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你活得好吗

钱卫清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4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钱卫清  

Tag标签:

无  

前言

为什么提出法律养生 “法律养生”(用法的智慧养护生存和命运)是我从切身经历中体悟出来的。 我的一位同学,由于诈骗罪被判了无期徒刑,保外就医出狱之后我去看望他,对他的境遇感到十分惋惜。十多年后他出狱时身体已经非常差了:五十多岁的人,如同七八十岁的老人一般。监狱本不是“养生”的地方,而且服刑期间他心中充满愧疚,日夜后悔他是如何在风光一时之后,亲手断送了家人一生的幸福。而另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在某市市委书记的位置上被查处,在他得悉自己被判了无期徒刑那天,一夜白头。 人生的遭遇,有时会为肉身带来苦难,这对健康的影响是“可见”的;而精神上的打击则会以另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加倍摧毁人的生理机能。心志对肉身的摧残,日复一日,人们感觉不到,只有当极端的事例发生,我们才震惊地发现“生存状态”决定着我们的生命机能。 养生,其实是一种活法。 我们是怎么活的?是否忧恐思虑,是否嫉恨难消? 我们活成什么样了?是心安理得,还是担惊受怕? 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病”存在。我们都有惊恐、担忧、畏惧、迷惑的时候,也有得意忘形的时候。每时每刻,这些病态的感受会忠实地被我们的肉身记录下来,使生命紧张消耗,积毁成疾,衰败枯萎。然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病”的存在,任由宝贵的生命活力加速逝去,任由殚精竭虑积累的财产加速成为遗产。 如果一个人的行为,都有章法、法度,意味着这个人的生命必然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行为有法度,别人就会对你有把握,乐于与你建立关系;一个人身上维系的关系好了,亲情关系亲密了、商业关系稳固了、同事关系融洽了,这个人的生命状态就会好起来。 人“活”的“生命”,就是身上维系的种种关系。这些关系若都美好,呼吸都会笑。因此大家都重视“养生”,而“生命”在哪里?就是这些关系的凝结,这就是我们全部的生命。我们的喜怒哀乐倚赖于这些关系,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一样倚赖于这些关系。这才是我们生活中要努力照看的生命,是我们的“无形生命”。 所以“养生”不仅是养健康的有形生命,还要养“有所作为”的无形生命。在商业社会中,依靠无形生命的成就,才能获得生命所需的衣食住行以及繁衍生息。大部分人只是没有意识到,在现代社会,其实我们活的是“无形生命”。 贴近生命,去思索生命,对于金钱、财富、成就、人生的意义,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肉体生命之外,人另有一条精神生命,由我们的社会角色决定,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记忆中,是我们所在的社会关系的凝结。亲人、朋友、商业伙伴,甚至对手与敌人,都是这一无形生命的一部分。无形生命也有新陈代谢,从小到大,朋友群体在变、商业伙伴在变化……不过,生命中分享血缘关系的亲人却很少发生变化,这是无形生命的核心部分。 人。有责任照看好自己,否则就会给亲人带来不幸。然而,很少有人关心自己生命的状态,对着镜子问问自己:看看你现在活成什么样了?你的生命中有没有焦虑?为什么焦虑?有没有隐患?你睡得安稳吗?你的行为安全吗?你做事情是否都经过了深思熟虑,还是轻率而为?你所有的决定,有没有一定的法度?你所有的行动,有没有一定的章法? 我们每一个“自己”都是支撑起世界一角的“唯一”。这一点是我在与死神“近距离接触”的经历中体会出来的。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战时,我正在部队服役。真正的交战中,我所在的高炮部队并没有开炮,但是与枪杆子打交道,却终有机会接近了死亡。那是一个晚间,两个新兵和老兵一道站岗,向老兵讨教怎么用枪,三个人一起摆弄。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突然一团火向我冲来,只听到“砰”的一声,瞬间我就愣住什么也不知道了——子弹穿过我的衬衫,在衣服上留下了两个洞,而我竟然没有受伤。“失之毫厘”,与死亡擦肩而过。 1983年,我在基层法院刑庭工作时,全国开展了“严打”刑事犯罪斗争,执行死刑的权限下放到基层法院,我亲眼目睹了20多个青年犯人被枪决。强大的社会动员与声势浩大的“运动”能够使许多人的命运在一夜间被改变,人的生命、命运与法律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困扰我多年。 逐渐走过中年,身在法律界,看惯人生无常,回想起那一枪,惊觉生命如此脆弱。如果当时子弹偏一点,我,作为儿子的父亲,当事人的代理人,失去了承载我之为我的这个躯壳,我会不存在,而社会的某一个角落也会发生一点微妙的改变。如果不是我,我的当事人的命运必会变化;而若丈夫不是那个丈夫,父亲不是那个父亲,就不会有现在的儿子,许多人的命运就会发生变化。 