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电视批评史

欧阳宏生、杨状振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欧阳宏生、杨状振 主编  

页数:

50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电视批评史》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中国电视批评史的书籍,具有一定的补缺意义。全书对中国电视自诞生以来的批评进行了全面概览,分为萌芽初创时期(1958-1978)、起步发展时期(1979-1985)、拓展建构时期(1986-1992)、理论自觉时期(1993-1999)、多元化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港台电视批评等六个部分,对各个时期的批评形态、特征、文本、代表人物进行了深入分析,脉络清晰,资料翔实,论证有力,从中既可以获知半个世纪以来电视学术水平和技术的发展,也可以探知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作者简介

欧阳宏生,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全国首届“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兼任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广播电视传播、文艺与传媒的研究与教学,著述200多万字。多年来担任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委及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先后在地方和中央媒体工作,2001年引进入四川大学,次年开始指导博士生。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编 萌芽初创时期(1958-1978)第一章 中国电视批评诞生的历史背景第一节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电视机构建设第二节 缺乏电视传播特性的节目形态第二章 萌芽初创时期的电视批评第一节 政治意识形态化的批评理念第二节 萌芽时期的电视批评实践第三节 早期电视批评的主体构成与表现形态第四节 萌芽初创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第二编 起步发展时期(1979-1985)第三章 历史审美批评理念的确立第一节 历史转折时期电视批评的发展背景第二节 社会历史批评与艺术审美批评的结合第四章 起步发展时期的电视批评实践第一节 电视批评主体的专业化与多样化第二节 电视文艺批评的复兴与发展第三节 电视新闻形态的演变与批评理论的发展第四节 电视专题类节日批评的展开第五节 电视广告的出现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第六节 起步发展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第三编 拓展建构时期(1986-1992)第五章 美学本体批评理念的继续发展第一节 电视批评理沦视野拓展的时代背景第二节 电视美学本体批评理念的反思与深化第三节 电视美学本体批评的视域拓展第六章 拓展建构时期的电视批评实践第一节 批评氛围的建构与批评话语的实践第二节 电视剧批评的体系化发展第三节 电视新闻批评的深化第四节 电视专题类节目批评的活跃第五节 其他电视批评活动的展开第六节 拓展建构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第四编 理论自觉时期(1993-1999)第七章 文化批评与市场理念的兴起第一节 社会语境的变迁与管理体制的变革第二节 批评话语的演变第三节 批评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第四节 批评理论的新发展第八章 理论自觉时期的电视批评实践第一节 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的扩展第二节 电视剧批评市场化和艺术化的双重导向第三节 电视文艺其他节月形态批评理论的发展第四节 电视新闻批评的发展第五节 电视专题类节目批评的发展第六节 电视广告批评的多向度发展第七节 理论自觉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第五编 多元化发展时期(2000-)第九章 产业变革与批评的多元发展第一节 广电管理体制的产业化变革第二节 电视批评的路径分化与多元发展第三节 21世纪电视批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十章 21世纪以来电视批评实践的发展第一节 批评主体与批评形式的多样化第二节 电视剧批评的发展及其文化产业意识的加强第三节 电视综艺类节目批评的视域拓展第四节 电视新闻批评的时代变革第五节 电视专题类节目批评的深化第六节 电视广告与新媒体批评的发展第七节 多元化发展时期电视批评的特征及代表人物第六编 港澳台电视批评第十一章 港澳台电视批评发展背景第一节 港澳台电视批评的文化语境第二节 港澳台电视发展概况第三节 港澳台电视文化特色第十二章 港澳台电视批评概述第一节 主体意识逐步自觉的香港电视批评第二节 与社会民主运动相呼应的台湾电视批评第三节 有待发展的澳门电视批评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而所谓的‘不满足’,则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其一,电视人当中的策划与编导者的‘不满足’,他们不满足于只做‘历史的书记员’,社会意识的觉醒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其二,是电视人当中的节目主持人的‘不满足’。他们不满足于只做媒介的‘传声筒’,只做节目的‘念稿人’和‘背稿人’,而是渴望在节目中,在与采访对象、交流对象和传播对象的平等交流中,也留下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声音。其三,是节目传播对象的‘不满足’。观众不再满足于做传播流程中的‘受众’的角色,也希望在节目中找到一个能参与其中并能表达自我的位置。《实话实说》正是这三种‘不满足’,其实也是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作者的总结是全面而深刻的,他从《实话实说》看到了谈话类节目产生的深层社会原因,对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研究谈话类节目具有启发作用。另外,由于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是从西方引进,因此有一些批评者从多方面关注了海外的电视谈话节目,如苗棣的《话语的力量——美国的夜间谈话和日间谈话节目》(《现代传播》1998年第4、5期)、上官子木的《中美电视谈话节目的社会文化功能及其比较》(《电视研究》1998年第1l期)、周振华的《从(实话实说)看电视谈话节目的中美差异》(《新闻知识》1999年第3期)、李岚的《中西电视谈话节目风格之比较》(《电视研究》1999年第3期),都试图通过与海外的同类节目进行比较,来促进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发展。在谈话类节目方兴未艾之时,作为电视娱乐节目分支的游戏竞猜类节目开始异军突起,吸引观众的眼球。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以及电视媒体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加速,游戏竞猜类节目的产生和繁荣成了历史的必然。1997年,湖南电视台开办的《快乐大本营》栏目,把“综艺”与“游戏”直截了当地联系起来,突出了受众的参与性,强化了传者和受者的互动意识,开辟了中国内地电视娱乐节目的一个新阶段。此后不久,诸如《欢乐总动员》、《假日总动员》、《开心100》等同类节目也迅速走红,蜚声全国。与游戏类娱乐节目几乎同时繁荣起来的是益智竞猜类节目,此类节目最早的代表是中央电视台创办的《正大综艺》,其后各地纷纷推出各种各样的电视知识竞猜节目,其主旨是通过开展这种益智活动,达到提高受众参与意识、普及知识、提高收视率的目的。

