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心理实验研究基础

朱滢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滢  

页数:

17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任何一项心理学实验都必须明确地或内隐地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如关键概念的定义、被试以及实验条件的样本、测量、误差的控制、设计与统计等。本书在收集各心理学领域丰富的文献基础上,分析这些问题井给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本书的目的不是对各个领域的研究加以总结,而是讨论怎样才能做好心理实验研究。传统的显著性检验方法长期以来受到严厉批评,本书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而介绍了元分析的方法。实验研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临床、商业等领域,但由于在这些领域不能对相关因素进行精确的控制,因而不能袭用实验室的设计方法,本书有一章介绍准实验设计来解决此类问题。实验研究的结论必然涉及因果关系,测量是用数字来代表某事物,这些属于科学哲学问题,本书用两章篇幅分别加以讨论。计算机在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深入与广泛的应用,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结合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趋势,脑成像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类与动物被试,本书有两章“计算机与心理学研究”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给予介绍。

书籍目录

第1章 引论 一、实验金字塔 二、实验中的各种决策过程 三、记忆实验的四面体模型第2章 概念的定义 一、为什么需要新的概念 二、心理学家是如何定义概念的 三、概念的定义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四、面对科学难题,我们需要新的科学概念第3章 实验类型 一、二价实验 二、多价实验 三、参数实验 四、从二价实验到参数实验 五、双重分离实验第4章 实验研究中的取样 一、全体与样本 二、被试样本 三、物种样本 四、刺激样本 五、实验条件样本 六、测量样本 七、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别第5章 统计显著性检验 一、统计显著性检验的逻辑 二、零假设的逻辑 三、实验效果大小的测量 四、显著性检验的基本缺陷 五、评价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 六、增强统计检验能力的一些方法第6章 元分析方法 一、元分析方法简介 二、元分析方法的应用 三、元分析方法与传统统计方法的比较 四、元分析方法的展望第7章 实验中因果关系的概念 一、因果关系的一般概念 二、米勒确立因果关系的方法 三、脑成像研究中的推断方法第8章 误差的来源与控制的性质 一、误差的各种原因或来源 二、误差是一把尺子 三、实验研究中控制的概念 四、单个实验研究的局限性 附录 黄禹锡事件给亚洲的科学教训第9章 实验设计方法 一、随机组设计 二、组内设计 三、随机区组设计 四、拉丁方设计 ……第10章 准实验设计第11章 测量的性质第12章 计算机与心理学研究第13章 功能磁共振成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心理实验研究基础 PDF格式下载



任何一项心理学实验都必须明确地或内隐地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如关键概念的定义、被试以及实验条件的样本、测量、误差的控制、设计与统计等。本书在收集各心理学领域丰富的文献基础上,分析这些问题井给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可以从全书中清晰地看到以下几点:1.富有思路的观点2.心理学专业领域对于研究方法诸多方面的争论与发展3.真实且有趣的实验案例,并能提供很多启发和反观4.具有强烈实用价值的框架非常适合: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使用准备考研和考博的学生使用刚参加工作的心理学专业研究者


本书言浅意深,以文献为基础,介绍实验中许多细节的处理,也对一些新领域略作介绍。是一本很好的基础读物。


心理学实验的入门书


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心理学教材吧,或者不是正统的实心教材,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看实心。不适合作为考研教材,但有时间的话,建议读读,适合想提高自己整体能力的人。


心理实验研究基础很实用!


学会实验,学会研究的必读书。


少有的指导实验的书


太高深了,要慢慢看


很好,质量不错。


希望有用啦


当当买书真实惠


制定教材


不考名校就不用买了,只看实心就好啦,但是多看看有利于考试


这本书内容不错,也是老师推荐的,对心理学实验的研究设计有很大的帮助,就是感觉纸张好像不太好,有点薄了,没有买的另一本书的好


这本书是做心理学实验的必备之书


书本薄薄的,但是难度挺大。作为考研实验心理学的拓展,丰富自己的人是体系,虽然不是必备,但还是值得一看。


与其死磕一个个实验,不如偶尔看看这种站在更高角度写的书,有助于思维和逻辑的清晰


不知道好不好,买了就没看过


比较易懂,还在读


暂时怎么细看,应该有些帮助。


内容挺好,适合考研用


感觉这个纸质不是太好,其他都还行,到的也挺快


不喜欢书的质量 印刷的不好 印刷质量不好的书我就不爱看=。=


感觉有点乱。。


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文字枯燥难懂。很后悔买。


错误涉及的是关于被时间设计和被试内设计的几种概念名字的误用,张冠李戴。


内容少有深度,建议有基础的人参考。


结合国外教材,有益的补充


书写的很简明,基本的研究方法都有涉及但总是感觉这些书本上的东西无法和实际的研究挂钩,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用上~


