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色巨塔

王一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4-15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一方  

页数:

18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医学追求真实,电影展现虚幻,医学与电影,能扯到一起来吗?硬扯,那一定是胡扯。
  不过,先别急于下结论。
  诚然,电影是想象的,人们通过对电影情节的想象,可以体验超越职业生活的另一种生活,将我们从狭窄的职业生活中解放出来。任何电影都有一个谜,谜中有隐喻,有警策,能教会我们如何触动温情、掂量价值、敬畏生命、品尝幸福。
  ……这些正是“旗杆式”技术教育所缺乏的那一份人文情愫。
  《白色巨塔(电影中的生死疾苦与救疗)》作者王一方早年是一位爱看电影的医学生、住院医师,如今,他试图将电影作为医学人文的“巧克力”分发给大家,期待通过电影重新发现医学,理解医学,反思医学,洞悉这个神圣职业的真谛与归依。

作者简介

王一方,医学硕士,医学人文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思想史、医学哲学与健康传播,现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主要著作有:《敬畏生命》、《医学人文十五讲》、《人的医学》、《医学是科学吗)、《准谈风月》(合著)等。

书籍目录

导言:电影的心灵划痕
——一个人的观影史与精神发育史
第一章 瘟疫:拷问人生,提撕人性
——新瘟疫影片的心灵冲刷
第二章 危崖上的生命体验
——癌症主题影片《心灵病房》及其他
第三章 智慧: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银幕上的精神疾患
第四章 凝视那双临终的眼睛
——屏幕上的生死彻悟
第五章 弱者的荣光与尊严
——疾苦、残障生活的人性光芒
第六章 白大褂的诱惑
—— 道德偶像是否离我们远去?
第七章 用镜头解剖灵魂
—— 伯格曼的医学主题电影
第八章 假如医学家成为上帝
——影片《弗兰肯斯坦》及其余波
第九章 有谁知道灵魂有多重?
——拷问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价值基线
第十章 玄与妙:何以言说
——屏幕上的中西医学特质与冲突
跋:通过电影发现医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艺术家心中的历史总是反叛医学家眼中的历史与现实,他们将生命中的巅峰体验称之为“如醉如痴”,他们从不将精神异常、反常、失常和超常的艺术家或作家看作是病人,而是投以欣赏的目光,将他们看作是敢于越过人性在一个时代的禁忌底线的精神探险者,或者将他们看作是优异灵魂的持有者与天赋者,他们具有常人罕有的想象力、精神敏感和语言形式创造的天分,其中有些杰出者甚至被看作是精神先知、思想先驱或者伟大的哲人(如尼采、克尔凯郭尔、阿尔杜塞、福柯),艺术家(有画家蒙克、梵高、诗人兰波、作家沃尔夫、新浪潮电影导演法斯宾德、诗人顾城)。 人类何时才执意将精神正常与错乱(智慧与愚昧)区分开来?不完全取决于精神医学的兴起,而源自启蒙主义的进步观,有了这面镜子,人类才有智慧的万物之灵的自我意识(有别于、超越于其他动物),同时,认定人类历史是不断克服愚昧,走向智慧的历程,个体的精神发育史是由无知到智慧的教化史。才极力崇尚智慧、天才、早慧,提倡启蒙、教化,认同上智下愚。 然而,精神病文学与电影却给这种教条泼下一桶凉水。那些喜欢反面敷粉的作家、编剧、导演们携手颠覆既定的成规,书写着新的生命教义,天才、智者的禀性是孤独、过敏、幻觉或妄想、压抑或冲动,形神不安,抑郁或狂躁,人生长河里,智慧就是痛苦,智慧就是不幸(智者命运多桀),天才即疯子(天才与疯子分享同一个定义)、天才即堕落(天才不拘道德规范和常识,梅毒偏爱天才),在我们这个荒谬的世界上,智者无港湾,愚人多码头,智慧是智者的墓志铭,愚钝是愚夫的通行证。其实,在中国,反弹琵琶的智慧观由来已久,禅宗有空门无思,烦恼皆去,不思是福的教诲,生活中有大智若愚的常识,由此认定傻人有傻福,难得糊涂,由糊涂转聪明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红楼梦》里就有“聪明反被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讥讽。 影片《雨人》(主人公身陷于自闭症之中)就是这些反叛言论最精彩的注脚。影片讲述一个生活陷入困境的车商查理从刚过世的老爸那里只得到一部老式轿车,而他从未谋面的哥哥却继承了300万美元的遗产,愤愤不平的查理立刻前去寻找哥哥。哥哥雷蒙长期住在一所疗养院里,他自幼患严重的自闭症,终日沉浸在自我幻想世界之中,行为异常,被视为白痴。他特别怕下雨,还总把自己的名字念成谐音的“雨人”。查理拐走了雷蒙,想要重新更改遗嘱。他们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回到洛杉矶。雷蒙丝毫无改变。对于查理来说,这次旅行却使得他发生极大的变化,他懂得了人生中还有更珍贵的东西:人的感情和手足之情。同类影片还有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甘正传》(智障与幸运同在)。


