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梦
2012-7
清华大学出版社
王天骏
295
321000
无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学术著作,更不是一本常见的资料汇编;这是一份珍贵资料的展现,这是一个文明之梦的追述,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启思,更是一份中华儿女对民族、对祖国无限深情厚谊的凝聚。在辛亥革命百年、我国建设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文明梦——记第一批庚款留美生》这本特有价值的著作的出版,其意义就更加深远了。我应该深深感谢本书作者王天骏先生。 作者王天骏先生是我国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四十七人之一的王珊先生的长孙。本书就是作者根据其祖父王珊先生一百多本日记记载的有关资料及作者对日记与资料的整理和萃取、与有关人员的接触和交流以及对这一切的分析与研究而写成的。王琎的日记写于1910年到1966年之间,而且从1924年以后,日记几无间断,作者估计约四百万字。这些日记是写成本书的立足之基。 本书首先是一个文明之梦的追述。正如作者在本书“自序”中写道:“庚款留美是一连串复杂历史事件的产物,是东西文明两大板块直接碰撞的结果……它为急需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这四十七位留美生从1909年(辛亥革命前二年)出国,最早归国于1912年,最迟归国于1920年,四十七人全部归国。从1909年到1920年间,清皇权垮台,千年帝制告终,军阀混战,北洋政府腐败、丧权、辱国,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横行无忌,社会黑暗,民不聊生,各种思潮涌现,一批“上承中华文明的传统,外袭西方文明的真谛”而生长在民族危亡的年代、深怀忧患意识的人,他们挚爱自己的民族,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忘我的“文明之梦”。显然“五四运动”的先进分子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读一读书中所引的资料,1911年创刊的《留美学生季报》的发刊序中写道:“吾留美同人负笈海外,国人之所期望,父老之所训诲,故无日不以祖邦为念。羡彼北美民国,而欲以目所见耳所闻心所得以为是者,语于吾国人之久矣。”这不就是对文明之梦的向往与追求吗?书中谈到当年率领四十七人赴美的负责人唐国安先生的一个故事,含义隽永。他是三十多年前的留美幼童;1911年清华建校后他是第一任校长,并死于任上;他离开芝加哥三十年了,三十年沧桑,在清朝他是官员,也早留了髭须,而且满颊髭须,当他率领四十七人这个团队到达芝加哥时,他突然将髭须剃光,在学生中引起轰动。有学生戏改贺知章诗《回乡偶书》为:“老大离家少小回,乡音未改嘴毛衰;老妻相见不相识,笑问儿童何处来。”三十年来,他看到美国欣欣向荣,祖国日濒危亡,怎么不寄希望于这批十七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年一代呢?希望他们能为实现文明之梦开拓道路。王珐于1915年6月毕业于里海大学,获得化工系学士与工程师学位。他7月10日离美,8月4日抵上海,返国后与家人团聚一个月,就投入工作。除个别人归国后的历史资料作者未查到外,其他人归国后均投入了工作,深期报国,学以致用,努力去开拓文明之梦之途。 本书还是一份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历史资料的珍贵性就在于资料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的历史面貌。王珊日记跨度达半个世纪以上,而且这段时间恰就是我国帝制刚终结至“文化大革命”刚开始这段我国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年代。以王琎日记作为基础,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梳理、萃取与研究而写出的本书,不仅全面地反映了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四十七人及这个团队有关情况,并由此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情况。不仅典型地反映了王珊先生的情况,而且兼及而详简不同地反映了其他四十六人的情况。分析本书所汇集的资料与研究作者由此而产生的结论,可以生动而深刻地认识当时我国留学生与我国有关国情。例如,四十七位留美生中,江苏、上海占了二十一位,浙江九位,广东六位,共三十六位,占75%以上;四十七位中二十位来自上海的圣约翰学堂与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这两所学校的占40%以上;这表明地区开放程度与学校所设置课程的关系。四十七位基本上进入美国的名校,例如,MIT十人,哥伦比亚大学八人,哈佛大学七人,康奈尔大学五人,仅这四所就占60%以上,还有进入耶鲁大学的;四十七位中学理工科三十二人,其中工科二十二人,分别占65%以上与45%以上,显然,他们主要是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而去的。他们回国后,绝大多数人都从事科学技术事业,甚至是有关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拓荒者,其中许多人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奠基人。本书上篇第三章加上本书下篇,可说对他们作了尽可能详尽的分析与介绍。 重要的是本书还给予了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启思,这对于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极为值得思考与咀嚼。我国今天面临的形势与当时面临的形势从根本上大不相同了。我国当时积贫、积弱、积乱、积腐,还遭受到列强的欺凌与宰割,华人与狗几乎相等,特别是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欲强加于我国的“二十一条”.正如王琎在1915年3月9日的日记中悲愤地写道:“战既不能,守亦不能,而和亦不可”,“神州陆沉,伊谁之责?”