后记

这部书稿草就之时,正是农历戊子年的年末岁尾。迎着窗外逼人的寒意和耳边不时传来的鞭炮声,蓦然发觉,时光荏苒,近两年的时间已在我们的忙碌中悄然闪逝。从拟定书稿选题到写作任务基本完成,编写组辗转于京沪两地和各影视研究机构之间。无论是在资料的搜集,还是在体系的研磨上,我们都得到了很多同行的启发和帮助。回首这段共同走过的日子,在己丑年迎春钟声敲响的时刻,我们所有的感慨,都化为对又一年新春的祝福和对电视理论研究未来愿景的美好祈盼。写作《中国电视批评史》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体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一切都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积累和体会,慢慢体悟、仔细斟酌。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wilhelm Dilthey)曾感慨地说,人类生活具有一种时间的结构,而所谓的时间,并非钟表所标志的时问,而是指人类生活的每一刻都承负着对于过去的觉醒和对于未来的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于时间向度上的任何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都具有连通过去与瞻望未来的功能。对于一个学科或一种实践过程而言,成熟和完善是我们砥砺以求的图景,但这既需要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方法论的确定,也需要有对本学科历史的深入了解与对实践活动的系统归纳。没有这个研磨的过程,我们便无法在历史的语境中去还原和把握研究对象,也就无法进一步推动这个学科的发展和这种实践活动的提高与完善。正是基于此,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和书稿写作的过程中,第一次将中国电视批评的发展置于“现象一系统一模式一概念”的观照范式之下,在批评标准、批评目的、批评范式、批评机制和批评理论的整体框架下,对中国电视批评5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大胆梳理和归纳。在产业批评、文化批评和艺术批评的基本向度上,我们将中国电视批评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划分为1978年以前的萌芽初创时期、1979年至1985年的起步发展时期、1986年至1992年的拓展建构时期、1993年至1999年的理论自觉时期和21世纪以来的多元化建构时期等五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分期阐述。


编辑推荐

《中国电视批评史》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电视批评史 PDF格式下载



第一本关于电视批评史的书,很好,很强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