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文读本
2009-1
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勇耀 编
167
这套《新人文读本》在同类的读本中是一套很有特色的读本,其中特色之一就是以精美的时文为主,兼顾一些经典美文。堂内课本,自然要以选择从前的经典为主。这是由教科书的性质所决定了的。但这样的编选方针同时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弊端,这就是课本的内容乃至表达方式,与现实脱节,严重缺乏当下感。其实,不管是思想还是形式,以文字形成的文本,都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是与时代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理想的教育应使孩子的成长时刻处在一种浓重的时代氛围之中,与时间同行,与社会问行,与审美同行,与趣味同行,甚至是与语言同行。以相对稳定的体例来确定自己位置的课堂课本,和与时代一起前行的课外读本的同时存在,这也许才是一种完美的安排。其实经典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已被认定的经典,并非一开始就被认定是经典的。经典来自于非经典。而现在还没有被认定为经典的非经典,在许多年后也许就是经典。
第一编 真情师爱,温暖一生第二编 美德:行驶在春天里的列车第三编 民俗风情,百花争艳第四编 社会万象,人生寓言第五编 人间美事,还是读书第六编 妙笔状物,物随情移第七编 关注生态,敬畏自然第八编 祖国胜景,美不胜收
第一编真情师爱,温暖一生 人文阅读·精读篇 我的“藤野先生” 徐红 遥望中学时代,已时隔二十多年,可是我的语文老师龚汉城却如在眼前。 我无须再另费笔力去描绘他的音容,因为有一幅现成的肖像画最适合他。那就是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除了没有一撇八字须,其他可谓妙惟肖,连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的声调也毫无二致。 二十多年前的语文课本实在像一本政治读本,老师教得平平淡淡,我也学得索然无味。可是有一节语文课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龚老师那一天一反常态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藤野先生》,这是文学作品,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这个黑瘦的、衣着模糊的藤野先生远远地从异国他乡走近我,我分明感觉到他内心深处蕴藏着博大的爱。当他得知他的学生要远他而去时,他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学生,背面还写上“惜别”二字。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竟不能抑制自己。文学,原来能把生活中最有情感的东西展示出来,能把沙漠润出绿洲。我抬头望着在上课的龚老师。他镜片后的眼睛似乎亮了些,他黑瘦的脸庞似乎有些红晕,他的声音高低起伏,又戛然而止,怔怔地望着我们。我凝视着他的目光,我明白,就是我们的藤野先生。 厌倦了大批判的文章,我开始写散文,写老师,写同学,写亲人,写自己.写一切能抒发我情感的文章。好像龚老师的评语一次比一次长,分数一个比一个高。龚老师在语文课上经常念我的作文,后来又、把我的作文抄在大白纸上,先贴在教室门口,后贴在校园里。一张张大白纸上用毛笔抄着我的作文,字迹工整而清秀。我仿佛觉得他就是我的藤野先生。 中学毕业我便要背起行囊去插队。临别,龚老师并没有送照片给我,却给了我两本书,一本是《朝花夕拾》,一本是《呐喊》。扉页上有工工整整的楷体“留念,龚汉城”。 后来,考大学时,由于数学成绩不佳,我未能考上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中文系,进入了一所师范大学。我觉得我的作家梦,我的文学理想,就像放飞的风筝,远远地离我而去,心情很郁闷、失落。第一封信寄给的是我的老师,信中大概说了许多牢骚话。不久,我收到了回信。第一行字是“亲爱的未来的老师”。我不记得后面有多少鼓励性的话语,仅就开头这一行字,那么神圣、那么美丽,我明白今后该去做什么了。 后来,我也成了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我常常向我的老师汇报我的教学成绩,比如获得了教学比赛一等奖,出书了,评上高级职称了。他总会很高兴,黑瘦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1994年的一个暑假,我带着新出的一本书去探望老师。他正患乙肝在家。他的脸依然黑瘦,还透着点棕黄,他的声调依然抑扬顿挫,但语气急了些,眼睛没有以前亮,但更多了一份慈祥。我把书递给他,他翻到扉页,上面我也写了一行字:“留念,您永远的学生”。他笑笑说:“我们现在是同事,我不过比你年长。”并亲自拿来剪刀、胶水,把“您永远的学生”贴没。 1997年龚老师患肝癌去世。我没有他的照片,不能像鲁迅那样把先生的照片挂在书桌前,每至夜问,瞥见先生的面貌,增加勇气。但龚老师的形象却永远伴随着我在课堂里。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我就像我的老师一样,给我的学生开启文学之门,让我的学生在文学中寻回失落的美丽。 龚老师是这样一位老师:外表像藤野先生,对学生的爱也像藤野先生;给学生以博大的爱,却不居功自傲,而是内心谦逊;在学生失落时给学生以精神的鼓励,在学生快乐时也和学生一起快乐;既用知识丰富了学生的心灵,也用人格照亮了学生的心灵。这样的老师,怎么能不让人永远怀念和感激呢? 人文思考 1.文章开头在记叙上运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好处? 2.龚汉城老师热爱学生的可贵的品质是从哪些事情上体现出来的? 3.如何理解文题“我的‘藤野先生”’的含义? 4.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对龚老师怀有深厚的感情? 