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
2011-4
北京大学出版社
段清波
286
无
段清波教授的专著《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就是在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基础之上完成的。这是近年来我看到的一部关于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本书在秦始皇帝陵园研究诸多方面多所创新,如:关于秦始皇陵的营建时间问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秦始皇陵的建造长达三十多年,段清波先生将田野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记载结合研究,提出秦始皇陵始建于李斯任丞相以后,建设时间只是数年。又如,关于秦始皇陵的封土高度,文献记载秦始皇陵封土高“五十丈”(折约今115米),然而至今溜有关于秦始皇陵封土的田野考古测量高度多达十余种,封土高度从三十多米到七十多米,距秦始皇陵封土百米之高的记载,相差甚大。对于这种现象,有的学者认为文献记载的秦始皇陵封土高“五十丈”应为“十五丈”之误;也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陵封土高现在不足“五十丈”,是因长期以来水土流失所致。而段清波牛生提出秦始皇陵封土与文献记载相距甚大的原因,是因秦始皇陵未建成所致。就这一问题而言,我认为他的观点是颇有见地的。从与秦始皇陵时代相连、地域最近、环境基本相同的西汉十一陵封土来看,西汉十一陵与秦始皇陵封土均为“覆斗形”,?汉十一陵封土高度与底边长度之比约为1:5。秦始皇陵封土的高度与底边长度之比,亦应为此。实测秦始皇陵封土底边长约515米(或533米),按照封土高度与底边长度1:5计算,其高度应该在103米(或约107米)左右。因此说,文献记载秦始皇陵封土高“五十丈”是基本可信的。现存秦始皇陵封土高度与文献记载相距甚大,是因为秦始皇陵封土没有完成设计规定的高度。再如,段清波教授重视田野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记载的有机整合问题。通过对勘探发现的秦始皇帝陵园地宫东、西、南三面的地下阻排水工程遗迹深入研究,他又对历史文献关于秦始皇陵“穿三泉”、?下锢三泉”的记载,提出了新的解释。类似的研究创新在他的专著中还有许多,这些将推动秦始皇帝陵园的考古研究,为秦始皇陵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
段清波 男,1964年2月生。考古学博士,西北大学教授,1998—2008年任秦始皇帝陵考古队队长。
在主持秦始皇帝陵考古期间,发表30余篇考古学论文,对秦始皇陵区开展长期的考古勘探,发现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陪葬坑、城门及三出阙建筑遗址、陪葬墓地、修陵人墓葬、地宫阻排水系统等文物遗存;发掘了含石质铠甲、百戏俑、文官俑、青铜水禽的陪葬坑;发掘了内城墙廊房建筑遗址;发掘了修陵人乱葬坑等,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批珍贵的考古资料。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发现简史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主要发现
第四节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概况
第五节 研究理论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秦始皇帝陵区自然环境与文化遗存分布关系
第一节 秦始皇帝陵区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概况
第二? 秦始皇帝陵区文物遗存的分布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秦陵地区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 关于秦始皇帝陵选址问题的探讨
第三章 秦始皇帝陵园排、阻水工程研究
第一节 地表排水系统
第二节 秦始皇帝陵地宫阻排水系统
第四章 秦始皇帝陵建造时间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陵墓的位置与“旁行三百丈”问题
第二节 从陵园的设计建造过程看建陵的时间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遗存反映的时代特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秦始皇帝陵封土研究
