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墙故事
2005-10
清华大学出版社
沈祉杏
327
无
柏林可以说是欧洲唯一一座将20世纪沧桑全都录的城市,世纪初的繁华、世纪中的战事以及政治上的冷漠,一一展现在她城市的肌理脉络中;作为统一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肩负着厘清德国过往与未来的重大使命,然而除却冰冷理性、代表着富强现代国家的分类指标,寻常的她散发出什么味道?透露出什么风华? 她有一种难以言喻、在其他城市里感觉不到的独特调调,说不上是舒适悦人的,只能说她是有个性;就像德国电影《罗拉快跑》里的罗拉,染着怪异橘红色头发,长得不美不丑,也非有棱有角,身材虽高却不修长优雅,衣着既不时髦也不复古,个性叛逆孤僻,表情冷冷,但意志力坚强,总想一再改写历史。 本书以德文“Berlin”(柏林)、“Einheit”(统一)、“Raum”(空间)、“Leben”(生活)、“Internatinal”(国际)与“Nachdenken”(省思)分章,这些德文字所涵构的主题,与两德统一后的柏林都市、建筑发展有着深切的关系。在这些德文字义涵指的主题下,挑选出统一之后柏林的新建设案例,案例的挑选标准以下列指针为准则:1. 所涉及的问题较具代表性;2. 在建筑上达到较为优秀的成绩。 柏林城市,无论是政治、战略、经济或是人文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像这样大规模的城市重建,在近代以降的欧洲城市中尚未发生过,可以预期所面临的高度困难;另外,第二次战后德国政府倾向政治人性化,加上德国民族性的天生谨慎,在面临都市重建问题时,必然采取了非常慎重的处理方式,因此可以预期,无论手法高低与成果如何,这些都将提供都市计划与建筑界许多宝贵的经验。
沈祉杏,柏林艺术大学建筑硕士、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博士。曾于德国柏林Feddersen und v. Herder 建筑师事务所、德国柏林Widak建筑师事务所,以及台北科技大学与台南昆山科技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现于北京成立MO>AR>architecture research studio(摩阿建筑研究室),担任负责人。
著有:《歌乐美──土耳其卡葩多其亚的庶民建筑》、《日治时期台湾住宅发展1895 - 1945》、《穿墙故事──柏林》。
1 柏林城市印象拼图 众生相——柏林人 她的往昔——柏林黄金20年代 静止的流动场所——柏林的车站 逛大街何处去——柏林的广场 欢乐与美丽的诉求——柏林的大型集会 井井有条的自然——柏林的绿地与水2 统一后的政治性建筑词汇 民主与透明政治的象征——旧帝国议会大厦 政治与戏剧——总理府 无声的庄严——总统府 迈向透明的“法西斯”——外交部 专利事业的多元诉求——联邦印钞厂 开放的中间路线——社会民主党党部中心3 关于曾经消失与新兴的城市空间 寻找失落的城市中(重)心——柏林宫殿广场 保守与前卫的争执——巴黎广场 不是广场的广场——亚历山大广场 资本主义的快餐连锁店——波茨坦广场 迷雾中都市计划——布来沙德广场 柏林的巴黎梦——历史博物馆4 纯属轻松的市民生活 内院天地中的商机——市中心区的美术馆与咖啡馆 大众消费与建筑实验室——弗里德里希购物走廊 颓废的创造美——塔哈拉斯 古典的现代——汉堡火车站现代博物馆 高科技的诗情画意——菲乐多隆 纯柏林口味啤酒——文化酿造场5 各国竞艳 使馆建筑新界面——北欧诸国大使馆群 雕塑性的律动——墨西哥大使馆 国家与个人风格的对话——奥地利大使馆 有限中的无限——荷兰大使馆 历史与政治的双重使命——以色列大使馆 残存的后现代建筑——英国大使馆6 对于历史的反省 历史的包袱与大师的秀场——犹太博物馆 轻快的沉重记忆——海因茨—加林斯基小学 绝对建筑的坚持——暴政地形 纪念碑本质的争议焦点——记忆之地 围墙线上的故事——和解教堂 无所不在的历史警惕——纪念建筑与纪念装置跋附录 柏林简史 图片出处 参考书籍 名词释译
柏林,曾经是一个陆地上的孤岛,曾有着一道捉弄命的隔离长墙,而今,坚固的墙早已倒塌,东西两边的人也已经可以自由穿越而过,但面对城市里坑坑洞洞的历史遗迹,该怎么重新出发?
