主体性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论相互承认的法权 PDF格式下载



对研究有帮助


呵呵,书写的不错,送货也是挺快了


其中对科耶夫的理解还是没能深入下去,基本停留在“主奴关系”框架内。另外该书第二部分为作者的博士论文,建议先从第二部分看起。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