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什么是全球史

(美)柯娇燕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柯娇燕  

页数:

148  

译者:

刘文明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和欧洲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编纂传统,但直到最近,这两种传统才有了较多的联系。在17至18世纪,欧洲人知道大量有关中国的历史传统,可是到19世纪,欧洲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地区的看法发生了急剧变化。这是一种全面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潜意识的“西方”观念在各地欧洲人和19世纪后半叶美国人对历史、文化及政策的思考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一个基本的论点是,欧洲在早期现代(the early modern)和现代时期起了历史原动力的作用。的确,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只有欧洲“拥有’’历史。他们认为社会变迁从欧洲发端,然后辐射开来,唤醒了世界上其他的地区,这些地区如果没有与欧洲接触(无论好还是坏)的刺激,很可能仍旧一直生活在没有变化之中——亦即没有历史。这些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相信,只有对欧洲的挑战做出回应,包括中国文明在内的这些古代文明才可能拥有工业化的、制度化的全民教育,或者创建起现代国家。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最近称之为“世界历史”的这种历史的早期观念形成了。认为欧洲在早期现代和现代时期起了历史原动力的作用,也成为其基本观点之一。由于欧洲能够根据它自身对原料或市场的需要来界定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角色,社会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anuel wallerstein)提出了“欧洲世界体系”的观点,意思是其他遥远地区被卷入了一个由欧洲支配的经济体系。沃勒斯坦的分析是复杂的,他没有在任何意义上声称唯独欧洲才有能力构建一个“世界体系”。不过,许多沃勒斯坦的读者疏忽了他描述的是一个“欧洲世界体系”,而以为他描述了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单一的世界体系。数十年来,关于“世界历史”的实践便建立在这种观点的基础之上。甚至可能根本没有提到“欧洲世

内容概要

全球史和世界史致力于探讨塑造了人类经验的深层次结构性变迁。这种变迁中有许多是物质的,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有关,与牲畜驯养和农业发展有关、与技术和疾病有关,与人类的免疫力、生殖和生理机能的变异有关。另外一些是社会的和文化的,涉及不述问题:移民,贸易,语言的发展和差异,奴役和自由的制度,婚姻和育儿的传统,从早期王国到大帝国、共和国联邦的大规模政治组织的出现,战争与和平的运作。为了探讨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全球史学家采用了新的分析和比较方法。然而,他们也从早期文明中继承了古老的传统,以尽可能综合全面和意味深长的方式叙述过去。该书考察了人们对人类整体历史的长期探索,尤其侧重20世纪哲学和理念的急剧变化对历史学科的重大变革。它为学生、也为学者们提供了完美的全球史入门介绍。

作者简介

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1955年生,美国达特芧斯学院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清史、中国近现代史、比较历史和全球史。曾获古根海姆学者奖(Guggenheim Fellowship),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主要著作有《半透明之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身份”》、《孤军:满洲三代家族与清世界的灭亡》、《世界史:地球及其人民》、《全球社会:1900年以来的世界》等。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致谢导言第一章 宏大叙事的萌发第二章 分流第三章 合流第四章 传染第五章 体系第六章 全球史是什么参考文献人名译名对照表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宏大叙事的萌发人们在文字出现之前讲述传说故事,常常以人类的形成为起点。他们在述说自身群体的不同之处时,必然包含了对照或比较人类其他群体的历史。这样,人们在传播关于自身起源的神话时,不可避免地要讲述一种世界通史。一旦有了文字,主要宗教教义都宣讲世界的创造、早期人类的共同体验及面临的问题等宏大叙事。犹如口传的人类起源神话那样,宗教叙述也试图通过讲述单一民族的故事来描述全人类。因为,对任何一个迁徙的民族来说,其他民族则没有迁徙或是迁徙到了别处。对一个与某一特定神祇或至上神灵立约的民族来说,别人则没有立约。对一个遭受攻击或奴役的人来说,别人就是攻击者或奴役者。从很早的时候起,人类群体就通过讲述自身的历史来将自我界定为不同的群体。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将自身追溯到奠基性的动物精灵,它具有人的形态,有繁衍人类后裔的能力,或者能够通过与人类的接触而将其品质传递给人类。