书是全新的,没有破损,是为了考研而买的,学心理学的,值得一看。


  薄薄一本。拿到手上很轻
  
  不过,内容言简意赅,足以见水平。
  
  如果把哲学比作科学中的总科学的话,那这本书算是国内实验心理学中的经典的哲学书了。
  
  尤其是,在第八章,实验中因果关系的概念,短短的几页,将心理学设计完全从底子上讲透了!!
  
  整体内容,前言,及致谢,看着像国外的书籍。
  
  感觉很好。跟传统的教材,包括他自己另外一本实验心理学感觉很不一样。


  摘要  生物科学相对来说忽略了对研究生的实验设计的训练。学生们主要通过在实验室工作来向别人学习,获得经验。有些学生觉得这种学习方式使人糊涂迷惑,令人沮丧。那么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年轻的研究者怎样才能使实验更可预见和更富有成果呢?
  
  生物学以及其他实验科学的核心是形成假设以及使假设经受强有力的检验的实践过程。教师教学生怎样查文献,强调科学实验范式去定义重要的可解决的问题,从而为形成假设打好基础。然而,只有很少的学校提供正规的训练使学生成为一个好的实验者。我们专注于研究的智力方面(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是完全恰当的,但它必须伴随着扎实的实验室研究的训练(获得高质量的数据)。传统上,把学生送进实验室,就以为他们能从高年级学生和同伴中学会怎样设计和做好实验室实验。其实,这是一种非正式的、杂乱的和学徒工式的方式。有学生说:“我问过好几个师哥、师姐和博士后怎样做实验,但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我该听谁的呢?”还有的说:“我严格地按一个博士后详细写好的流程做实验,甚至使用所有他用过的并获得成功的溶液,但我的实验失败了,三个月白费了。我感到非常心烦!”
  
  ……
  
  以上内容节选自本书第9章附录的孙同天(Tung-Tien Sun)于2004年发表在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上的Excessive trust in authorities and its influence on experimental design(过分信赖权威及它对实验设计的影响,朱滢译)一文。我看着这样一篇文章发了好一会儿的呆,脑子里却是浮想联翩,有些话儿必须得诉诸文字了。
  
  我本科学的是药理,按当下的划分可以算作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上文作者即在NYU药学系任教),又由于我院和生科院有派生关系,我们所受的基础训练和生物专业的也差不太多。作为我个人来讲,大学四年就是做了整整四年的实验,前两年半是满满的各门基础课程实验课,后一年半是自己进老师的实验室做课题。
  
  如果按现在我作为一个心理学的学习者的视角来回顾我那四年实验室时光,简单说来就是,对实验的实践心得体会教训积累了千言万语,对实验的理论认识基本上只有些零零碎碎的片断,不成体统。说得轻描淡写一点,这是本末倒置;说得不负责任一点,那是全白搭了。
  
  自己做课题的时候,养着几十上百只的小白鼠,每天要负责它们的吃喝拉撒,清洁很重要,通风很重要,观察很重要。定时还要给它们打针吃药,剂量很重要,手法很重要,速度很重要。剩下的时间要查文献,翻工具书,动脑筋,订试剂,配溶液,做记录。寒来暑往,如此这般。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时不时都会产生一些疑问。有些为什么,问老师问师姐问得到;有些为什么,文献工具书里找;还有些为什么,我曾经以为那都是些未解之谜。举例说明吧。我的课题有个行为学实验,就是把小白鼠扔到水里测量它因“习得性无助”而“不动”的时间。一组有八只小白,如果一只一只依次测,时间变量会产生干扰。于是得同时测,但同时测需要几个人分别计时,怎么保证每个人对“不动”这个状态的判断标准一致呢?找不到现成的答案,我当时能想到的土办法就是,在让实验者对“不动”的描述定义达成共识后,同时对一只小白进行计时,看看出入多大。也就是“看看”罢了,差不太多就可以了呗。现在我是知道了,其实可以通过“评分者信度”来算相关或者进行校正的。
  