我,是如此脆弱,如此有限;但同时又如此关键,影响着一连串关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整个世界来讲微不足道,但是对于特定关系中的人们,我则是他们的全部。 生死有时只是一线之隔,善待生命,不要等到一切来不及。 为了钱,为了权,为了色,为了刺激,许多人要今天不要明天,要自己不顾别人,实施着极端的行为,冲破了各种底线。心中无法度,最终法律来收场。当一个人要进监狱“养生”的时候,生命状态也就不值一提了。 一个人不论做了什么错事,身上维系着亲、友情义是不会改变的,于是一个人的麻烦,变成了亲友的负担,全家上下齐奔走,拯救他于水火。因为一个人纵使对于世界什么都不是,对于某些人来讲,却是生命的全部——从无形生命的角度看,他人的命也是我们的命,我们的命也是别人的命,生命是这样交融着,善待自己就是善待亲人;善待生命,就是让行为有法度,不要逾越法的底线。 人的“失足”,往往是求财的道路上不择手段所致。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钱”是一件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东西,在现代社会,它是生存所依,地位所系,诚实地说我们都离不开钱。许多人在追逐“钱”,但是其实不知道“钱”究竟是什么,应该如何得到钱。 我听过这样一种说法:“钱”字,它的字源是“左边金字旁,右侧两个戈”,戈是武器,那这个“钱”字何解?就是为了块金子两个人真刀真枪打起来了,所以“钱”是从别人手里抢来的。 我本人就姓钱,究竟“钱”是什么意思?钱:古作“泉”,“其藏日泉,其行日布。取其流行无不编也”。原来“钱”就是流通之意,无处不在,渗透于任何地方。想来“钱”的最初形式并非“金”,也不是“金属”,而是贝壳、皮毛之类,所以它的字源当然不可能是“为了钱真刀真枪打起来”的意思。“法律”也是一样。“法”与“钱”的字源是有亲缘的。法,最初写法很复杂,写作“□”。“□”是一只传说中独角的神兽,在法庭上它来做裁判,认为谁做了坏事,就拿角顶他,这个人就要受惩罚。所以“□”的形意解读是“其平如水,所以触不直者去之”。“法”与“钱”占了“水”的两个性质:一是平;二是无处不在。“律”作为“法”的表现形式,如“唐律”,“大明律”,是惩恶扬善,达到“公平”的手段。“钱”其实是公平的,它流到哪里,意味着这个地方创造出来了价值。钱和法都是实现公平分配的手段。 “钱”是清白的,要完成人与钱的关系,就要捍卫钱的清白。一个人有了钱不是终点,要清清白白,安枕无忧才是养生的境界。钱的清白,是用法律的标准衡量的,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经济法、国际法等等。 社会有“法”,人心也要有“法”。“法”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自然界的法,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去穷尽认知;一是“人”本身的法,几千年来智慧先哲通过“内观”去认知。这两个“法”都是天道有常的“常法”。而由人构成的社会却是在不断的进化中,社会的法却是在不断变动之中的。每个人在观察社会的法的时候,会在自己心中也形成一定的“法”,每个人的行为的理由都植根在这因人而异的“心法”中,心法化为行动,就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命运。 无形生命的幸福安乐,来自于行为的法度;行为的法度,来自于内心的法度。找到这个根源,我们就知道要治焦虑病、浮躁病;治人心病、社会病,切入点就是要形成“内心的法度”,才能搞定事情,才能幸福安乐。 那么“法度”从哪里来?“法度”是不是就是法律?这并不一定。法律有“良法”和“恶法”,而“法度”因人而异,不同的人选取不同的“度”。 我举一个“恶法”的例子。 “文化大革命”时期我的父亲任“保卫部长”,是相当于政法委书记的一个职务;各种“反革命”和“普通”犯人,都要经父亲这里处理。常说“法不容情”,我却从父亲那看到“法必容情”。我的父亲在他的位置上,做了许多合情理不合“政治”的事情。曾经有一位小学教师,在一个下雨天,用报纸包着布鞋,换上雨鞋回家,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用来包鞋的报纸上印着毛主席像,被雨淋湿了还弄破了。就这样这个教师被抓起来沿街批斗,被打成现行反革命。那家人与我家素昧平生,辗转找到家里来,哀求我父亲帮忙。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反革命的边是谁都不敢沾的。我父亲竟然亲自出面审问那个“犯人”,把案件压了下去。 如果用“恶法”来养心、养生,培育出来的恐怕个个都是妖魔鬼怪,世界将是群魔乱舞。真正的“法”与“律”,是来自于人心、来自于人性善的要求,是人类世世代代约定俗成的规则,是凝结的智慧。 法本来源于情理,不合情理的法,执行中会滋生乱象,无法收拾,无从控制。恶法横行时。人像一颗尘土,命运如风雨飘摇。 所以,每个人都不能认为法律、法治是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如果你不关心法律,就是不关心自己,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养护“心法”,“养”的是无形生命,“修”的是心中的“法修为”。“法律养生”就是融入肉身养身的思想,用法律的思维、理念、方法处理身周关系,让心灵有情亦有法,行为循法亦有度,使人的一生安全、自由、平顺。 钱卫清 2013年2月15日