人文点拨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文一般会考查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也常会以不同的形式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作者的情感态度等。第1题考查的是记叙的顺序,如果我们知道记叙的顺序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并知道这三种叙述方式各自的特征的话,答这样的题是不难的。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不会考查顺叙,倒叙的特征_般出现在文章开头,插叙的特征一般出现在文章中间。第2题考查的是表现人物的手段,记叙文分写人记叙文和记事记叙文,写人的记叙文都是通过事件来表现人物,所以写人的文章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题型。而记事一般是通过写人来记事的,因此记事文章常常考查的是不同人在同一事件中的不同反应等。第3题考查的是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这在文章中都有体现,关键需要我们从作者的表述中提炼出来。本文写老师像“藤野先生”,是从老师的外表和人格,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情来写的,回答时要扣住这几点。第4题考查的是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可以从文章中总结出来,特别要注意文章的最后一段。 1.倒叙;引出回忆,强调了老师在我心中的地位。 2.①把“我”的作文抄在白纸上张贴。②临别在送“我”的两本书上题名留念。③回信鼓励“我”。④把“您永远的学生”贴盖住。 3.以此为题,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同时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4.龚老师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更重要的是开启了“我”的文学之门。 温州市的浙江省第十中学原系温州府学堂,创办于1902年,校舍是原来的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省立第十学堂。翌年,“学堂”改称“学校”。第十师范学校前身为温州师范学堂。1923年实行新学制,十中和十师合并,仍称省立第十中学,分中学部和师范部,前者设在仓桥的十中,后者设在道司前的十师。学校研究部部长兼图书馆主任金嵘轩是浙江瑞安人,早年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和章太炎、陶成章等革命党人有过交往,富有民主主义思想,是浙江著名的教育家。朱自清就是由他提议聘请来的。 在春花烂漫的三月,朱自清带着家小来到了这个位于瓯江下游的古城。先在离学校较近的大士门租了一所房子,不久因大士门失火又迁至朔门西营堂34号。这是一座老式的两进平房,前后都有院子,四周有围墙,靠大门有两间厢房,外面一间当住室,后面一间前半为书房,从学校里借来一张学生自修桌,放在前方的门下,靠墙的0.66米许空隙,放了一张旧藤椅。房子的后半便作了厨房。厢房外面花墙把大院隔开,自成小院落,种了些花木,环境还颇幽静。在十中,自清的教学任务相当重,在中学部教国文,又在师范部教公民和科学概论。他教学认真,态度严肃,在课堂上极力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播种新文学种子,又讲究教育方法,注重教学效果。当时一个学生有生动的回忆:朱先生来教国文,矮矮的,胖胖的,浓眉平额,白皙的四方脸。经常提一个黑皮包,装满了书,不迟到,不早退。管教严,分数紧,课外还另有作业,不能误期,不能敷衍。 同学们开头都不习惯,感到这位老师特别罗唆多事,刻板严厉,因而对他没有好感。但日子一久,看法起了变化:说起教书的态度和方法,真是亲切而严格,别致而善诱。那个时候,我们读和写,都是文言文。朱先生一上来,就鼓励我们多读多作白话文。“窗外”“书的自叙”……是他小的作文题目,并且要我们自由命题,这在作惯了“小楼听雨记”“说菊”之类文言文后的我们,得了思想上和文笔上的解放。朱自清还创造了特别的作文记分法,他要学生在作文本首页的一边,将本学期作文题目依次写下,并注明起讫页数,另一边由他记分,首格代表90分到100分,次格为80到90分,如此顺推下去。每批改一篇就在应得分数格里标上记号,学期结束时,只要把这些记号连接起来,就出现一个升降表,成绩的进退便一目了然了。这种记分法,大大诱发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激励了他们学习的进取心。学生们都喜欢听他的课,中学部师范部各年级,都争着要求他上课,朱自清只得奔波于两部之间,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们也常到他家里拜访,向他请教问题,三三两两,络绎不绝,简直是门庭若市了。其中有一个刚从日本回来的学生,他的父亲特地托朱自清指点。这个学生是在日本受的教育,对国文一窍不通,朱自清便告诉他,文字的运用和艺术的境界是国际性的,所不同的,只在使用的符号,即文字的不一。要他在这一原则下去领会自己国家的文字。又选《辛夷集》为他讲解,花了,近三个月时间,并经常和他闲聊,锻炼他的汉语能力。时间一久,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有时老师要他邀集一些同学一起到三角门外,去看妙古寺的“猪头钟”,到江心寺后看古井,渡瓯江去白水,坐河船去探访头陀寺,相处十分欢洽。 人文思考 1.文中作者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 2.简要分析本文在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
精选当代美文,弘扬人文精神,倡导自主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书挺新的,内容也挺好的。
一口气买了一套,因为除了孩子喜欢自己也觉得可以没事的时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