编辑推荐

《白色巨塔:电影中的生死、疾苦与救疗》仔细品鉴了数十部极富人文关怀的医学题材的经典影片,如《入殓师》、《深海长眠》、《我的左脚》、《第七封印》、《野草莓》、《飞越疯人院》、《犹在镜中》、《亡命天涯》、《白色巨塔》等,富于浓烈的人文关怀色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白色巨塔 PDF格式下载



中央10台的《第10放映室》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节目,其主持人的冷静睿智的主持风格和观影视角的独特与深刻常让我有余音绕梁之感,而在放映室中受到推崇我却所未得见的电影就一定想尽千方百计去找来看,确实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而也正是因为在观影之前先接受了《第10放映室》的一些观点,所以看起来就更津津有味了些。

《第10放映室》每一期节目总会有一个主题,节目中所有的电影选择都是围绕主题而来各自展开,就像这本《白色巨塔——电影中的生死、疾苦与救疗》。我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一直有一种关于媒介的恍惚感,总以为自己不是在读书,而是又一次坐在电视机前观看。

作者王一方的行文像极了《第10放映室》中一直担任解说的那个深沉的男中音。正因为作者王一方是一名医学硕士,所以他的作品也是围绕医学而展开,所选择的电影都是关于疾病、生命与其救助而产生的思考与认知,深刻而充满人文精神。

作者在本书中探讨的主题是多样而又一致的,其最终的主旨在于探讨医学对于生命的价值。而最能够吸引我的却是本书的第四章——“凝视那双临终的眼睛——屏幕上的生死彻悟”。或许是前一段身体几乎崩溃的原因,关于死亡思考良多,尽管只有三十多点,但在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这是一个无可逃避的问题。对于死亡,我最初的感觉就是无边无尽的恐惧,随后就是终日溢满全心的不甘心,在随之就是认命,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让自己得以安宁的路——虽然这一切在最后证明都不过是我的疑心暗鬼,但我却感谢这些时日来内心的拷问与思考。

“死亡是永恒的叩问,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它究竟是苦海深渊,还是天堂入口?是无限惆怅还是悲欣交集?是万劫不复还是解脱苦难?是无限眷恋还是决绝尘世?是肉身消亡还是化蝶遇仙?是医学无能还是圆寂涅盘?”这诸多的问号想必是每一个临近死亡的人所挣扎与思考的问题,正因为对另一个世界的无知才让我们对此充满恐惧。于是,针对这个主题,出现了那么多的优秀电影作品——《相约星期二》和《入殓师》就是其中的翘楚。我们在观影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是电影所传达给我们的关于死亡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于死者的无限尊重。而我们也在这个时候真正体会到“死亡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瞬间,面对死亡,需要尊严、勇气、幽默和平静。”


这是一本医生写的电影手册,起初拿到的时候,看到作者的简介感到好奇。之前是因为写电影的书所以选择阅读,但是却在这本电影手册中发现了一个行医者别样的细腻情怀。首先,他肯定是一位热爱电影的人,也只有热爱电影的人,才能在浩瀚的光影世界中找到与自己职业的交叉点。在游走在光影中,陶醉于电影的享受之外,作者作为一名医生,更多的是思考的瘟疫也好灾祸也罢背后的人性。《卡桑德拉大桥》让我想到了前一阵子的发生的D车事件,电影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在光影和演职人员重推下,现实中的那些无奈和痛苦一遍遍的撕裂给人看。有的时候,面对一些人为的灾难的时候,我们无能为力,更加令人痛苦的是在灾难中人性的残忍和自私。作者如实说,对绝境中的人性的咀嚼是最宝贵的精神映照。未来的日子里,光影中的世界还会反复的出现,我们要做的病不仅仅是欣赏,而是在120分钟之外,更多的思考现实的这个世界。
在精神疾患电影中,作者例举了几部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影片。电影《雨人》,哥哥是个孤独症患者,而弟弟起初接近他的目的也并不单纯。但是正是这个不谙世事的孤独症患者最终唤醒了正常人心底最真实的温情。同类的电影还有《阿甘正传》。阿甘虽然看起来有些智障,但是他却更是生活的智者。有些时候,精神疾患病者的残缺却恰巧的折射了这个世界上人性的残缺。他们的不谙世事天真善良,最终弥补了世界的黑暗和纠缠,成就了每个观影者内心向往的真善美。在这样的电影中,我们更多的享受的是久违的放松。《飞越疯人院》是不可不提的,这部电影几乎成为了现今精神疾患类电影的巅峰,思想和艺术境界都属上层。当年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很久没有回过神来。电影中的疯人院,就像我们的环境。各种各样的规则有强权有反抗,当你看电影的时候,你可以很清楚的表明自己的立场,而往往在现实的世界中你没有立场。没有人知道谁是真正的精神病,有的时候,世界是不允许你想太多看的太清楚的,那么,痛苦的只能是自己。
在思考死亡篇中,作者也提到了我最喜欢的电影《入殓师》。在《入殓师》中,死亡变成一手神圣的歌,它是我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入殓师》正视死亡尊重生命。当我们看到焚尸公最后那充满敬意的“再见”和小林君以及师傅的一丝不苟时,是不是真心被震撼被感动?死亡不是一件肮脏的事情,最终,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我们要的正是那死亡的美丽和记忆的永存。
医者父母心,医者的电影心思同样细腻,更能具有同情心。