  问题继续。怎么保证组间差异尽量小呢?我又活生生地想出来一个道道:既然每一组的每只小白都是由不同的实验者计时的,每位实验者会依次测量每个组编号相同的那只小白,那么组与组之间的误差就被抵消了。现在想来,其实这道道的逻辑和随机区组设计差不多哦。然后我还会让实验者之间互换位子,呵,这其实是“平衡”呀!
  
  我就是这么见招拆招地把一个课题做完的。但那些实验中遇到的为什么依然萦绕在我心头,真的,那时我以为这些都是未解之谜,谁遇到谁解决,反正不会放在台面上讲的。台面上讲什么?讲实验操作规范,讲具体实验技术,讲那些伟大的idea,讲前景一片光明。神经科学的砖头级工具书我翻过好几本,都没有呀,真的都没有。没有理论做指导,实践得再多体会得再深也是事倍功半呀!
  
  直到接触了心理学。去年底还都没入门的时候,有幸听了彭凯平教授的一次讲座,记得他就有提到一个例子,说不久前在美国看到一篇做MRI的论文,他一读发现相关系数太高有悖常理,于是去问人家作者,作者是搞生物的,答曰:我是挑最能说明问题的那张图来算的相关。嗯哼,这就是一般学生物的共识,这样的论文它还就能堂而皇之地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彭老师还提起过一个研究结果,调查的是哪个领域的科学家最讲“理性”,好像比较了三个,心理学家最理性,化学家其次,生物学家最不理性。听得我是惘然若失又若有所思呀。
  
  我想起的一个段子是本科的时候,生科院外聘的某院士,说起来也是国内病毒学的大拿了,在做艾滋病疫苗的某一阶段试验时,想直接就拿每只一万块钱的恒河猴做被试,当时我们老师在场,指出来疫苗试验应该先上小动物再上大动物,这是个基本原则。院士没听,结果试验失败,那些猴子算是做了无谓的牺牲。
  
  等到之后真正开始接触心理学,当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我曾经的那些未解之谜一个个被解开的时候,我是既兴奋呀又难受。于是忍不住和我那些继续从事着生命科学研究的同学朋友们交流起了对此的反思。甚至前不久小舅从牛津打来电话,我也和他就此聊了几句。
  
  同学们好像都被我的话给触动了神经,大概的反馈有:“我这实验其实就是预设了一个结果,然后一定要把这个结果给做出来。”“那些不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谁管它呢?”“我真怀疑那些发表出来的paper,如果真的去重复的话,有多少是可以重复出结果的。”“我一个师兄他完全就是在凑结果。”“每天就是培养细胞做扩增,等需要的结果出来,这样的实验体系简直就是在逼人造‘假’。”“这其实有些像是在投机取巧地碰运气。”
  
  这些同学都是在北大清华中科院这样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深造的,跟的导师也不乏牛人,他们都基本认同了我的想法。那就是这种教育方式只注重实际的动手能力和所谓的创新思维,却大大忽略了至关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更多的意思和状况,我上面节选的内容已经表达了。这当然不是要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体系作全盘否定,毕竟已经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希望指正其在方法论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缺陷。
  
  后来,我和有些同学似乎达成了两点共识或者说是存疑:一、是不是说“找特例”这种实验思想是生命科学所特有的且被同行所接受的?二、是不是这种跛足的教育方式只是中国特有的,而比如美国会先进些?我没有积极去找答案。毕竟,这些已经不关我的事了。我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自己该做什么就足够了。而从上次与小舅的浅谈和上面这篇文章来看,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有了一个基本的答案。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正是我那些实验室的经历能够让我结合自身来更深入地理解研究方法,理解心理学。所以也不能说全是白搭,收获是有的,很有限,不过结合进心理学呢,又把收获放大了一些。另外,从还原论出发,心理学研究也会需要生命科学相关研究的支持的。不过,针对还原论,本书第11章就专门分析了经典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区别,指出了那种节俭原则或还原论式的研究对心理学造成的消极影响,单单从数理逻辑和计算系统是没法把心理学的问题说明白的。


我正是觉得第八章讲心理学实验因果关系时,有点蜻蜓点水,挠得人痒痒,看的不够过瘾。苦于找不到其它介绍该问题的资料,大虾可有推荐的书籍或文献?


