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

杨早 北大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出版社:

北大出版社  

作者:

杨早  

页数:

230  

字数:

256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谈论“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必须兼及建筑、历史、世相、风物、作家、作品等,在政治史、文化史与文学史的多重视野中展开论述。若汉唐长安、汉魏洛阳、六朝金陵、北宋开封、南宋临安、明清的苏州与扬州、晚清的广州与上海、近现代的天津与香港及台北,以及八百年古都北京,还有抗战中的重庆与昆明等,都值得研究者认真关注。如此“关注”,自然不会局限于传统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对城市形态、历史、精神的把握,需要跨学科的视野以及坚实的学术训练;因此,希望综合学者的严谨、文入的温情以及旅行者好奇的目光,关注、体贴、描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这一个”城市。 关于都市的论述,完全可以、而且必须有多种角度与方法。就像所有的回忆,永远是不完整的,既可能无限接近目标。也可能渐行渐远——正是在这遗忘(误解)与记忆(再创造)的巨大张力中,人类精神得以不断向前延伸。总有忘不掉的,也总有记不起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使得我们不断谈论这座城市、这段历史。在这个意义上,记忆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甚至构成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  既然我们对于城市的“记忆”,可能凭借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各种实物形态,今入之谈论“都市想象”,尽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言的建筑、遥远的记忆、严谨的实录、夸饰的漫画、怪诞的传说、歧义的诠释……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珍惜,并努力去寻幽探微深入辨析。相对于诗人的感伤、客子的怀旧或者斗士的抗争,学院派对于曾流光溢彩的“都市生活”的描述与阐释,细针密缝,冷静而客观,或许不太热闹,也不太好看,但却是我们进入历史乃至畅想未来的重要通道,必须给予足够的理解与欣赏。 本丛书充分尊重研究者的眼光、趣味与学术个性,可以是正宗的“城市研究”,也可以是“文学中的城市”;可以兼及古今,也可以比较中外;可以专注某一城市,也可以城城联姻或城乡对峙;可以阐释建筑与景观,也可以讨论舆论环境或文学生产;可以侧重史学,也可以偏于艺术或文化。一句话,只要是对于“都市”的精彩解读,不讲家法,无论流派,我们全都“虚位以待”。

作者简介

杨早,1995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2005年先后于北大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近年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舆论史与文化览、当代文化研究等。曾发表京沪白话《沪报的白话报:启蒙的两种路向》、《五四时期北大学生刊物比较、《北报纸对日俄战争的报道与评论》,《新世纪文学:困境与生机》等论文。著有《纸墨勾当》《野史记-传说中的近代中国》。编有《话题2005》《话题2006》。《话题2007》《沈从文集》,《汪曾祺集》等,译薯《合肥四姐妹》。

书籍目录

《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丛书》总序陈平原导论 第一节 作为“舆论环境”的北京 第二节 北京舆论环境在清末民初的变化 第三节 新文化的“登场”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布局第一章 “眼光向下”:《京话日报》与启蒙运动 第一节 “一个公众的言论机关” 第二节 “以报纸推进社会运动” 第三节 “叫人人知道爱国” 第四节 京沪白话报比较:启蒙的不同路向第二章 日本报纸在北京:《顺天时报》的启示 第一节 《顺天时报》的崛起 第二节 个案分析:报道方式与版面编排 第三节 启示:“介乎高级报纸与大众报纸之间”第三章 民初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型与集团重组 第一节 政党报纸:“所争在两派势力之消长” 第二节 身份转型:“超然各党之间,主持一团舆论” 第三节 集团重组:新文化运动的源流第四章 校园内外:新文化的登场 第一节 从启蒙到自启蒙 第二节 舆论参与与空间拓展 第三节 “崇新”与“重少”:文化的权势转移第五章 五四前夕:新旧论争与多方博弈 第一节 “保存机关”的苦心 第二节 “新旧论争”的意义转换 第三节 舆论心态:政治抗争与文化立场结语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第四节基本思路与研究布局正如本书题目表明的:“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除了梳理清末民初北京的舆论环境。重点在于凸显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登场”之间的关系。研究时段大致从晚清北京下层社会启蒙运动开始的1 904年前后,直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新旧思潮论战。本书讨论的是一个跨领域的史学命题,使用的学术资源与以往的思想史、报刊史、文学史、文化史均有所关联.写作思路是以历史描述的方式将资料重新整合,从“新文化运动与北京舆论环境之问的互动”的角度,为这段历史提供一种新的阐释,试图弥补以往研究的某些盲点和空白。就思想史层面而言,本书试图打破“从思想到思想”的研究窠臼,将新文化运动与其发生地的城市特性、舆论状况、民众启蒙程度等联系起来考察。报刊史的梳理则将关注眼光从相对“先进”的上海报刊调整到清末民初的北京,不仅仅强调北洋政府摧残舆论和机关报纸的政争党见,同时也关注北京舆论从清末至民初自身发生的变化,它们对外国新闻理念的接纳和学习,从政党性报纸向商业性报纸转化的过程,以及它们如何调适政治性和公共性之问的矛盾。对于文学革命与新思潮,侧重于考察其核心内容在向外界传播时采用的话语策略与发生论争后自身姿态的调整,以及外部舆论对它们的挑战与回应。原来的研究计划曾将对狭义的五四运动即街头政治、社会运动纳入考察范围,一方面展现知识者群体与北京民众的直接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北京各报纸对街道运动不同的报道角度和评论姿态,描述舆论环境与街头运动之间的互动关系,甚至希望比较京沪两地不同的舆论环境对五四运动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而讨论舆论参与对五四运动后中国文化格局的变化所起的作用。

后记

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关键词。写博士论文这个事,关键词就是“规矩”,选定题目、搜集材料、开题报告、调整方向、预答辩、答辩,一步步都各有轨范,马虎不得。更别提漫长的四年之中无数次运思、讨论、辩难、重写、增删、润饰……这注定是一生中写得最辛苦的一本著述,因为它的拟想读者.不是芸芸众生,也不是学界同行,而只会是那些学术场的守门人:导师及答辩委员会诸委员。难怪陈平原老师总将博士论文比喻为进入学术界的入场券。因此,在这篇论文将付梓之际,首先要感谢的,当然是我的导师陈平原教授,我用了七年时间向他学习如何进行文学与历史研究,这必将影响我一生的路途选择。其次,我必须向参加过我的开题报告、预答辩与答辩的孙玉石、温儒敏、夏晓虹、商金林、方锡德、王得后、刘勇、王中忱等诸位先生,致以深深的感谢与敬意。他们严苛的要求后面,其实蕴藏着对后学的宽容。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吴晓东、王风、陈泳超等诸位学长.他们或有意或无心的点拨,让我获益匪浅。读博期间,偶尔出外开会或访学,多有前辈师友,予我裨助,在此也向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台湾大学梅巧玲教授、中山大学任剑涛教授致谢。博士论文所需材料,泰半取自北大图书馆旧刊室,亦当铭记于心。


编辑推荐

《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末民初北京舆论环境与新文化的登场 PDF格式下载



这套书很有意思


研究早期的白话报有用


买来慢慢读,之前看到过


敏锐的视角,可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