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
2004-9
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古斌
305
246000
无
本书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国际汽车产业为背景,以中国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讨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模式和产业政策。 本书首先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落后的根源,继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论述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战备地位,在比较了国际汽车产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的大国开放竞争模式”。 本书观点鲜明、文字流畅,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的汽车产业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书适合汽车产业的从业人员、政府相关单位的决策管理人员、大学经济学院的师生以及关注汽车产业的公众阅读。
张占斌,笔名张湛彬,男,1962年"月生,吉林白城市人:历史学硕士(吉林大学中国经济制度史专业),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理论经济学专业),1986年后曾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政治体制改革研讨小组力。公室
导言第一章 增长理论缺陷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 1.战后增长理论的兴起和经验检验的不足 2.自生能力.要素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之关联 3.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和经验检验第二章 违背比较优势与汽车产业要素供给的稀缺 1.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与制度架构的支撑 2."赶超"战略产业政策的推行及逐步放弃 3.比较优势的违背与汽车产业要素供给的短缺 4.违背与遵循比较优势的两种产业政策绩效比较 5.制度变迁与汽车产业要素增长方式的转变第三章 全球化与汽车产业提升要素禀赋之契机 1.国际汽车业的演进路径和产业经济技术特征 2.跨国汽车集团全球化竞争的偏好和发展态势 3.中国汽车产业面对强势国际竞争的比较劣势 4.WTO与中国汽车产业扬弃比较劣势的机遇第四章 要素禀赋与汽车产业对接的国际经验 1.产业的政府管制.利益归属及管制效果 2.政府管制与日本汽车产业的"破格成功" 3.政府管制与韩国汽车产业的骑虎难下 4.要素禀赋:汽车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五章 中国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1.寻求中国汽车产业比较优势的现实起点 2.中国汽车产业现有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 3.中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中心的后发优势 4.寻求竞争优势要依托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汽车产业战略地位 1.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国际经验比较 2.中国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3.汽车需求的国际经验和轿车进入中国家庭 4.人均收入与中国汽车市场需求潜力预测第七章 国际模式比较与中国汽车产业路径选择 1.支柱型领航战略产业及国际成长经验 2.世界各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分类比较 3.选择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 4."比较优势的大国开放竞争模式"的框架第八章 比较优势与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 1.规模经济.产业重组与产业组织政策 2.资本短缺.融资渠道与产业资本政策 3.技术选择.技术创新与产业技术政策 4.消费需求.市场培育与产业消费政策 5.政府作用.制度安排与产业配套政策附录一世界汽车工业100年大事年表附录二中国汽车工业50年大事年表附录三中国汽车工业50位杰出人物附录四中国汽车工业50个有影响力的产品附录五中国汽车工业50家发展速度最快的企业参考文献后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