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马海牡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9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马海牡 著  

页数:

271  

内容概要

  《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系统介绍了管理活动或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在继承传统管理学教材体系的基础上重点选用了传媒组织的典型案例,突出了传媒组织管理的特点,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容易。  《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可作为各类管理学科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以作为传媒类专业学生选修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材。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管理学概述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第三节 管理者的分类与技能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第一节 早期管理思想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第三节 近代管理思想第四节 现代管理思想第五节 当代管理思想第三章 管理环境研究第一节 管理环境概述第二节 管理外部环境第三节 管理内部环境第四章 计划第一节 计划概述第二节 计划工作的过程与方法第三节 目标与目标管理第五章 决策第一节 决策概述第二节 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第三节 决策的方法第六章 组织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第二节 职权配置与规范设计第三节 组织变革第七章 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二节 绩效评估第八章 领导第一节 领导概述第二节 领导理论第九章 激励第一节 激励概述第二节 激励理论第三节 激励实务第十章 沟通第一节 沟通概述第二节 沟通的过程与分类第三节 有效沟通第十一章 控制第一节 控制及其类型第二节 控制过程第三节 控制方法第十二章 传媒组织管理第一节 传媒组织管理概述第二节 传媒组织的计划职能第三节 传媒组织的组织职能第四节 传媒组织的领导职能第五节 传媒组织的控制职能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管理工作不同于作业工作  管理是独立于作业活动进行的,是为作业活动的有效进行提供服务的活动。只有管理活动和作业活动并存于一个组织之中,才能保证组织目标的圆满实现。不过对于管理活动与作业活动的概念区分,并不意味着这两类活动二定要由截然不同的两批人分别去做。事实上,组织中有不少被列为“管理人员”的人,在有些时候也做些作业工作,如医院院长有时也做些外科手术,学校校长有时也搞教学工作,企业销售经理也可能参与业务谈判和签订销售合同。在某些时候,管理者参与作业工作并非坏事,这样往往有利于促进领导者与下属人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但是,如果一位管理者把他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从事作业工作而不是管理工作(刚从基层提拔上来的管理者易于出现这种情况),那他要么忘记了自己的管理者身份,要么还不了解管理工作与作业工作的区别。这样,他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管理者。  (三)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究竟该从哪个角度、什么层次去理解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意义,人们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反观管理实践领域,很多问题和差距恰恰反映出对管理二重性的理解和把握不当,因此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1.管理的科学性  科学是经过整理的知识。任何科学的根本特点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发展知识。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通过观察确定事实,对这些事实进行分类和分析后,找出因果关系。如果这些概括或假设经过检验证明是正确的,也就是反映了或说明了实际,从而有助于预测在类似环境下将发生什么情况,这些概括或假设就称为原则。理论是将概念和原则系统地组合起来,从而构成重要知识的框架或组合。在管理领域里,理论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手段,对重要的有关的管理知识进行分类。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管理作为一种活动,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要在管理活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并升华和抽象出管理理论、原则与一般方法;然后,利用这些理论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丰富。管理的动态特性并不意味着管理活动没有科学规律可循。管理活动尽管是动态的,还是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程序性活动,二是非程序性活动。所谓程序性活动是指有章可循、照章运作便可取得预想效果的管理活动。所谓非程序性活动就是指无章可循、需要边运作边探讨的管理活动。实际上程序性活动也是通过对以前非程序性活动与管理对象规律性的科学总结转化而来的,这体现的就是管理的科学性。而对新管理对象所采取的非程序性活动也要依据过去的科学结论进行,否则对这些对象的管理便失去了可靠性,而这本身也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管理学理论与方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