大虾谈不上,跟真正的大虾,我自感如微生物一般。
我本来想推荐下几个书籍,后来想想,我好像真的没有从一本书就完全理解了的,我看了国内主流的几本实验书和国外翻译过来的几本,看完以后,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知道该怎么设计实验,但是还是没有完全搞明白实验的因果关系。
但就我看这本书时,我才恍然大悟,实验因果关系其实就是这些东西。简单、浅显、两三页纸就搞完的东西。
就像是国内的统计书,把统计搞得很复杂,很难搞,其实如果不是研究统计,只是作为工具来用,坎特维茨《实验心理学》后面五六十页足以应付。


因果关系之前董奇也讨论过了,两个论述各有千秋,但是朱老写的完全不罗嗦啊


这篇这长~~mk 慢慢看


欠缺科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


个人觉得,作为科学工作者出身,作者不够严谨。AIDS的啮齿动物模型,貌似是没有的,如果作者所说的某一阶段指的是免疫后抗体浓度的检测,那么的确应该先用小动物;但如果这一阶段已然需要动物疾病模型,那么直接上恒河猴的确无可非议。
另外,基础生物学和药理学虽然同属生命科学的分支,但其研究目的和游戏规则有着本质的区别。药理学直接关乎民生,实验设计的几大原则至关重要,其中就包括结果的可重复性。而基础生物学在于发现,探讨的是生命活动中的诸多可能性,除了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思路和运气是获得结果的不可缺乏的因素。与理论物理学有一定相似之处。两个分支的研究可以互相借鉴,然而一概而论,用这个分支的规则去衡量另一个分支,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把它称为段子,就已经表明是未做考据的。另外本文
并未拿药理学比照生物学,甚至也没拿心理学比照生
物学。说白了,是在拿科学方法这把尺子来比照生物
学里不科学之处。ls的看法并不与本文冲突,我也做过
类似思考。注意一点的是,开头那文是生物学教授对
于生物学那种学徒式训练的反思。


a a a a


心理学是否最理性 这个说法很难同意
从研究对象来看 心理学似乎最做不到理性啊
你考研考的心理学还是其他学习途径?


看了这么多 我肯定他是块学心理学的料~


在我看来经济学比心理学理性啊~
虽然我在努力的想从neuroscience往心理方面靠
实验设计的很多因素不是只有心理学才有的
尤其是标准的行为学实验,有很多量化指标和消除误差的方法啊,生物统计也有这方面的东东~
另外关于院士的小段子,学长你说的是田波么……可能他钱多吧……


我已经说了不是比较心理学和生物学...生科院的统计是
选修而且不讲设计。经济学有理性人假设不等于说经
济学家就更理性。而且理性人假设已经被心理学颠覆
了...关于理性的定义也在被颠覆中...


挺好,引发了一些讨论啊~


我是学生物的,但无论在本科研究生还是博士,都很不喜欢生物学实验弥漫的运气论氛围。
这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圆满控制结果,既然我们并不知晓全部原因,那么结果的不可控制也就难免,但实验过程应该是一个我们主动求索的过程,得到的任何结果,不管离我们本初的设想有多远有多近,都应该是这个求索过程的铺路砖。
如果我们过于执著于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恰恰就偏离了追求真理的道路。
如果运气是指结果可能时好时坏,而好坏无非就是符合我们的预期或者不符合,我们又都清楚我们不是全知,那么接受不同或相同的结果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始终觉得,该强调的,不是运气,而是我们自己的求索态度。
说了一堆,看到这篇评论有感而发,跟评论本身可能关系不大了。赞一下楼主的认真思考和学习态度~


总结来说,科学的思维是“证伪”而不是“证实”。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