值得推荐的医学人文读物。医学人文应该在大众中间普及,它不仅能够让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生命,而且可以优化自己的人生。


帮单位购买,领导很满意


灵魂的升华与安顿
——我读《白色巨塔》
文\蠹鱼
读《白色巨塔》才知道自己对电影知识是多么匮乏。平日里极少看,或者因错过时间而看不到。个人观点,总是觉得影视没有文字表达得透彻。也看过一些,还是觉得没有阅读文字有快感。就像今天阅读王一方的《白色巨塔》,阅读就是一种享受。哪怕读着苦难,内心也是欣喜。

打破常规,第一次看医学作者写书,而这本书写得是这样令人爱不释手。因他会令你思考,因书值得推敲。这是一本医学作者评论影视的作品。这是一本关于关于生死疾苦,关于医学的影视剧作集结的深度思考。

书不厚,内容却是如此吸引人们的眼球。灵性的文字,寓意深刻,有诗画般的美感。这样的制式书写,新颖别致。写人性与道德,教我们如何承载,如何品读,如何咀嚼与超越,再重塑的一个过程。用这样一种语言形式呈现生死疾苦的艺术,主旨就是通过影视作品来隐喻,令我们对生命思考。在敬畏生命的同时,既可以品尝到幸福,又可以提升活着的质量,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与安顿。可说是一种哲学性的人文关怀。

王一方,其实在他看来,自己就是那第三种——叙事思想家。“不仅在生活的隐喻层面感受生活,并在其中思想,用寓意的语言把感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人” ,也就是刘小枫曾说过的叙事思想家三种之一,也是最深刻的那一种。

《生命宛如恶疾》中有一段的台词,那就是倒着活。我知道,那也只是一种向往,使人生先由痛苦再到甜蜜的过程,最终在不知不觉中死掉。没有痛苦,无需感受。剧中台词如此说:“人应该从老年开始活。我们病痛,衰老,活到100多岁,然后我们慢慢年轻,会满怀期待,等你长到20岁、12岁、2岁,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多神奇。最后变成宝宝,不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只管吃奶,然后死掉。”这是疼痛带来的想象,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奢望,倒是使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陪伴生命》,就是写生死真相。是作者陪护临终病人,在那些病人眼中看到的幸福。其实本书中也解答了这个问题。死亡与生命握手言和的过程。面对死亡,不但要有勇气,还要平静,如同《陪伴生命》中所说:“你很安全。”打消你总总顾虑,使得你直视死亡。用蒙田的话说:“与其被死神穷追猛跑,不如停下来,与死神对酌,与死神达成某种妥协”,在坦然面对死神的时候,灵魂得到质的飞跃,得到升华与安顿。就连李叔同的“悲喜交集”的感受也不必。当李叔同解脱时说道:“放下了俗尘纷扰,跨过一座桥,去远方云游。”……

书中描写了诸多影视作品,来演绎顽强的生命意志,演绎生死病痛的体验,展示灵魂下的人格,以及面对医学遭遇巨大利益的冲突,其实这些都是对人性道德的考验,也是用死亡教你如何幸福,教你如何向死而生。


文\Shirleysays

我们总是为新生而欣喜,为逝去而哭泣。生死本是一场生命繁衍的轮回。纪伯伦说,“生命与死亡实为一体,正如河流与海洋”。死去并不比活着更可怕,当你可以从容地正视死亡之即。这本《白色巨塔》与日本小说家山崎丰子的《白色巨塔》同名。其实,台湾弃医从文的作家侯文咏有本发生在医院的小说也叫《白色巨塔》。白色巨塔,仿佛成了疾病、治疗和死亡的代名词。好在这本书不再是小说,不再血淋淋地讲故事。作者王一方是医学人文学者,他讲死亡哲学。他以电影作为媒介,向我们讲述如何看待死亡?如何寻找心灵最后的家园?不是临终关怀,而是开始另一种生命的旅程。所以,本书是关乎生死的心灵读本。