柏林,曾经是一个陆地上的孤岛,曾有一道捉弄命运的隔离长墙,而今,坚固的墙早已倒塌,东西两边的人也可以自由穿越而过,但面对城市里坑坑洞洞的历史遗迹,该怎么重新出发?本书作者以一个建筑人以特有的审美眼光重新审视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景,为你交出了一份独特的柏林城市印象拼图。
无
如果问你在德国,能让你感受最深的一个城市是哪里,不用多想,就是灰色的柏林.一个承载着太多光荣与辉煌,悲伤与耻辱的德国首都,就是这样.
包装的很好、内容很丰富。当时是和同学在图书馆看到的、感觉很不错...等我从当当上订购到学校时,同学说她都看了三遍了、还各种不过瘾,至少来说,像这类建筑文化的书比理论书籍有意思,更容易沉醉其中,也更容易获得自己独特的见解。书中对德国的现代建筑及城市文化介绍了很多、比较客观,很让人向往啊。
封膜破损导致书局部很脏。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有一角摔坏了!对于内容和出版都如此用心令人想收藏的一本书,当当的货运和存储令人心痛。
是一本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好书,收到时书的包装塑料略有破损,书还算完好
印刷精良,含信息量的图有很多。很好的书
是一本很值得拥有甚至搜藏的书。
拿到书,出乎意料,就所有图片都是黑白的,而且是彩照直接黑白印刷的那种,看着很不爽。而且看得出排版已经很挤压图片的空间,那些平面图哟~小得我看起来一点感觉都没有。但奇怪的是字很小,空白很多;目录、人物图片又是彩色的。书又厚,开本也不大,翻起来感觉好奇怪。但就内容而言,比想象中的专业性更强,更像一本不太严厉的论文集,外行读来略显枯燥。其内涵需要好好在灯下感受才行。最后一点,太慢了太慢了!当当最近送书好慢!居然整整7天才到。
对规划和建筑都不错的一本书!
排版很考究,学习了
装帧完美,图片丰富
近日為搞出國之事返粵,在銀行與出入境辦事處之間疲於奔命、焦頭爛額,總算在一週之中陸續辦妥。一時事畢,於奔走之餘重讀沈祉杏先生之《穿牆故事:再造柏林城市》,內容大概是從建築的視角,看柏林牆倒下後這個都市的重建與發展。二十世紀初時冠絕歐洲的繁都柏林,如何在長久的分裂後重生?通過給出在一系列主題——Berlin、Einheit(統一)、Raum(空間)、Leben(生活)、Internatinal(國際)、與Nachdenken(反思)——下的新建設案例,沈先生提供給讀者一幅只屬於”新“柏林的城市圖景。雖則如此,我想這本書無論如何也可以為重建中的大小中國城市作一個借鑒與展望吧。
第一次接觸建築(嚴格來說是西方與現代建築)是在高中時,偶然買了一本《新視線》,當期封面專題是一位享譽當代的法國建築師Jean Nouvel的訪談,講到他的阿比紮比“盧浮宮”設計項目和本人設計理念等,我當即被雜誌裏那幾張漂亮的建築照片吸引了,一下就喜歡上了這位建築師和他的幾乎所有作品。從此一發不可收拾,雜七雜八地讀了許多關於建築和城市的書,也有了自己固定的幾位“摯愛”和“反感”(高迪神馬的應該是人人都愛吧……)甚至幻想過要選理科去讀建築呢!然而最後還是沒去成,甚至對建築的喜愛、研究也荒廢了一段時日。直到得知自己將有機會去到歐洲一睹各種城市風采,舊日所讀所想才一一湧上心頭並鮮活起來。
建築對我而言是純粹視覺的——美與不美,均在你見到她那一刻便可蓋棺定論——這當然不是一個專業的視角,然而卻往往可作為衡量一個建築對於一個城市而言的接受度之標准。標準當然是見仁見智的,但人與人之間對於建築的審美,畢竟與對其他事物的審美不同,同質性還是比較高的,基於城市建築本身的公共性而言,生活在城市其中的人的感覺,不可不謂是建築師考慮的重中之重吧。然而許多時候,人的感受卻是他們各種考量中排位最後的一個項——無他,我又不是建築師,對於建築,我只負責看和品讀,或贊或彈,全憑我一雙眼,一張嘴,一支筆,只要我能夠自圓其說。哪怕只是情緒上的發洩——“我就是討厭Zaha Hadid那該死的科幻風”云云呢?由此一來,建築又好像跟時裝、髮型、妝容一類的東西一樣了,都是極主觀的,喜愛與厭惡起來並無道理可言?
