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与古人

乔治·麦卡锡 George E.McCathy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乔治·麦卡锡 George E.McCathy  

页数:

380  

译者:

王文扬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与古人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至今晦暗不明。我们总是乐于把古人和古希腊的思想当成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史前史。本书因此而作。它展示了希腊人的价值和典范如何影响了马克思关于社会正义、共享民主的理念,以及他的经济学理论。麦卡锡的《马克思与古人(古典伦理学社会正义和19世纪政治经济学)》认为,对马克思的正确理解,最终都离不开他基于希腊城邦典范的关于社会公正的设想。
我们将会看到,在马克思那里,现代与古代如此背道而驰,因为与古人同在,他得以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严厉辛辣的批判中,成为现代性最强有力的对抗者,成为最早的后现代批判家,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古老的希腊城邦,正是这个友爱的公民共同体预设了“人的兄弟关系和高贵”的存在,预设了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麦卡锡(George E.McCarthy) 译者:王文扬 丛书主编:刘森林

书籍目录

导言
本书概要
第一部分古人
第一章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自?哲学:马克思与伊壁鸠鲁
第二章认识论、政治学和希腊城邦中的社会正义: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
第二部分现代
第三章19世纪德国的回归社会伦理学与古人:康德与黑格尔
第四章古人、民主与马克思的古典自由主义批判
第五章元伦理学与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与李嘉图
第六章马克思的伦理学和社会正义理论:走向一种唯物主义的真理共识理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由于质料与形式之间的区分,作为抽象个体性的原子“就不能表现为那种多样性[自然]所具有的起观念化作用和统摄作用的力量”。因此,原子跟物质世界的实质是毫不相干的。这一矛盾是基于在概念与自然之间的一个严格的本体论区分,因而在此点上,它更多地反映出了谢林的洞见,而非另外某个哲学家。然而,毫不相干这一观念从未真正得以澄清,其运用的含混性使得不论是黑格尔式的解读还是谢林式的解读都成为可能。如黑格尔一般,马克思主张物质现象的存在是原子必然与其自身概念中相背离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原子变成为自然的本质形式,但与此同时它又不能在自然中显现自身。原子仅仅存在于虚空中。概念与现实之间的毫不相干有时要归因于对现象背后潜在的主体性缺乏认知,有时又要归因于居于二者背后的本体论鸿沟,这一鸿沟确保了原子逃脱自然规律得以伦理自治的自我意识。在笔记中,马克思也运用这一术语来指示物理学家的意识与物理宇宙的解释“毫不相干”。大量不同的解释凭经验是可能的也是可证实的,并且,也正是这一不同解释的真正可能性,为个体的道德自治打下了根基。客体与抽象可能性、存在与本质之间的毫不相干在这样一对矛盾中终止了,即原子作为物理的本质性原则与原子作为质料的基质之间的矛盾。在伊壁鸠鲁的思想中,概念与现实这两个领域之间不存在任何关联,因此,对这些二律背反的区分也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与古人:古典伦理学、社会主义和19世纪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思想根基深植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国民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理论,但也得到古希腊一罗马的古典思想、基督教传统乃至18世纪末兴起的浪漫主义的丰厚滋养。因而,离开了西方古典思想,马克思就不会被贴切地理解。有鉴于此,我们组织翻译了这套“马克思与西方传统系列”,以马克思与古典思想的关系为主,兼及与现当代思想之融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夯实其源自西方传统的根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与古人 PDF格式下载



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马克思思想的起源!


了解马克思思想的有用参考书


对马克思的研究神化了


值得看,很好,有学术味


包装不错,运货也很快


这是针对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在正义问题上进行研究的著作中不多对经典。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