电影是影像叙事语言,相比于文字,对人的头脑更有冲击力。在影像的背后,是人生、人性、道德、伦理的思索与拷问。在当今的影视剧作里,医学主题的屡见不鲜。表现瘟疫的《卡桑德拉大桥》和《我是传奇》;有关精神病(疯人院)的《飞越疯人院》、《雨人》;恶疾(结核病、癌症、艾滋病)主题的《姐姐的守护者》等等。它们无一例外地诉说疾苦、死亡、恐怕和懦弱,人类世界的罪与罚、爱与恨、生与死,总会带给我们反思。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灵,我们无法像其他生物一样坦然地面对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我们祈求医学将生命无休止地延长、延长,哪怕已经毫无意义。因为人的内心深处有一只灵魂的杠杆-金钱的魔力。仿佛多金会让人离死神越来越远,古代帝王将相还不是终与死神结伴。正确地对待死亡,是神谕,也是福祉。

如今,中国的医患矛盾超级尖锐。我们常常指责医院的抢救不力、医生的玩忽职守。孰不知,医学面对疾病时其实很脆弱,那才是治疗的本质。格罗德克说,“是病人创造了自己的疾病”。他认定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负有责任,他(她)的性格、生活方式就是该疾病的病因。所谓疗效奇佳的新药,无非是用一种病毒去打压另一种,病人个个像只神勇的小白鼠,经年累月地经受药物和时间的考验。所以,不要寄希望于医药,要注重自我精神力量的锤炼,这是从生物科学向生命科学转变的良机,也是提高生存质量的良药。

海德格尔说,人向死而生。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死亡不是终结,而是生命的开端。如果将生存的质量作为存活的目的,医学绝不是唯一的手段。生命里,你在乎的是长度,还是宽度?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都是难以索解的。譬如在十年前,就说五年前吧,你还难以想象一个国家里,医患关系,教师与家长学生的关系,律师与被代理人的关系,竟然户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一步是什么样的呢?当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被情绪失控的患者亲属持刀捅死的时候,整个社会在拼命叫好;当政府越过行政服务的职责立法代理道德风尚要求教师必须在遇到灾害时让学生先走,整个社会都在称颂政府英明;当律师无偿受理案件的时候,一旦被爆发公众就会指指点点认为此人一定别有用心进而控诉整个律师界都是渣滓讼棍……
北京大学出版的这一套公众科学素养读本不知道是否是长期策划下的产物,我手中的这本《白色巨塔》虽则薄薄一本,却令我深为满意。书的好坏,是不能以装帧精美程度或者厚薄来定论的。原以为是一个医师闲极无聊的唠嗑,一小时翻完乍一合上,突然觉得自己的感触与作者在文中的话有不少契合之处。每一个人,都能透过流质媒体,在大荧幕上找到自己专业和从事职业的投影。当我们嗤笑导演胡编的脚本,演员呆滞的模仿,甚至为演员的行为与我们日常工作的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的时候,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的被电影电视连续剧劫持了自己的情绪。有一些没有完全被麻痹的人就会试图解释,或者说建构制片人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意图,王一方的这本小册子,就是为自己的同行的正名。
尽管正文不过两百页,王一方仍然在书中引用恶劣几十部电影与电视剧试图阐述自己眼中的疾病(如瘟疫)给人类造成的恐惧,医护关系,在贫病交加中展现出的人性光芒,医生作为道德偶像的时代是否已经不再以及现代生物医学的价值等。他试图以自己的文字告知大家作为医生对着一切的思考。是的,我禁不住就想起来,我国有护士节,却没有医生节。医生就像警察,人们因为他们重新拥有生命与财产的安全,却绝不希望与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重逢。带来健康的,被人们视作疫病,带来安全的,被人们视作匪徒。这不是幽默感,而是人类内心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恐惧。
作者在书中引用的这些电影我大多此前就有所耳闻,关于《入殓师》的解读让我深感作者慧眼独具,《野草莓》则让我惊异于原来还有这样通过医生眼光来看的新解,真的,专业的解读固然很重要,但不少时候,倾听这样一种“非专业的专业性”分析,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当战火燎原的时候,思考幕后黑手似乎已经来不及了,那就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也罢。


基本是影评,但从医学人文的角度切入,有点意思。


还行~内容一般~但是视角特别~可以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