后记

《什么是全球史》是柯娇燕教授的新作,她谦逊地说这本书只是入门读物,篇幅也不长,但在我看来,内容却非常丰富,知识容量也相当大,有点像压缩饼干。幸好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她请教和沟通,这样,历经数月,终于完成了这项不算艰巨但也绝非易事的翻译工作。在本书中,柯娇燕教授对宏观世界史的编纂理念与实践进行了学术回顾与梳理。从西方的学术发展轨迹来说,对普世历史的思考与实践,经历了从《圣经.旧约》中《创世记》对人类起源的宏大叙述、史密斯等人主张的文化传播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普世历史理论,到今天麦克尼尔、沃勒斯坦、贡德.弗兰克等人对全球史的探索与建构。柯娇燕教授将这一发展过程概括成四大范式,即分流、合流、传染、体系。以此为基础,她进一步评述了当今全球史研究中的不同流派及可能的发展方向。全球史作为新兴的史学流派或分支学科,至今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也存在着较大争议与分歧,各种研究范式正在形成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柯娇燕教授从学术回顾人手,从宏观世界史的学术传统来理解什么是全球史,具有启迪意义。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全球史并不是西方史学家们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突发奇想,而是有其学术的传统与根基。当然,从今天全球史的发展状况来看,柯娇燕教授在这本篇幅有限的著作中对全球史的评述,并没有囊括所有全球史的编纂实践。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探讨全球史有关问题及其所具有的可能性的杰出导论。柯娇燕教授通过分析大量充满矛盾与难解之谜的文献,勇敢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为使不可能之事成为可能提出了卓越的,具有启发性的策略。  ——Richard.Smith, 莱斯大学该书是一本非常必要的全球史导论,介绍了过去两千年世界各地构想和写作全球史的方式——亦却一本关于各种世界历史的世界史。简明扼要的写作风格使该书成为学生的优秀入门读本。书中富有洞见和发人深省的分析,也会使专业史学家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表现最广泛,最基本的人类历史范式产生兴趣。这些基本范式之一,就是渴望知道我们作为一个物种是怎样演变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Adam Mckeown, 哥伦比亚大学


编辑推荐

《什么是全球史》: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什么是全球史 PDF格式下载



全球史、世界史爱好者书架上的必备之物。信息量大,思路清晰,读来很有启发。
不足的是,未能对国内流行的几部全球史名著进行概括点评(如斯塔夫理阿诺斯、本特利的著作)。


就是冲着 柯娇燕 教授来的


这套书不错,对历史学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书里有些地方涂有黑色油污,影响阅读!!!


正版确实很好很不错的啊


good!!!!!!!!!!!!!!!!!!!!!!!!!!!!!!!


这本书要静下心读 才能很有收获 本书全面的介绍了什么是全球史 好书


学习,了解全球史的必读书


这是一本入门书,但是论述颇为精彩。


书的质量不太好,看起来又旧又黄,内容挺易懂的


这本书拿到手上后发现书皮磨破了一点,心里感觉有点不舒服,原来是外面的袋子破了点,希望以后不要出现这种情况,毕竟我们读者都希望拿到全新的书籍,把书放到纸盒里应该好些


虽然是薄薄的一本,但是内容相当深刻,对于破解欧洲中心主义,建构全球史观,客观的看待人类历史发展大有裨益,对于中国而言,在某方面给当下对于历史与未来迷茫的人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一个新的角度


全球史的入门书,观点很新很全,很有价值!装订也不错!


  “压缩面包”...这本书的译者在译后记里谈到的...窃以为十分中肯,道出了本书的一大特色,信息量十分庞大。本书作者倒没有建构出多么严密巨大,属于自己的体系,而是以时间为轴,以自人类远古以来的一系列历史著述文本为依托,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世界历史,或者全球史亦或者普世史的开创,发展和变迁,讨论了关于欧洲中心论的争论,讨论了全球史的研究范式,领域等一系列问题。可以说信息量巨大,其中提到的很多论著自己只是有所耳闻,却没有读过,有时在理解其中内容时感到些许吃力。
  应该说作者在很短的篇幅内探讨了很多,很严肃和严重的话题,并且谈的相当不错,实属不易。本书的译者做的工作也是不错的。刘老师虽说文字上还是有点难免欧化之处,但是整体把握和具体细节处理的不错的。
  记得有一个豆友最近撰文谈道:对于今日站在时代岔口的学子们,你是愿意自己去开创学术新起点呢?还是愿意去继承前代的辉煌继续拓展呢?
  全球史,新的东西,但是国际的声音是我们还能发掘出什么新材料,开辟出什么新领域,而国内的声音是我们接受不接受这个东西呢。记得高岱先生有一次开世界史内部的会谈到自己很欣赏麦克尼尔的文明交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结果在会上被批评的很惨烈...
  我在想,作为一个后来者,但算的上最早接触这一理论的学习者,我们任重而道远。全球史远不是那么完美,还有很多问题,既有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不足,也有体系内部的缺陷。但是,毕竟它提供给了我们观察人类社会变迁和发展一个新的视角。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