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书面叙事·电影叙事

【法】弗朗西斯·瓦努瓦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7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法】弗朗西斯·瓦努瓦  

页数:

264  

译者:

王文融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书面叙事·电影叙事》通过电影与文学叙述的总体分析,特别是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之间的区别、叙事特点、叙事方法、叙事话语、叙事视点等等,比较其差异,并通过对巴尔扎克、莫泊桑、罗伯· 格里叶的文学叙事,比较分析雷诺阿与希区柯克、布努艾尔与特吕弗电影作品的叙事风格,尤其是这两种叙事体的不同叙事方法和手段。

作者简介

作者:(法)瓦努瓦王文融,1941年生于重庆。1958-196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北大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文体学和叙事学。编写了《法语教程》(主编)、《法语阅读课本》、《法语文体学教程》等教材。还参与编写了《外国抒情诗赏析辞典》、《欧洲文学史》、《二十世纪欧美文学史》等书。译著有:《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时间与叙事》等学术著作,以及《情感教育》、《贝姨》、《绝对之探戈》、《乡村教士》、《暗铺街》等文学作品。弗朗西斯·瓦努瓦(Francis Vanoye)是法国巴黎楠泰尔第十大学电影学资深教授,除本书外,还著有《电影分析概论》(Précis d’analyse filmique,与安娜·高里奥-莱泰合著,收入“128电影手册丛书”),和《样板脚本,脚本样板》(Scénarios modèles, modèles de scénarios,收入“阿芒·科兰-电影丛书”)。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叙事、文字、影片:概论 第一章 叙事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共同的开端:标题 第三章 感知叙事的物质条件 第四章 书中的叙事 第五章 影片中的叙事第二篇 叙事面面观 第六章 叙述和对白 第七章 标点 第八章 描写 第九章 人物 第十章 视点、叙述投影和聚焦 第十一章 时间性第三篇 并非结论:叙述和异常叙述 第十二章 叙述的欣快 第十三章 异常叙述参考书目补充书目作为部分分析对象的作品名单电影术语法汉对照表

章节摘录

  同样,在电影文本中,某些成分标明段落之间的分隔。传统上就是黑色渐变、叠化、模糊效果以及划变、帘出帘入、彩帘光圈的使用(见《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Le cabinet du Dr Cali gari];每个段落都靠“彩帘光圈”开合,就是说靠渐变光圈逐渐的开合)。但这些“符号”不一定或不仅仅是用来分界的,它们还可以作为表达手段或纯标点出现在一个段落的中间。最后,在上述清单中还应补充由“空白”或插卡字幕形成的界限。  关于电影文本,我们建议同样区分出一个以分界为主、在段落间出现的宏观标点,和一个往往为了表达或为了节奏出现在段落内的微观标点(言语断续标点)。  除上文提到的特效外,段落内的镜头:是靠干切连接的。标点正是在实现这些剪裁、剪辑影像的方式中表现出来:大量影像的迅速连接、短镜头和长镜头的交替、远镜头和突兀的特写镜头的交替、固定镜头和运动摄影的交替,等等。比方在一个镜头内,由静(摄影机静止不动、演员静止不动)到动(摄影机的运动和/或演员的移位)可以认为是场景的一个标点。这是微观标点的领域,微观标点与对白、演员的表演、叙事的跌宕起伏密切相关。电影的标点似乎主要是分界、节奏性和表达性的,其逻辑作用(语法学家所说的逻辑)消失了,因为严格地说不存在电影句法(大家知道电影“语法”因理论家和时代而大不相同)。所以电影标点更多地受制于叙事语法,而不服从与(主要基于交流需要的)词语组合逻辑类同的镜头组合逻辑。  克里斯蒂安,麦茨指出,书面标点是感觉不到的(人们读一篇书面文本时不“注意”逗号、句号等),电影标点(他只考虑其分界功能)却觉察得到(“延续一段时间”)(66)。依我们看,电影微观标点同样看不出来,尤其当传统剪辑规则得到遵守时。干切打断感知的连续性,这一点靠不同手法得到纠正(比方在运动中衔接,在故事中恢复影像被打断的连续性)。不过表达和节奏效果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书面文本的宏观标点看得很清楚:空白、段落分布、排版的变化。我们当然不会去找书面标点符号和电影标点“符号”之间的对等。这个引号表示我们不认为电影有标点,因为电影所有的分界、表达、节奏手法都可以用作其他目的(叠化用以表示时间的接续、空间的连续或向梦的过渡,等等)。总之,书面标点大体上是规范化的,电影标点却不可能被规范:新的手法层出不穷,一种手法有多种用途。  请注意电影特有的其他标点手法:  ——使用“画外音”。画外音不管在叙事内还是在叙事外,它有规律或无规律的干预(叙述、解说、描写)可以造成标点效果(见《赤足天使》[La Comtesse aux pieds nus]、第十章第二节和第十一章第二节])。  ——使用音乐主导主题。这个手法已用够用滥,无需再加以强调。说实话,音乐标点的质量在我们看来是由……音乐本身的质量决定的——这自不待言——也是由对标点非机械、非单义的使用决定的(比方在弗里茨·朗的《M》中,彼得·洛[Peter Lorre]的口哨声具有明显的分界功能,但它在故事的不同时刻出现,因而承载着很强的戏剧性)。  ……


编辑推荐

读此书,了解两种有关联却不相同的叙事方法、叙事手段。让您对两种不同的叙事有更深入的理解。弗朗西斯·瓦努瓦编著的《书面叙事电影叙事》提出一整套分析文学叙事和电影叙事的方法和步骤,对书面作品和影片作出区分,重点检视这两种表达手段如何以各自的特殊方式,将人物、时间性、视点、描写、对白等叙事的基本要素构思成型。为研究上述问题,本书分析了大量作品或作品片段,文学方面有巴尔扎克至哈米特、莫泊桑至罗伯-格里耶的作品,电影方面有雷诺阿至希区柯克、布努埃尔至特吕弗的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书面叙事·电影叙事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的质感很好,书是老师推荐的,里面的内容也是很丰富,值得一读。


看着头疼,看着眼花。编剧,累


专业书籍,对于文字到画面的叙事我都比较感兴趣。喜欢。


字大,行间距大,看上去不厚,也盛了80000多字。好读。


比起看国内学者的夹生饭,感觉舒服多了


值得认真一读值得认真一读


影视和小说的跨界读物


比较实用,内容不可以。


电影,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看这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电影叙事与书面叙事之间的关联和区别。当然,如果您写电影剧本或者影评,看看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我是说,此书,好像有点专业。


好书好翻译,值得阅读收藏,北大出版社电影书初见起色,继续努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