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旅行的艺术

[英] 阿兰·德波顿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

[英] 阿兰·德波顿  

页数:

261  

字数:

100000  

译者:

南治国,彭俊豪,何世原  

Tag标签:

无  

前言

Ⅰ 这本书,读得我满心喜悦。 旅人不同于常人,有一种独特的心境,他们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沟通。读这本书也是这样,才翻几页就知道遇上了同道,因为我也称得上是一个老资格的旅行者。 同时我也立即明白,为什么这本书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就能在英语世界销售40万册。世上同道不少。 为此我要郑重地把这本书推荐给中国读者,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是旅行者,或者准备做旅行者。 这本书就是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 Ⅱ 与一般中国读者的预期不同,这本书不是游记散文,不是导游手册,也不是论述旅行历史和意义的常识读本。我们读到的,很像是用小说笔法写出来的人物传记片断。但是,这些人物是那么重要,我们曾经在文学、艺术、科学领域里仰望过他们的光辉;这些片断又是那么感性,没有记录他们的专业成就,而是留下了他们面对远行的地图、陌生的城市、异国的街道所产生的惊讶、抵拒、喜悦和深思。 这简直是一部纯粹的文学读物,怎么会起了这个书名呢? 其实正是这本书,划分出了旅行的等级。 旅行是万众的权利,每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迈出不一样的脚步。我国新兴的旅游事业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时间不长,规模很大,整体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即便是已经达到的较高水平,也与国际认知有很大距离。 例如,旅行的等级并不是由所选路线和所付经费来决定的,这一点明白的人就不太多;有些人自以为明白了,追求旅行的文化含量,把文化古迹当作主要目标,结果不仅把旅行窄化了,也把文化曲解了。 《旅行的艺术》展示了一种有关生命和环境厮磨的精神层面,因此也让我们看到了旅行的至高等级。任何杰出的生命都会不断地寻找环境载体,而这种寻找也就是冲撞。冲撞之处未必著名,更不必有古迹,因为既然已经有古人冲撞过,有万人冲撞过,也就很难再发生只属于自己的冲撞。但是,这种独特的冲撞仍然必须包含一定的普遍性,这也是冲撞者通向杰出和伟大的道路。因此,《旅行的艺术》撷取了这些高贵灵魂与自己所遇环境的种种对话,特别是这些对话中徘徊于自己和社会、个人和大众、景物和精神之间的思考。 Ⅲ 因此,正是这些高贵灵魂与自己所遇环境的种种对话,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 这本书认为,对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幸福,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 何谓理性支配?首先是人对自己无法离开自然与环境而封闭生存的确认;其次是人对自己和群体所处环境的了解,以及对未知环境的向往;其三是人对外部美的发现和寻找,并从中获得自我体验。 何谓积极生活?首先是踏访已知环境的热忱;其次是探测未知环境的勇敢;其三是从自己和环境的斡旋中找到乐趣。 我想,旅行确实能够全方位地满足这种幸福感,而反过来,也只有包含着理性支配和积极生活的态度,旅行本身才能抵达完满。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行的意义已超越了古希腊哲学家所论述的幸福,原因是,不旅行的危害越来越显现。初一看,旅行者未免孤独、沉默,因为他们疏离了社会,但被他们疏离的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竟然是越来越走向保守、僵硬、冷漠、自私。于是,反倒是踏遍千山的脚步,看尽万象的眼睛,保留着对人类生态的整体了解,因此也保留了足够的视野、体察和同情。他们成了冷漠社会中一股窜动的暖流,一种宏观的公平。这就使现代旅行者比古代同行更具有了担负大道的宗教情怀。旅行,成了克服现代社会自闭症的一条命脉。 本书引述雷蒙德·威廉斯的话来说明这个道理: 18世纪以来,人类的同情和了解不再源自于社群活动,而是来自于人们的漂泊经验。因此一种基本的疏离、沉默和孤独已成为人性和社群的载体,对抗着普通社会阶层的苛严僵固、冷漠无情和自私自利的闲适。 但是,这里所说的漂泊经验对于普通社会的对抗,并不一定是社会改革的呼吁,更多的还是一种主体感受。感受的拓展和审美的产生,就已经形成对抗,而当这种感受通过文学方式、艺术方式或科学方式表达出来,对抗也就成了一个凯旋式的传播。 《旅行的艺术》中引述的一个个主角,都完成了这种凯旋式的传播,而这本书本身,正是这种传播的延续。 Ⅳ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语言方式。 质感、细腻、随意,尽量把大感觉化解成小感觉,把理性结论隐藏在几乎看不见的地方,因此也可能根本没有这种结论。这样的文字,有一种感性的征服力。 绝不追求那种经过洗涤的纯美。深信很多艺术写生和游记笔墨都因过度的省略而走向了虚假,因此在感性的谈吐中不避真实生活的芜杂。 这两个特点,来自于旅行生活的本真。真正的旅行视角是感性的,而且不作过度省略,这就从方法论上补充了古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理性支配”。 这样的文字,也能调整我们在旅行中的心理习惯。我们总是太多概念、太多预设、太多追随、太多知识、太多传闻,而舍弃了本来最值得珍惜的耳目直觉和具体细节,结果,哪儿都走到了,却走得那么空洞,那么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因此,我劝拿到这本书的读者不要性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些与自己所到景点未必有关,而且显得有点哕嗦的描述。这种从容的语气、优雅的叙述,真应该校正我们过于浮躁的步履。 多少年后,如果我们的旅行队伍中少了很多扬旗吹哨的团队、匆匆追赶的人群,多了一些慢吞吞地关注各地大量零星风味、琐屑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从而大大提升了旅行的整体品质,那么,追根溯源,也许应该感谢这本书在上海的出版。

