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模式
2008-4
北京大学出版社
阿芙利
277
张探宇
无
在德国等国家实行了几十年的莱茵模式以社会公平的理念为基础,承认工商业和当地社区的相互依赖性。这种模式关注一个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以及它与众多利益集团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与股东的关系。其比英美模式更具有可持续性,并且更能体现”和谐”的理念,更能为帮助中国企业摆脱”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打造强劲持久的竞争优势做出贡献。 本书用比较莱茵和英美(Angl0/US)模式的”可持续领导方格”和来自28个组织的案例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莱茵模式。通过突出一种在财务,社会和环境方面都被证明是成功的、与英美模式显著不同的领导方式,本书将对寻求企业经营新方向和新方式的企业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咨询顾问们有着颇有价值的实际帮助,对于对领导学、战略、国际管理和组织研究等领域感兴趣的学者和学生以及政府官员来说,也将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盖勒•C.阿弗利(Gayle C. Avery)是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心理学博士、麦考里大学管理研究生院(MGSM)管理学教授。阿弗利教授是一位在领导学、可持续组织、组织行为、变革领导等领域得到广泛认可的学者,出版了多部专著。她与辉瑞制药、西门子、慕尼黑再保险、麦当劳等多家跨国公司开展合作,设计和讲授领导学和管理发展课程。
第一部分 拉开序幕 第1章 可持续性领导 英美资本主义 莱茵资本主义 模式比较 更广泛的经济环境 可持续领导方格第二部分 莱茵领导实践 第2章 莱茵案例研究企业 Aescu1ap公司:“做手术需要的一切” 安联:全球金融 宝马公司:“优质品牌战略” 德国弗朗霍夫学会:专业智慧 瑞士Ho1cim公司:加强关系 凯驰公司:简单地清洁 Loden-Frey公司:“被1oden-Frey公司病毒咬了” Migros集团:“道德市场” 慕尼黑再保险:“创造未来” 诺华公司:通过人们“化学” 保时捷公司:“用不同的方式做事” Rohde&Schwarz公司:独立性是一个核心价值观 See1e公司:“美是真的光辉” 瓦克公司:“仍然有如此众多的东西等待发明” ZF Friedrichshafen公司:被一个城市所拥有 什么保证了这些组织的可持续性 第3章 管理和决策 首席执行官定位 决策 伦理行为 长期视角 利益相关者 团队 第4章 以人为本 管理发展 组织文化:愿景和价值观 人的优先权 保留员工 熟练的劳动力 不确定性和变革 工会—管理层关系 第5章 体制和过程第三部分 在莱茵地区之外 第6章 斯堪的纳维亚的公司、南非的公司和家族企业 第7章 英美公众公司第四部分 未来 第8章 迈向可持续的未来注释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拉开序幕 第1章 可持续性领导 本书以引语中描述的资本主义的两种形式开始,并着眼于它们对领导和组织可持续性的深刻影响。一种资本主义形式被称为英美资本主义,起源于美国并聚焦于股东价值的短期最大化。它经常被叫做“新自由主义”或者“自由市场经济”。其变种一般存在于英语世界的其他部分,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新西兰和英国。8英美资本主义被广泛颂扬为资本主义的理想形式。 第二种形式的资本主义被宣扬得不那么广泛。它以社会公平的理念为基础并承认工商业和当地社区的相互依赖性。它被称为“莱茵资本主义”、“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或“协调市场经济学”(Coordinated Market Ec0—nomics)。这种资本主义形式关注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以及它与众多利益集团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与股东的关系。它通常存在于奥地利、丹麦、芬兰、德国、荷兰、挪威、瑞典、瑞士等国家,并在意大利和日本有着更广泛的变化形式。 英美资本主义的优势大部分来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的金融和文化优势地位。虽然美国金融力量现在主导了世界股票市场,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说明了美国的金融信条是如何超越商业世界传播的。例如,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反映了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主要国际机构的、对金融资本市场万能效力的一种信仰。最初,这些组织是为了帮助遭遇危机的国家以及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性而设立的。然而,斯蒂格利茨论证了这些组织是如何在对英美金融利益集团有利就会对任何其他人有利的假定前提下运作的。 ……
无
作为管理模式的另外一种选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视乎企业的第一要务还是生存,但莱茵模式能否作为另外一种生存模式?作为管理著我有义务试图引导和实验这种模式,力争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值得学习和参考!
学习不一样的成功模式,充实自己
终于买到这本书了,上次促销说没有货。
福利资本主义的经典之作
认识资本主义的一本好书。抽时间看
排版不好,字太大了,凑页数吧
中国很多人只知道坏的资本主义,不知道还有好的资本主义。其实,莱茵模式就是一种比较好的资本主义。我们的社会转型的时候,需要全面了解资本主义,不要向坏的资本主义学习,越学越坏;而应向好的资本主义学习。
读完这本书,发现经济学家误导我们太久了。
这本书很务实,不止是立意高远,而且有真实可贵的第一手资料。按照书里所说,初作起来也许吃力,但是也许这样做才是走出中国企业大多命不长的怪圈,获得比较长期和持续的发展。
谢谢推荐,先放在书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