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劳动法学

沈同仙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沈同仙  

页数:

304  

内容概要

《劳动法学》共有三篇,其中第一篇为总论、第二篇是劳动制度和劳动标准、第三篇是权利救济。主要内容有:劳动法概述、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的地位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法的起源和发展、外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我国劳动法的发展、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动纪律、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工资、劳动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劳动争议处理、劳动监督检查等。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第二节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劳动法的地位及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 第二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  第二节 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第三章 劳动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外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我国劳动法的发展  第三节 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二篇 劳动制度和劳动标准 第四章 劳动合同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四节 劳务派遣 第五章 集体合同  第一节 集体合同概述  第二节 集体合同的订立  第三节 集体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四节 集体合同的效力 第六章 劳动纪律  第一节 劳动纪律概述  第二节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第三节 惩戒制度 第七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一节 工作时间概述  第二节 工作时间的种类  第三节 延长工作时间  第四节 休息休假的概念和种类 第八章 劳动保护  第一节 劳动保护概述  第二节 劳动安全保障制度  第三节 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制度  第四节 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第九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  第一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概述  第二节 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立法  第三节 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立法 第十章 工资  第一节 工资概述  第二节 工资的形式和构成  第三节 工资的法律保障 第十一章 劳动就业  第一节 劳动就业概述  第二节 劳动就业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就业服务  第四节 招工制度 第十二章 职业培训  第一节 职业培训概述  第二节 职业培训的分类  第三节 职业培训实体  第四节 职业培训的标准和考核 第十三章 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  第一节 社会保险概述  第二节 失业保险制度  第三节 养老保险制度  第四节 工伤保险制度  第五节 医疗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  第六节 职工福利第三篇 权利救济 第十四章 劳动争议处理  第一节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第二节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对劳动争议的调解  第四节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仲裁  第五节 人民法院对劳动争议的审理 第十五章 劳动监督检查  第一节 劳动监督检查概述  第二节 劳动监察制度  第三节 工会组织的监督检查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章节摘录

第一,身份上的从属性。身份上的从属性是指劳动者被完全纳入用人单位经济组织和生产结构中,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一个成员,并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身份上与用人单位产生吸收关系。例如,某清洁公司接受某客户要求清洗住房地毯的请求,派员工甲和乙前去履行清洗义务,虽然甲和乙在法律上具有独立人格,但在履行清洗义务时,其身份是清洁公司的代表,而不是甲和乙自己。第二,履行义务的从属性。履行义务的从属性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服从劳动组织者——用人单位的指挥和管理,其履行劳动义务的自由决定权要受到用人单位意志的限制。例如,按照用人单位规定的时间、地点和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遵守用人单位内部规章制度,接受用人单位对工作和劳动成效的检查和监督等。第三,经济上的从属性。这是指劳动者生产或者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在法律上的所有权不属于劳动者,而是归属于用人单位。众所周知,只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两大生产要素结合,才能实现劳动过程,创造劳动产品和成果。一般情况下,用于生产资料由用人单位提供,用人单位通过支付劳动者工资换取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支配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进行合理配置,创造物质财富,从而实现用人单位所追求的经济目的。正由于劳动关系具有经济上的从属性的特点,所以法律要求用人单位承担两个方面的劳动风险。一是劳动成果经营风险,即劳动者只要按照用人单位指示或者要求完成生产或工作任务,用人单位就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而不应受用人单位经济效益的影响;二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风险,即用人单位应承担劳动保护义务,对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劳动者人身损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4)劳动关系从属性的发展和灵活运用纵观人类劳动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典型的劳动关系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产物,所以一些欧美国家除将劳动法称为“雇佣法”外,还称其为“产业关系法”(Industrial Relations Law)。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使得用人单位的用工方式和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在某些生产和工作领域不再像早期资本主义劳动方式那样表现得一成不变。


编辑推荐

《劳动法学》:新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劳动法学 PDF格式下载



很切合实际,里面的内容浅显易懂。后面附带的法条,利于学习和使用~


印刷的还不错啊 很喜欢 谢谢店主啊


教科书类,不错!


里面没有劳动法原理和劳动法律关系这两章~~


老师自己编的教材,很好~


很好。。。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