内容概要

《旅行的艺术》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
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作品,自2002
年出版以来,长踞英美畅销书排行榜。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
在《布拉格之恋》结尾处的梦境上扎上一针,渗出的淡蓝色便可以为德波顿的一路行程着色,
任何行路的真实色彩都被这心路的蓝色、薄雾中的蓝色幻化了,成了一种无法拒绝的诱引; 空间丧失了地理上的方位,时间懒散地化为一缕幽香;
串起行程和文字的只有华兹华斯、波德莱尔、凡·高们和德波顿这位才子在心灵深处共鸣的悸动了;
与德波顿同行,前路是去远方的行程或是夕阳中向家园的回归…… 《旅行的艺术》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作者:(英)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

书籍目录

出发
Ⅰ 对旅行的期待
Ⅱ 旅行中的特定场所
动机
Ⅲ 异国情调
Ⅳ 好奇心
风景
Ⅴ 乡村与城市
Ⅵ 壮词
艺术
Ⅶ 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
Ⅷ 对美的拥有
回归
Ⅸ 习惯

章节摘录

实地的旅行同我们对它的期待是有差异的,对此观点,我们并不陌生。对旅行持悲观态度的^、——德埃桑迪斯应该是一个极佳的典范——因此认为现实总是让人失望。也许,承认实地的旅行和期待中的旅行之间的基本“差异”,这样才会更接近真实,也更有益。 经历了两个月的期待,在2月的一个晴朗的下午,我和我的同伴抵达了巴巴多斯的格兰特利·亚当斯机场。从下飞机到低矮机场大厅间的距离很短,但却足以让我感到气候的剧烈转变。才几个小时,我就从我所居住的地方来到了一个闷热潮湿的所在,这种天气,在我所居住的地方,五个月后方会来临,而且,闷热潮湿的程度也不会如此难耐。 一切都和想象相异——相形于我的想象,这里的一切简直就让我吃惊。在这之前的几周里,只要想到巴巴多斯岛,萦绕脑际的不外乎是三种恒定的意象,它们是我在阅读一本相关的宣传册和航空时刻表时开始构想并凝固成型的:其一是夕阳下挺立着棕榈树的海滩;其二是一处别墅式的酒店,从落地窗看过去,是铺着木质地板、有着洁白的亚麻床罩的房间;其三呢,则是湛蓝无云的天空。 如果有人要问,我自然会承认岛上还有别的东西,只是我无需它们来构建我对巴巴多斯岛的印象。我的行为就像是经常到剧院看演出的观众,仅从背景画布上的一棵橡树或一根陶立克式的柱子便能自然地想象剧台上的一切都发生在舍伍德森林或古罗马。 然而,一踏上巴巴多斯岛,我就意识到“巴巴多斯”这一词还应包含太多的内涵。譬如说,一个巨型的储油设施,上面印着英国石油公司的黄绿两色的标志;穿着一尘不染的褐色制服的移民局工作人员坐在用夹板钉起来的箱子上,带着一点好奇,漫不经心地翻阅入境游客的护照(有如一个学者在翻阅图书馆闭架书库里的手稿),而等候入境的游客队伍已排出机场大厅之外,延伸到飞机跑道的边缘;在行李传送带上方印着朗姆酒的广告,在海关的过道上挂着总理像,在迎宾大厅有外币兑换处,在机场大厅之外是成群的出租车司机和导游……如此繁复的景象扑面而来,如果说它们可能对我产生什么影响,那就是它们奇怪地让我更难看到我本想来此一睹的巴巴多斯岛。 在我的预期中,机场与饭店之间是一段空白。从行程安排表的最后一行(很押韵的一句“15点35抵达巴巴多斯2155”)到酒店房间之间本应空无一物。我的脑子里本来空空的,可现在心里却涌起对一些景象的不满,如塑料垫已破烂的行李传送带,堆满烟灰的烟缸上两只翻飞的苍蝇,迎宾厅里转动着的巨型电扇,仪表板有假豹皮镶边的白色出租车,机场外大片荒地上一只无家可归的狗,环形交叉路口立着的“豪华公寓”的广告,一个叫“巴达克电子公司”的工厂,一排用红、绿色铁皮做屋顶的建筑,一辆车子前后车窗间立柱的橡皮上写着的小小的“大众汽车公司,沃尔夫斯堡”的字样,一处不知名的色彩艳丽的灌木丛,一个酒店的接待前台,显示着6个不同地方的时间,墙上还用图钉固定着一张写有“圣诞快乐”的贺卡,而圣诞节已过去了两个月……到达几个小时后,我才慢慢将自己和想象中的酒店房间联系起来,只是我先前没有想到房间里的空调机是如此庞大,也没有料到洗手间只是用塑料贴面板分隔而成,上面还贴着告示,正告客人节约用水。 