第一节 秦始皇帝陵封土高度
第二节 封土建筑
第六章 秦陵地宫水银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文献记载与科学测试
第二节 汞的发现与应用
第三节 水银、外丹黄白术与道教
第四节 秦代水银的制造及秦陵地宫水银的问题
第七章 秦始皇帝陵墓道研究
第一节 从晋侯“请隧”说起
第二节 古代墓道发展过程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墓道研究
第八章 秦始皇帝陵园三出阙及相关问题研究
第一节 秦始皇帝陵园的三出阙
第二节 阙、观研究现状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阙?观
第四节 秦代阙制对两汉的影响
第五节 古代阙制演变轨迹
第六节 小结
第九章 秦始皇帝陵园的外藏系统
第一节 先秦陵寝外藏现象的肇始
第二节 秦始皇帝陵园外藏系统的构成
第三节 秦始皇帝陵园外藏系统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节 小结
第十章 皇帝理念下的秦始皇帝陵园
第一节 既往研究概况
第二节 陵园设计理念的探讨
第三节 陵园设计理念的体现
第四节 小结
[附录一] 科技视野下的秦始皇帝陵——“863”计划中的秦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
第一节 项目概况
第二节 项目目标
第三节 秦陵遥感考古的主要收获
第四节 秦陵物探考古的主要收获
第五节 物探成果的考古验证
第六节 项目的结题
[附录二] 上焦村秦墓主人疑非始皇子女说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版权页:插图:秦始皇帝陵园位于骊山北麓的冲积扇上,地表南高北低,东阜西卑,南北高差甚大。陵园外城南北垣间相差近80米(外城南垣海拔521米,外城北垣海拔443米);东西高差19米(外城东门海拔498米,外城西门海拔479米),看似平整的陵园东西外城间竟然也有近20米的高差。现封土东西边缘的高差为4米(东边缘海拔492米,西边缘海拔488米);封土南北边缘高差19米(南边缘海拔为502米,北边缘海拔为483米)。陵北的平台与外城北垣问的高差达37米(陵北平台海拔480米,外城北垣海拔443米)。陵园南高北低,相差较大,测定陵墓封土的高度若从南侧选择测点的话,所测出的数据要小得多。从现在内城南门地表测量,封土相对高度仅21.6米;而从北垣处测量,相对高度则较大,外城北垣处为87米,内城北门处77米。在地表环境高差如此之大的条件下,勘测陵墓本身的高度,测量位置就显得非常重要,但合理的测点位置却并不容易确定。刘占成认为测点应当选择在封土边缘的地平面,若将测点选在封土北侧,封土现高35.5米;文献上记载的高度若为“十五丈”,尺值按27.65厘米计算,陵原高41.475米。这样,现高与文献记载间仅有6米的差距,表面上看这确乎是一个能让人接受的说法。王学理认为文献上“五十丈”最有可能是“三十丈”传抄致误的结果,若此,尺值按23.2厘米计算,三十丈合69.6米,测点选在封土的西北基,从航测地图上计算,现封土的高度为51.668米(封土顶部海拔532.468米,封土西北角海拔480.8米),由此推算出两千年间封土降低了近18米。
《秦始皇帝陵园考古研究》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之一。
无
刚从西安看过秦始皇陵,因为旅游激发了对秦始皇陵的兴趣,才决定在当当上搜一下,没想到就搜到了这么一本书。拿到一看,居然欲罢不能。虽然本人不是考古专业,但却是资深的土木工程师,知道这本书的含金量,绝对值得一读,让考古圈外的人们也体会一下人家考古工作者的严谨的学风,博学的知识。更重要的你可以重新认识一下秦始皇。
秦始皇陵考古队长的研究成果,学术价值很高。但不适合一般爱好者阅读。
昨天中午订的书 今天上午我就拿到了 速度是没得说的
再说书 精装本 皮很厚实 怎么折腾 怎么翻都木事儿 刘庆柱先生做的序 刘庆祝先生可是秦汉考古这方面的权威 再说作者~~~前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 绝对是没话说的 绝对是最有发言权的 我得瑟一下 内容很专业 是考古专业人士 尤其是学习秦汉考古的人士的必备资料 外行看着可能会有些吃力
研究了一辈子皇陵的队长的心血
段老师写的这本书非常好,就是运来的时候封面稍微有些折了
我是看了央视一套秦岭水银之谜!才愈发感想,买了此书。。。
goog~~~~~~~~~~~~~~~~~~~~~~~~~~~~~~~~`
秦始皇陵考古成果,虽然过于专业,但内容还是比较有知识性
朋友推荐的,写的很详细,引人入胜。
替别人买的 朋友看了 包装 印刷都很好 内容还没有细看!买书就到卓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