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影屐痕

张文勋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文勋  

页数:

240  

字数:

200000  

内容概要

  从一个侧面向国人介绍了当代有关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方面的诸多学术活动和学界名流的一些难得真实史料。如:真实记录了上世纪80年代启后近三十年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等学术团体的活动情况,介绍了杨晦先生、程迁帆、周振甫、蒋孔阳、杨明熙、张少康、袁行霈、乐黛云等100多位近半个世纪以来遍布全国的相关学界名者达人,可谓人物画像走廊的亮现。从一个角度让现今国人、尤其学子们能细微品味老一代学人们的人生心路历程,从中能吮吸补益自身的精要;该稿流溢并弘扬着一种踏实敬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以及敬师重谊的美好品格与风尚,强调新时代主旋律精神的高扬。

作者简介

  张文勋,《文心雕龙》研究著名学者、云南省人文学科泰斗、前北大学人、云南大学教授。

书籍目录

燕园学习的岁月
关于北京大学文艺理论进修班(1954-1956)的回忆 --张文勋先生访谈录
忆杨晦先生
难忘的两次全国文代会
杭州之游
劫后余生 名家云集--温泉文论会
东湖宾馆纪事
北京、济南、上海一月游
一次曲折的学术旅行
黄山、武夷山揽胜
蓉城游踪
蜀中讲学
"龙学"结缘 忘年之交--我和杨明照先生二十多年间的交情
"文心"唱和在汕头
重温白族风情
厦门行
群贤雅集雁塔山
三游青岛
江西纪游
红塔山下说风雅
领略东巴遗韵
深圳掠影
以文会友在香港
港台纪行
泰国见闻
旅美日记摘抄
六十年间搬家记
诸位学者简介

章节摘录

  会议期间还组织了一些活动,8月5日参观革命博物馆,晚上也参加了一些文艺演出晚会,其中我特别欣赏京剧晚会,有幸看到程派传人李世济等演出的精彩节目。有一天晚上,大会在北京饭店举行晚宴招待全国各地来的少数民族代表,还有文艺演出,我和《五朵金花》主演杨丽坤以及在民研会工作的同志杨亮才等同席并合影,照片保存至今,有时取出看看,当晚热烈场面犹历历在目。8月13日下午,大会闭幕,当晚,在人大会堂宴会厅举行了盛大宴会,许多中央领导和一些部委领导人也来出席宴会。8月15日,云南代表团乘飞机离京返昆。回到学校后,我还向云大文科师生传达了文代会盛况。参加这次文代会的云南代表中,有两位老作家使我至今难忘。一位是著名诗人、散文家、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教授,在文代会之前,他在云南大学任校长,“反右倾”运动中他受到迫害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记得我也被认为是严重右倾而在党内受到批判。历史已经证明,当时我们被批判的那些“错误”,实际上都是正确的,譬如李广田当校长,提倡办大学要有名师,大学教师要搞学术研究,他说“不能把云南大学办成云南小学”等等,不料这些都成了他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罪名,他虽然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但仍受降为副校长的处分。文代会期间,他虽已得到平反脱去“分子”的帽子,主持教学工作,但他仍心有余悸,小心翼翼,不敢多说话。会议期间,他在北京的一些老朋友来看望他,他自然很高兴,但我总觉得他还是沉默居多。我印象中的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富有诗人气质的李广田,居然变成那么小心谨慎的长者,使我暗暗为之感慨不已。李广田校长在60年代前五年又重新振作起来,为云南大学废寝忘食地工作,没想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风暴又来了,他和当时的云大党委书记高治国首当其冲,受到迫害,广田校长作为一位刚烈的知识分子,不愿受人格的凌辱,在莲花池投水自尽,一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就这样结束了生命。另一位作家是刘树德,上世纪50年代,他以小说《老牛筋》、《桥》等作品而饮誉文坛,他原是昆明师院的教师,解放初期,调到文联,是云南省文联成立筹备者之一。


编辑推荐

  《心影屐痕:张文勋的学术人生》从一个侧面向国人介绍了当代有关中国古代文艺理论方面的诸多学术活动和学界名流的一些难得真实史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心影屐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