如果说我们往往乐于忘却生活中还有众多的我们期待以外的东西,那么,艺术作品恐怕难逃其咎,因为同我们的想象一样,艺术作品在构型的过程中也有简单化和选择的过程。艺术描述带有极强的简括性,而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必须承受那些为艺术所忽略的环节。一本游记,譬如说,可能会告诉我们叙述者“旅行”了一个下午赶到了山城x,而后在山城里的一座建于中世纪的修道院里住了一宿,醒来时已是迷雾中的拂晓。事实上,我们从不可能“旅行”一个下午。我们坐在火车上,腹中刚吃过的午餐在翻腾。座位的罩布颜色发灰。我们看着车窗外的田野,然后又回视车厢内。一种焦虑在我们的意识里盘旋。我们注意到对面座位的行李架上一个行李箱上的标签。我们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敲打窗沿。食指的指甲开裂处勾住了一个线头。天开始下雨了。一颗雨滴沿着蒙满灰尘的车窗玻璃滑下,留下一道泥痕。我们在寻思车票放在哪里。我们又看着窗外的田野。雨还在下。火车终于启动了。火车经过了一座铁桥,然后不明缘故地停了下来。车窗上停着一只苍蝇……所有这些,可能还只不过是“他‘旅行’了一个下午”这一意蕴繁杂却让人误解的句子中的“下午”的第一分钟里发生的一些事件。 如果要求一个讲故事的人给我们提供如此琐屑的细节,他必定很快恼怒不已。遗憾的是,现实生活就像是用这种方式讲故事,用一些重复、不着边际的强调和没有条理的情节惹我们厌烦。它坚持要向我们展示巴达克电子公司,向我们展示车厢里的安全扶杆、无家可归的狗、圣诞卡,还有那只先是停在那个堆满烟灰的烟灰缸边缘,进而停落在烟灰之中的苍蝇。 知晓了这些事实,我们便不难解释此种怪现状了,那就是在艺术作品和期待中找寻有价值的因素远比从现实生活中找寻来得容易。期待和艺术的想象省略、压缩,甚至切割掉生活中无聊的时段,把我们的注意力直接导向生活中的精彩时分而毋须润饰或造假,结果是,它们所展现的生活气韵生动、井然有序。这种气韵和秩序是我们纷扰错乱的现实生活所不能呈现的。 在加勒比海海岛上的第一个晚上,我躺在床上不能人眠,开始回顾自己的旅程(在房间外的小树丛里有蟋蟀的呜叫,还有虫子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现时的纷扰迷乱居然已经开始淡逝,而有些事件则变得明晰起来:原来,在这种意义上,回忆和期待一样,是一种简化和剪辑现实的工具。 现时的生活正像是缠绕在一起的长长的胶卷,我们的回忆和期待只不过是选择其中的精彩图片。在我飞往巴巴多斯岛长达九个半小时的旅程中,保存下来的记忆只不过六七个静止的画面。今天仍然留存的画面,便是飞行过程中支在座位上的小餐板。我在机场所有的经历,记忆中留存下来的也不过是手持护照等候审查入关的长长的队伍。我的各种经历已经压缩成一种清晰无误的叙述:我成了一位从伦敦飞来此岛并人住岛上酒店的旅客。 我早早地酣然入睡了,醒来时已是我在加勒比海边的第一个清晨——当然,在这简括的词句背后肯定会有许许多多并不简括的事实。 P11-15


编辑推荐

阿兰·德波顿编写的这本《旅行的艺术》不是游记散文,不是导游手册,也不是论述旅行历史和意义的常识读本。我们读到的,很像是用小说笔法写出来的人物传记片断。但是,这些人物是那么重要,我们曾经在文学、艺术、科学领域里仰望过他们的光辉;这些片断又是那么感性,没有记录他们的专业成就,而是留下了他们面对远行的地图、陌生的城市、异国的街道所产生的惊讶、抵拒、喜悦和深思。 这是一部纯粹的文学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旅行的艺术 PDF格式下载