或許三年前的我會如是想,但如今再讀那些書,感覺收穫又自是不同了。今個學期正在上一門《城市社會學》,其中有一次課YH請來了一個在加拿大教建築與城市規劃的香港人來給我們開講座,期間花了很長時間講城市與建築的關係——建築真的就不只是“看看的”(審美的),想要理解一座建築(如果她是成功的,有意義的),就必須同時或先理解那個城市,她們之間的種種關係對於你而言才是有意義的,否則建築就只是一座座由水泥、鋼筋或其他材質堆砌起來的龐然大物而已,將是孤立的蒼白的,你無法挖得更深,也就無法體會她真正的美麗與價值。同時,建築史的修讀或初步瞭解也是必須的吧……如此說來,想要好好地做一番城市與建築之遊歷,就不是搞搞簽證、訂訂機票、預備相機之類的準備足夠的了。
8月份將到瑞典了,我究竟要為這次交換之旅留下些什麼?
既然做了打算好好看一看歐洲,就絕不是“遊覽”二字可以概括的——如果只是走走拍拍吃吃喝喝的話,畢竟太“業餘”也太“浪費”了一點了。我做人的一個不成文準則是“專業”,“業餘中的專業”——對於愛好一流的東西,只要我想,就盡力地往“專業”的方向靠,看球如是,聽搖滾如是,讀書亦如是。對於建築,我是要看出點與一般人不同的“門道”來的——當然不是跟專業建築師比啦,只要在那芸芸“建築愛好者”中,能以一點社會學的學科背景、歐洲人文歷史的知識、一些城市規劃的皮毛來看出些有趣的東西,我就很滿意了。半年不到的時間,深入瞭解當地民情民俗、歷史古跡什麼的自是不能,但看看建築、讀讀城市,是怎樣也能做到的吧。
所以,讀完那本書之後,我就想,先去柏林吧(當然是在學校報到之後),照著書上所寫的按圖索驥,一個一個的看,讀一讀這個重生之中的繁都。到其他城市也是,不求十日N國走馬觀花,不為享受不為購物,只為時光的稍稍停駐,好讓我吸一吸那些古都的歷史精華之氣,探一探那些名城的偉大建築之魂。
2011-04-04 17:38:57
这本书很早看过,也推荐过别人看。但是现在想起,其实当初对于柏林的兴奋有点过了。城市不是一天盖起来的,几百年的柏林也无法通过几位明星建筑师就重铸昨日的辉煌,也许如今的柏林比起两德时期的柏林要好非常多,比起世界很多都市都要令人赏心悦目,但这并不值得人们推崇百倍式的赞赏与效仿,这恰恰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悲哀。
Like some books you shouldn't read before certain age, there are cities of this kind, cities like Berlin. There are certain things man can't take easily, things like war. Berlin is a record, with its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war, the restructuring, the open atmosphere, and, on top of everything, Berlin with its inner-directed nature, is filling its uniqueness in my heart.
