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

温儒敏 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温儒敏  

页数:

233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的专业不是语文教育,是现代文学史,主要精力也不在语文研究上,这方面偶有心得,时而提些看法,只能说是“敲边鼓”。如同观看比赛,看运动员竞跑,旁边来些鼓噪,以为可助一臂之力。到底效果如何,那是用不着去计较的。  这年头大学都往所谓“研究型”转,科研数据成了衡量学校与教员“水平”的主要指标,许多学校的特色渐渐消褪,师范大学也不甘心“师范”了。语文教育本是中文系题中应有之义,师范大学更应倾力研究,事实上呢,却很少有人愿意在这方面下功夫。也难怪,现今的学科体制中,语文教育的地位尴尬,甚至没有位子。尽管所有师范大学的中文系(现在全都升格为文学院了)都有一个“语文教材教法”教研室,可是人数偏少(一般不到全院教员人数十分之一),难于支持局面,老师也不安心。因为这不是独立的学科。像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等等,都是二级学科.,可以有硕士点、博士点什么的,唯独语文教育没有,教师晋升职称还得到教育学院去评审,在中文系这里就只能是“挂靠”。名不正言不顺,怎能让老师安心?再说学生也不太愿意学师范。全国的师范大学都在大办“非师范专业”,靠这个吸引生源或者创收,考分高的或者有钱买照顾的,都往这里奔。师范教育实际上萎缩了,这直接殃及基础教育。近几年中央领导指示一些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试图改变这一状况。学生读师范不用交学费,可是要签下毕业后必须教几年中学的“卖身契”,无形中还是带有歧视。这样即使降低分数都很难招到学生,学校也不太乐意往这方面投入。师范教育“沦落”到如此地步,与之相关的语文教育当然也就没着没落的。  为什么会这样?从根上说,还是因为中小学老师的工作繁重,收入却微薄。在现在这个讲实利的社会里,没有体面的经济地位怎么能指望有社会尊重?又怎么能吸引优秀人才到基础教育这边来?优秀学生毕业了都对基础教育敬而远之,中小学教育水平自然也就难于提高。都在抱怨应试教育如何糟糕,其实教师的水平才是根本。老师有地位,才有水平,有水平就能让学生考得好,又不至于陷入应试的泥淖。这本来是常识,可是要提升教师地位好像很难很难,人们似乎就把常识给忽略了。

内容概要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是著名文学史家、教育家温儒敏教授近几年关于语文教育研究的论说选集,包括报刊访谈、讲演与随笔。温教授曾长期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及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职,又受聘教育部主持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主持关于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多项调研项目,还参与主编新课程《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及大学语文教学有诸多独立而深入的见解。他强调语文教育研究不能满足于经验性的总结描述,要跟踪调查,在掌握大量数据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分析探讨,为决策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支持,并提出:“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课改“不能淘空语文”;课改与高考“相生相克”;对课改要补台而不是拆台;“文笔并非作文教学第一要义”;“多读比多写更重要”;大学语文的要旨是“把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不要输在起跑线说”是集体无意识的误导;等等。对当前大学商品化与官场化,也有一定的批评。这些都产生较大影响,对教学与课改富于启发。全书分五部分:一是关于语文教育的功能与定位的思考;二是关于语文课改的调查、研究与建议;三是关于阅读与写作教学问题的探究;四是关于大学语文教学困扰与出路的讨论;五是关于大学文化衰落现状的评析。

作者简介

  温儒敏,籍贯广东紫金。196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在基层工作多年,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获教育部授予“高校教学名师”称号。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著作有《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合著)、《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合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合著)、《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文学史的视野》、《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等。执行主编新课程《高中语文》(人教版),主编《高等语文》(苏教版)。

书籍目录

前记关于语文学科的定位及其他——答《语文建设》杂志记者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答《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记者中学语文改革要考虑大多数人的问题语文教育:创新之路怎样走——答《光明日报》记者让语文为孩子们一生的发展打好底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有误导北大学生眼中的中学语文北大也应当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做点事语文课改的步子稳一些为好语文课改谨防“淘空”了语文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使用问题课改和高考的“相生”与“相克”注意教学的梯度与密度等问题课程改革:不能以“认知”代替“筹划”评一节高中语文课选修课是课改的亮点,也是难点对课改应当补台,而不是拆台引发鲁迅选文“减少”的争议“涉嫌炒作”经典是主食,流行读物只是冰淇淋——答《中华读书报》记者对经典的歪曲亵渎是一种文化病象提倡中学生读点传记对《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的教学建议把阅读放在首位怎样看待高考作文文笔不是作文教学第一要义如何看待文体“套路”的练习朱光潜《谈美》导读大学语文:把“败坏”的胃口调试过来——答《人民日报》记者走出语文,又回到语文《高等语文》编写意图及对大学语文教改的设想“大学语文”教学的困扰与出路——答《文史知识》杂志记者重新唤起大学生对中国语文的兴趣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阅读教学在全国孔子学院教师培训班的讲话北大传统与大学文化——在2009年北京大学新教职工岗前培训会上的讲话不能只是抱着北大的“优越主义”——《牵梦北大:北大新生畅谈中学学习与成长》序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平——就自主招生问题致北大招生办信守住那种自由宽容的氛围本科教育应是大学立校之本纪念五四,还是要尊重“德先生”“赛先生”——答北大学生访谈我读《论语》及其他我讲现代文学基础课就语文教育及文学研究等问题答网友问谈谈我的学术与教学生活——答记者间

章节摘录

  问:我们知道,工具主义语言观认为,语言是服务于思想的手段。在语文教育中,“工具性”除了可以指明必须重视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之外,对于母语的学习是不是反而暴露出很多弊端?比如说,工具是身外之物,可以利用也可以放弃,但是,母语则早已内化在人的精神和思维习惯中。“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要求的提出,是否已经传达出一种新语言观?请问您是否认为在语文教育研究中需要语言观的转向?  答:这个问题带较多理论性。语文课改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其改革指向是防止过分和单一追求工具性,提醒人文性也不可或缺。我们知道,在过去相当长时间以来,语文课程强化政治性和教化作用,对语文基本能力包括阅读写作训练有所忽视,“文革”之后拨乱反正,逐渐转向重视工具性。应当说,这是一种进步。但后来情况又有变化,那就是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格个性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而且学生负担太重,对身心健康不利,大家都有意见。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人炮轰高考制度,强烈要求课程改革,现在的课改实际上是接续了这个趋势。显然,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提法,是有针对性的,带有纠偏的意思。但不宜理解为现在课改就是强化人文性,弱化工具性,而应当是两者自然的结合,在教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生成。一线老师备课不必处处考虑如何呈现人文性,显示已经在改革,实际上,人文性比较虚,它是弥漫于整个教学的。至于课标中提出“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完整”、“不必进行系统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等要求,我理解也是针对目前教学中的偏向,就是把研究界探讨的所谓语言规律特别是语法等硬搬到语文课中,以至形成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前面说了,语文课主要是母语学习,而说母语一般不会出语法差错,可是很多语法却反而越弄越让人不会说话了。所以课标特别提出反对追求过分的“知识完整”与“系统的语法修辞教学”。不是完全不要语法修辞知识,而是要求“随文学习”,把语感培养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至于是否提出新的语言观了,我没有深入的看法,也许还只是教学理念的变迁,不一定上升到语言观“转向”。


编辑推荐

  在中国喊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改革就难得多,在教育领域那怕是一寸的改革,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光批评抱怨不行,还要了解社会,多做建设性工作。《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很多看法虽是“敲边鼓”,本意却是呼唤更多有识之士关注基础教育和母语教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