上海译文这一系列的精装书都很漂亮,装帧也不错。吐槽下这本的封面图并不十分好看:)这本《旅行的艺术》值得阅读,中间配有插画,德波顿的文笔很美,即使掉书袋也舒服。


首先,买这书是因为阿信XDDDD然后呢,这书确实不错,关于旅行的,很多话都很有道理。书中也提到旅行中可以用绘画来记录美,即使画的不好,绘画可以教我们观察,而不是走马观花的看,而是关注。


这本书不是介绍旅游景点,也不是作者的旅游心得。它是关于旅行,关于在旅行中体验,关于旅行中的心情。慢慢读,每个人会有自己的感受。值得。


包装仔细,纸张和封面非常漂亮有质感,值得珍藏。


书的内容不错,书的质量也很好,封面很漂亮


很喜欢这个作者的文笔,很舒服


之前就看过 买来纯粹为了送人 她很喜欢~~


还没看完,不过确实觉得买的值,内容不错呢。


值得购买 书写的很细 旅行必备


送给闺蜜喽,她好喜欢


内容不算吸引,刚开始看感觉有点无聊,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去细品文章的内在含义,有部分句子还是挺有趣的。相信看下去会慢慢有意思。


一般吧 书做的比较漂亮 标题比较吸引人 但内容一般


买这本书之前就已经读过,喜欢这种作者的风格,所以觉得很有必要买一本慢慢细读


建议从后往前看,后面2章更有意思


作者非常细腻,很多地方深有共鸣


老婆爱看的书


不错,再不买可能就没有了


啊好书啊


以前看的是本pdf的


  《旅行的艺术》这本书,是我看了李欣频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一书后的延伸阅读。
    
  在网络书店那里订购后,在收到书之前,我以为这本书讲的是怎么旅行之类的书,看了大概一章后,实在忍受不了作者叙述的慢节奏,于是便搁置一旁。
    
  一年以后,再度捧读,真正被作者的才情——那充满英伦典型的优雅文风所感动。对于作者的印象是,浪漫、感性、博学、细腻、深邃、谦虚,我喜欢极了这样的德波顿。
    
  旅行能催人思索。
  而旅行社的团队旅行马不停蹄的匆忙,这些人,或许出于旅行地的累积,或许未从单纯的物质享受中提升到精神层面。
    
  而旅行也不一定非要到目的地的景点中去。或许一份心情,某种特定场所,旅行途中所能感受到的情调,一些轻易被世人忽略的风物,只要用足够的好奇心、不带成见去发掘更多隐藏其中的元素,才会发现旅行不再是单调的“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中间拍照”,而这种快节奏的占有本来就是一种缺乏深度、缺乏思考的行为,它破坏了人对事物进行观察的本能,削弱了我们对美与艺术的感受能力。
    
  而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习惯终日流连于室内活动的人们,在脱离了大自然的怀抱后,内心是否一而再,再而三被躁动的生活与事情搅和得逐渐麻木冷漠而失去往日我们祖先的生命之活力?
    
  怎样去恢复早已麻木的感官呢?怎样才能摆脱成为旅行的奴隶呢?除了必要的刺激外,更需要耐心的观察。罗斯金,这个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公众的审美观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认为,为了巩固我们对于美的印象,我们应该在旅行的时候画画,同时也应该用文字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景致。绘画能够揭示我们对某种事物真实面目的无知,而写作通常让我们在面对美景时意识到语言的贫乏。他认为,这不是缺乏能力,而是我们懒惰。
    
  试想想,在别人都拿出照相机拍照的时候,而你自己却是拿出素描本用艺术家的眼光来观察景致,虽然绘出的内容极其幼稚,但是你却满心欢喜,你不再惧怕你与别人不同,也不担忧别人的嘲笑,是因为你真正拥有了美。
    
  但是人总是很容易受旁人的影响,因此,独自旅游是个不错的选择。
    
  为什么要去旅行?
  只是为了丰富生命,只是为了看不同的风物,只是为了开阔视野,只是为了亲寻觅某本书曾经提及的美丽瞬间。
    
  但是我没有那么多钱去旅游,怎么办?
  有钱有有钱时的旅游,没钱有没钱的旅游,穷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我很胆小,我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安全,我又很想去旅游。
  你可以尝试一下德 梅伊斯特的推荐的方法——卧室旅游,或者以一种陌生人的视野在你熟悉的地方旅游。旅行的乐趣取决于你的心境而非履行地的累积。要知道,你所身处的那一点或许就是大洋彼岸的人们所期盼到达之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