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作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页数:

199  

译者:

涂纪亮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维特根斯坦一生最后的两年,即1949-1951年,他的哲学致力于研究日常语言,其中对“心智状态”和“身体行为”关系有过深入的探讨,这个问题又称“内外”闻题。《同文馆·涂纪亮哲学著选: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作》中的很多内容是在他生命最后几个星期完成的,这几周中,他的研究状态极佳,金面考察了关于身心关系的备种概念和理论。

作者简介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其思想对现当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哲学家的哲学家”。学界通常认为,维特根斯坦是现代西方哲学由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的关键人物。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分别启发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哲学学派,并对哲学思想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他前期的思想对逻辑经验主义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期思想则开日常语言学派之先河。
  涂纪亮,1926年生,贵州遵义人。我国著名哲学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学术专长为现代西方哲学。主要著作有《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英美语言哲学概论》、《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美国哲学史》、《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等,曾主持翻译了12卷本的《维特根斯坦全集》、主编10卷本《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等。

书籍目录

《涂纪亮哲学译著选》自序
译者说明
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作

章节摘录

版权页:1.一种语言中有“害怕”(sichfurchteln)一词,这个词意味着因某种可怕的想法而感到苦恼。——此时,人们可能假定,譬如说,这个动词没有第一人称现在时。英文“Iam…ing”①。2.如果我对某个人说“我希望他会来”,如果这个希望仅仅持续30秒钟,是否它不如持续2分钟那样迫切呢?“我很高兴你成功了!”——“你高兴了多久?”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然而,它可能具有意义。回答可能是:“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时”,或者“起初我没有对此感到高兴,可是后来高兴了”,或者“我一直在想这件事,并感到高兴”,或者“我仅仅在某一片刻想到这件事,但在那时我感到高兴”,如此等等。人们也说“对我来说,它是一种持续的快乐”,“在那一瞬间,我曾对他的不幸感到高兴”。3.“我移动了象。”——“你移动了多久?”4.作为“如果P,那么Q”这种命题形式的例子,想一想:“如果他来,我会把这件事告诉他。”如果他此时没有来,——是否我因而遵守了我的许诺?——是否我撕毁了我的许诺?然而,人们是否可能说每个命题都断定一种联系?是否我会对他回答说“并非一定如此”?这个句子并非好像曾经是:“如果这两个人碰到一起,就有一场殴斗。”在这里,可能作出那样的回答。5.可是,如果所断定的是实质蕴涵(的确有这种情况!)——我在这里能否用“不一定如此”来回答“plq”呢?它在这里意味着什么?6.“如果两个极相互靠拢,就会有一个火花跳跃过去。”——人们把什么作为对这个命题的证实呢?是否是那种关于这两个极绝没有相互靠拢的观察呢?——是否能够用实质蕴涵来表达我们在这里想说的话?肯定不能;可是,也许可能用“形式蕴涵”?同样不能。——我们想说的东西肯定是一种自然规律;要想象一种导致这个看法的观察,那是十分容易的。人们已经观察到,每当这两个极相互靠拢,总是有一个火花跳跃过去。


编辑推荐

《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作》为同文馆•涂纪亮哲学译著选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作 PDF格式下载



维特根斯坦,一个可以自我否定的哲学家。


维特根斯坦的书,非常值得一读!


总的来说,维氏的思想跳跃得很快要想跟上不是易事


有助于了解维氏其他著作


看看天才的想法,对自己也有帮助


书的结构很简单,但是意义艰深


希望有所启发。


正版书,印刷挺好,纸质也好,所以不用担心质量问题。


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