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章学通论

任遂虎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任遂虎  

页数:

43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系统地阐述汉语文章学基本原理、文体常识及写作方法韵专著。讨论的对象关联古今,容纳诸体,包括实用性、论证性、文学性、说明性等各类文章。全书共15章,内容涉及文章的发生与发展,概念与原理,功能与规律,文体与文意,构思与表达,结构与语言,格式与写法,文风与风格,传播与接收,评论与判断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书的特点是在学术研讨的基础上,注意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整体与局部的联系,知性与情性的兼顾,以利于培养读者的辞章素养和写作能力。
本书适于大学生、研究生及相关教师阅读,也适于走向工作岗位的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特别是文字工作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任遂虎,男,l953年生,甘肃秦安人,西北师大文史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省级优秀专家,教育部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从事文章学、写作学、传统文化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光明日报》、《中国图书评论》、《学术月刊》、《文史哲》、《人文杂志》、《西北师大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不少论文被有关刊物、出版物、文摘所复印、转载和收编;著有《中国文化导论》、《文章价值论》、《毕业论文写作方法精要》、《大学写作训练》、《作文指导》、《成人自学方法》、《文例导读与写作训练》等专著和教材;提出“非控制理论”,针对人为控制的泛滥,阐明需要消解控制过头的新思维范式,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业余从事文学和书法创作,有不少诗词作品和书法作品问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章的缘起与特性
一、文章的概念与缘起
二、书面语传播的文化意义
三、文章的特性
四、重文传统与文、道关系
第二节 文章的功能与类型
一、文章的表现对象
二、文章的功能用途
三、文体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文章学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章学研究的对象
二、文章学研究中的层次性和针对性问题
三、辩证与兼容,有利于学科发展
四、走向文运亨通的新时代
第二章 文道论
第一节 传统文道论的现代审思
一、传统的文道关系论
二、文道论中的平衡思想
三、伦理本位观的失误
第二节 文章写作的基本原理
一、通变原理
二、达意原理
……
第三章 文传论
第四章 文风论
第五章 文气论
第六章 文体论
第七章 文用论
第八章 文者论
第九章 文意论
第十章 文思论
第十一章 文序论
第十二章 行文论
第十三章 文辞论
第十四章 文法论
第十五章 文评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临时应用,不会用刻石,因为它过于费时费事。西周以降,人们开始使用缣帛写字,但因成本昂贵,一般人用不起。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汉代,随着物质生产的扩大和技术手段的提高,人们对原生物质进行了加工改造,出现了纸张。《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纸的问世,解决了缣贵简重的问题。到了宋代,印刷技术的出现,更使得文章的传播功能进一步扩展。  现代科技使文章介质全面地超越了自然物,电子文本应运而生。人们可以通过液晶(电子)显示屏、光盘、磁盘、传真、网络等方式来显形、储存和传播。文章介质已不限于“白纸”,文字颜色也不限于“黑字”。电脑录入用敲键盘的方式,同样是一种书写的方式。电脑从内存到显形,构成了复杂的硬载体系统和软载体处理系统。介质的不断扩大和更新,使文章功能越来越强大。电脑处理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排版、印刷、传播等环节实现了高效化。新型电子信息硬载体,与纸质媒介有明显的差异。在高科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面前,传统的书写工具、手段和方式相形见绌,不再为人所青睐。传统意义上的“文”,须是“援笔”而成。文章的硬载体是纸张,文章通过笔墨纸砚这些“文房四宝”来完成。而今电脑普及的结果,形成大规模的文章生产,已是荧屏代纸,键盘代笔,以“敲”代“写”。  与此同时,电脑语音识别技术加上听写输入系统,作者可以通过口授直接将要表达的内容变成文字符号,再经调整加工,成为完整的文本结构。这样一来,“作”文的方式愈加多样化,既有手写的方式,也有敲键录入的方式,还有口语输入的方式。由于口语输入的方式更为方便,将来采用的人会越来越多。于是语音的标准,就不只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时的问题,而且会成为人与机之间“交流”时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文章的硬载体方面,电子阅读器领域的技术已获得进展。电子纸显示技术下的阅读器,没有辐射和背光,会给人舒适的阅读体验,而且还可以圈点标记。一些报纸、杂志也会实现电子化,变成电子书,读者可以通过按钮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网络文本、电子文本可收视,也可收听。对于视力不佳的读者来说,可用语音合成技术读出声音以便接收。电子文本传播,可以插入画面以加强真实性和直观性。可以说,文字只是本土徽章,识字者才能读解;而图像则是全球货币,人人能够接受。诸如此类,无疑是文章传播史上新的“革命”,其功能之神奇微妙,是古代社会背景下的读书人难以想象的。  ……


编辑推荐

  了解文章原理、掌握文体常识、提高辞章素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章学通论 PDF格式下载



文章学在学术领域不是热门,所以本学科的学术力作少之又少;誉本书为力作则其当之无愧。任先生厚积薄发,从宏观的角度用十五个章层条分缕析地阐述文章学的基础理论,好书!


一本文章学理论与写作实践有机结合的好书。不光是学术水平高,而且文笔好,可读性很强。版式很雅,印刷质量上乘,不愧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书。


厚重,给力,阅读是种享受。


我找了许多年的书,很激动


正在学习中,有深度,边读边思考,好书。


大致浏览了下 ,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