内容概要

《你活得好吗》内容简介:人除了“生老病死”的自然生命以外,还有一条“安身立命”的无形生命,现代人“活”的其实正是这“无形生命”。而就是对这无形生命的察觉,让作者渐渐清楚地意识到,必须要用“法律去养生”,由此建立了“法律养生学”。而如何用法律去养护好我们的无形生命呢,就是融入肉身养身的思想,用法律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养护生存和命运及人无形生命的健康,使人的一生能够达到安全、自由、平顺的彼岸。《你活得好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法律养身”理念和一套系统的方法,视角和立意独特,很具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钱卫清,亚洲规模最大律师事务所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著名律师。

书籍目录

序1第一章发现无形生命,重修养生学一、 养生思想产生的根源二、 病的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及时适应变化三、 人会生病,社会也会病四、 人活的就是无形生命五、 法律养生就是维护无形生命的健康六、 解构无形生命,重塑健康概念第二章通往成就与幸福之路从养心开始一、 扭转惯性,找到通往成就与幸福之路二、 从念头到行为的刹那决定了命运三、 觉察是“心法”产生的开始四、 法守护“信”,守护人与人的稳固关系五、 “心法”是人的文明化表现六、 心法的修炼就是法律养生的内容第三章从养护关系入手,让无形生命健康一、 信念决定命运,心念决定发生二、 关系是创造人生的焦点三、 财富也是“关系”四、 无形生命的成败在于关系是否“匹配”且“合法”五、 法律实现关系的匹配与稳定六、 让法律形式回归保护“关系”的本质七、 情•理•法是关系的本质规则八、 心法的空间应建立在“情•理•法”基础上第四章法的智慧让你活得更好一、 如何用法的智慧来养护生命?二、 自觉才养生,被迫会吃苦三、 在情、理、法的空间中择“中”而行四、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五、 改变命运一切在现在六、 养生就是换一种活法第五章无形生命健康的重点是处理好与钱或权的关系一、 钱的本质是义务,权的本质是承担二、 为什么我们与权或钱的关系如此纠结?三、 无论是钱,还是权,都应该在法律框架下运行四、 法的精神是养生的五、 我们为何要在与钱与权的关系中赎身六、 有权有钱并非自由七、 一辈子为了钱是不值得的第六章换一种想法,让命运变得更好一、 吸取教训,让自己变得更好二、 遭遇“手术”有多苦三、 生活的有情,不能离开法律养生四、 要善用法律程序来养生五、 法眼中无形生命的界定第七章法人的健康与养生一、 企业家和企业应如何养生二、 企业家的自我保护才是王道三、 企业家与企业应该各自养生四、 资金如血液,企业融资多“并发症”五、 再忙也要忙法律,再穷不能穷养生六、 控股权与控制权要一致七、 要用生命的视角对待企业的界定、扩展与传承八、 企业病如何诊治第八章“男一号”用法律防身,不要入狱去“养生”一、 官员的法律养生,何处是岸?二、 官场有巨大的惯性三、 官运就是法的选择四、 做官要敬畏手中的权力五、 官员“法”修行第九章生命法学,让无形生命更精彩一、 解析生命的元素二、 社会法律系统是生命之天地三、 有法的“火”煅造生命,无法的“火”毁灭生命四、 法如水之平五、 法犹如空气让人自由呼吸六、 法构筑属于自己的生命空间七、 现代社会与企业组织的“地火水风空”法系统附录一法律养生图解附录二企业无形生命健康评测体系