Taking from an architectronic angel, the write managed to mingle literature, art, philosophy into the illustration of Berlin in a rational way with a touch of sentimentality, which finds this city a gem to be read carefully, to be explored cultivatedly.
中文真有意思。同行,可以指我们是同一职业的,换一个音,就是指我们同走在一条路上。
我拿着这本书穿梭在柏林大街小巷上的某天,突然看见前面一个亚洲人举着某书在问路,我突然直觉,他在找跟我同一个地方。走过偷偷斜眼看,果然那人也拿着这本书。
后来我们相遇在哈克雪庭院,我想,我们的确是同行。
有一首小诗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从来不是德国人
事实上我只是柏林人
一直只是
更确切地来说
柏林西南边人或者是西柏林西边的人
城市里其他市区于我而言如同国外……
我是某个特定市区里的大城市人
祖国是陌生的字眼。
作者叫布卢门菲尔德(Erwin Blurmenfeld),我不知道他是否还有别的有意思的作品,对我来说,他已经足够让我对柏林人肃然起敬。
近来很是喜欢的《berliner》杂志以“以东西方价值观之比较”为专题,其中探讨中国对于全球化的价值问题,好是刻奇。远东的国度被一个城市的读物作深刻的解构——这种大局观确实让人能联想起当世界尚是1920年代的时候,那个黄金年代的柏林城。
年轻人,生活哲学家(我极为欣赏这个称谓),演员与宗教创始人,具有世界观的舞蹈家,被失去耐心的继承者所威胁、总是身边伴随着大批侍卫的中东国王,还有大城市里涉嫌贿赂的总统和市长们,他们全都搬到柏林来,而这座城市也快速地发现他们接受他们,并且将他们塑造成典范,好像这城市一开始就创造了他们一样——在当时学者的描述中,1920年代的柏林仿如1990年代的上海或者21世纪头些年的迪拜,完全是黄金的年代。
曾在柏林大学留学并钻研建筑工程学的沈祉杏,其图文并茂的述著《穿墙故事--再造柏林城市》,也许其副标题便已经说明问题实质,借助战争与和平的毁灭与涅磐(注意组字:般木),它们可以更为深刻地思考后现代都市的状况。福斯特爵士重新设计整修的旧帝国议会大厦便很有代表性,“当人们抬头望向议会大厦的玻璃穹顶,可以看到因为民众爬行其内而造成一种缓慢的动态视觉景观。”沈祉杏以它为榜样揭示了一系列统一后的柏林新建设案例,其中表现出德国民族性的谨慎与柏林城的厚重历史,实在值得细细品读,而它图文和谐搭配的台湾书风格则更为人所欣赏。
沙花
贩瓜子
卖奶茶...
感觉友邻一直送你各种东西的样子
同ls,你得先把地址给我啊,曾老师!
你们不要再给我东西了啦!
一直想找这样一本书来着
比lp好看吧,有私人体验和专业角度的小册子,也比一般的穷游上的攻略好。当穷游的精华帖看不好么?
看了这个评论才想起来曾良君也是学建筑的专业人士。
你好口耐啊!!!!!!!!!!!实在不应该在看历史的时候一不小心看到了你的雅思的那篇。。。笑死了笑死了。。欲罢不能啊少年!!!anyway,,,你在北京的么。。好想回来了来找你哇。。(好吧希望抽风不要吓到你。。因为不知道怎么在留言板留言所以到这里来了。。)
柏林地铁20世纪才开通的……这作者还19世纪的铁柱,好想当然……
总觉得台湾人带着一种岛国的狭隘眼神去看世界,对欧美盲目崇拜的过分,台湾旅游书总给人很谄媚的感觉
为什么我一直默认作者是个男的。。。
涅槃... 嗯~ 柏林柏林
曾经的故乡,要看要看!
这首诗在我看来有一种漂泊,无归属感的感觉.
可是书里说的德国人的个性是很沉闷的,有点封闭的感觉.
这诗感觉上是抱怨还是别的情绪么?
很酷哦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