章节摘录

二、关系是创造人生的焦点 此时刷新目光,重新审视眼前无比熟悉又无比陌生的自然、社会、人类、动物的时候,应该对世界秉持怎样的认识呢?知道了世界是什么样的。知道了社会是怎样发展的,人是如何前进的,才能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这样才能做对,而结果才能好。 那么世界是怎么样的,社会是怎样发展的? 我们经常忘了一个简单的知识,眼前的万事万物,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不过100多种,元素的组合方式不同,就造就了眼前的大千世界。地里长出庄稼,育种改造植物的基因,通过运输、加工,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石块变成石灰、土变成砖头、矿石变成钢材、建筑物拔地而起,形成了城市;工人、农民、商人、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各负其责,社会因此得到发展,财富就是这样在合作、分工中,由人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改造物质之间的关系之后,人就创造了新的世界——人造世界。 培育生命也是同样,要精心搭建所有的关系。 巴菲特讲过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我年轻时曾与我们州最漂亮的女孩约会,但最后没有成功。我听说她后来离过三次婚,如果我们当时真在一起,我都无法想象未来会怎么样。”巴菲特的意思是说: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建立稳定的关系,会大大降低命运的风险,这种关系要睁大眼睛看清楚,不要搞错。 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关系中的每一个人,能够把关系打造成交换的关系、共赢的关系、组织的关系,等等。资源顺着关系网流动,这就是商业机会;价值在关系系统中产出,这就是企业组织;对于个人来讲,财富、名望在关系中积累,这就是人的无形生命。在看待这些关系时,要用“生命”的眼光去看待。关系生病了,就像人头疼脑热,是不由自主的事,如果不施治,或者治不对症,就会酿成大病,甚至不治。人的亲情关系,朋友关系,师生、上下级和客户、员工、合作伙伴关系,或者说围绕着个人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构成了人的无形生命,无形生命是会“生长”的。人进入社会,如果对“关系”照看得好,20年后,生命根深叶茂;如果照看不好,生命力还会萎缩。生命之本,当然在自己。如果懂得生命是关系,他人也是自己r无形生命的一部分,照看关系不能不考虑关系另一端的对方,无形生命才能健旺。 一个人走进社会,最初孤身一人,势单力薄;随着不断地做事,建立了商业关系、朋友关系,无形生命成长起来。“关系”是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联系,要每一方都认可、都愿意,必然是平衡的关系。如果只有一方一厢情愿,一个巴掌拍不响,关系不能建立。只有关系平衡,才能不断扩展,做大做强。 从直观上来看,无形生命能够联结的关系越广泛,就越大;这些关系越稳固,就叫强。所以,夫妻店、家族企业是非常稳固的合作,是非常“强”的联合。“大”和“强”之间往往是矛盾的,强就难以大,大就难以强。怎样才能“大”?人与人之间协同一致,保持着“共有”状态,不会“分”,不分当然就大;怎样才能“强”,在“共有”、“共享”的关系中人们觉得幸福,内心的期望与实际的规则一致,就会稳定、稳固,才能强。大而且强,是非常难得的。古代家族聚居的鼎盛大姓,叫“义门”。江西有一个“义门陈氏”,从唐时起“聚居数千口,合炊几百年”,景象非常壮观。可是,有这样一个强盛的家族存在,皇帝却睡不着觉,朝廷专派地方官将陈氏分拆成了291个庄,迁往江南110庄,楚地91庄,两直、川浙广闽90庄,拆了个支离破碎。 血缘关系是最稳定的关系,先于“匹配”而生的关系。血缘关系“不配也配”,因为一个孩子是在家庭这个模子里培育、塑造出来的,所以古 …… P52-53


编辑推荐

《你活得好吗》编辑推荐:1.此书创造性地提出了法律养生的概念,指出人不仅要养护健康的有形生命,更要养护有所作为的无形生命——人作为社会角色所谓系的种种关系,只有无形生命养护得好,才能获得人之所以为人的真正价值和尊严。用法律养生,就是用“法”去养护人的“无形生命”,内修心法,外遵社会良法,收束贪欲和恶念,观照省察心念,使思维和行为突破由社会的局限和人性的弱点所铸造的不良惯性,实现内有正气充盈,外在行为合乎社会的法度和伦理的准则,最终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2.《你活得好吗》所引用的很多案例发人深省,所讲的道理也言之成物,言之有理,是阅历丰富、人情通达、富于智慧的成功人士的识见、心得、修为、思想的提炼和总结,值得一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你活得好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