面临丧地、丧权、辱国乃至亡国之患,令人忧愤交加,痛心疾首。而今天,我国正以惊人撼世的力度、前无古人的速度,和平崛起,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的复兴,人民生活基本实现了小康,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然而,正是在这迅速崛起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难题,特别是国内外的许多“两难”问题;尤其严峻的是,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导致极为严重的后果。我一直认为,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认真与正确地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如何严肃与有效地弘扬宝贵的民族文化。我赞成作者在“自序”中表达的观点:“倘若我们不能继承自己传统的长处又无力判断西方文化的弊病,我们会有‘缴械投降,全盘西化’的危险。面对一个开放的世界,倘若我们>中动多于思考,盲目多于理性,我们也会有故步自封的倾向。” 事物是在对比中认识的。首先,我们来读一读王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欲以武力强加“二十一条”于我国的危急局面,在1915年2月26日与3月19日日记里各写的一首七律诗:“漫歌漫哭未消愁,潦倒残生学寒鸥。空有泪倾沧海水,奈无剑砍佞臣头。苍生有十艮凭谁吐,大地无光白日收。孤负男儿好身手,不登戎堞但登楼。”和“莽莽神州劫未回,奇兵一夜渡江来。金瓯碎后殊难补,大树枯时更被摧。报国尚存头有血,壮心未许志成灰。读书社会虽难益,莫负沙场酒一杯。”又正如作者分析3月13日日记后认为,王琎从报道中得知日本已进兵中国,开始与同学讨论向庚款留学负责人申请路费,回国共赴国难,并以我国历史上的英雄烈士,如程婴、南霁云、楚霸王、子路与文天祥的故事,激励自己,也应该视死如归。我完全同意作者的看法,庚款第一批留学生学贯中西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这批留学生1909年出国时,年龄从17岁到25岁,受到了十分完全的传统教育与民族文化熏陶,有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他们在全面接触西方文化时,时时都会同民族文化与传统进行对比,以决定取舍融合,以求再造中华文明,谋求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其次,我想到,1982年,我在美国做高级访问学者时,有几位热爱华夏故土的美籍华人教授对我讲:“大陆教育有缺陷。你看到美国的大陆留学生,abe很好,xyz很好,懂得美元、英镑,就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甚至连《史记》、《资治通鉴》、《老子》、《论语》等书名都不知道,将来他们怎么能够为中国、为中华民族服务?”批评得很形象、很深刻。abc好,外语好;xyz好,业务好;懂得美元、英镑,个人经济利益计算得很清楚;不太了解长城、黄河,对祖国地理知之甚少;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对民族历史知之甚少;至于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连书名都不知道,对民族文化的精华甚至一点也不了解,这样的人,对中国、对中华民族、对哺育他的故土能有深厚的感情吗?能有深刻的认识吗?就是到了前几年,有所招收二本高考生的省属高校,在一次对它的一个学院的学生进行有关人文知识的测验中,竟然冒出《红楼梦》是鲁迅所著不少这类大笑话。 那么本书给予我们一个什么耐人寻味的启思呢?应该说,这个启思就是一个危警,危警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可能的中断!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社会;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个民族就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种族而已。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古老文明而存在、延续并发展到现在,依靠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体现这一文化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丢失自己的中华民族文化,其后果就是作者所忧虑的“缴械投降,全盘西化”,这不仅对于中国、对于中华民族是极大危害,其实,丢失人类社会这一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对全世界的和谐、合作、繁荣与发展也十分不利。这个启思其实还内含了一个危警,即在科学技术(也可以说科学文化)高度发达、高速发展的今天,轻视乃至无视体现价值理性人文文化的深远价值功能,人类社会将会陷入自我埋葬的陷阱。在《科学时报》2010年6月17日A3版,该报首席评论员王中宇在《野蛮与文明》一文中所提出的论点很值得一再深省:“今天危及人类持续生存的问题,没有一个是工具理性(科学)不够发达造成的,相反,追根溯源,它们的根源都是价值理性问题。…‘而今价值理性的贫乏已经威胁到人类的整体生存。继续回避价值理性问题,指望靠工具理性就能将我们引出困境,其结果必然是‘文明史’将因‘无明’而告终。”“无明”本是佛教用语,意为“愚昧”,在此可引申为“无文明”。以“无明’’而告终,即“文明史”走向反面。其实,在世界上早有类似的看法,例如,1988年1月一批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1970年物理奖得主、瑞典等离子物理学家汉内斯‘阿尔文认为:“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危警对于我国是否能持续发展也是同样适用的,中华民族文化之精华就在于高度重视价值理性。 从上面所讲的两点启思,我更深信我一再提出的论点是对的:“在科技高度发达、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是落后,一打就垮;而没有民族文化,没有优秀传统,就会异化,不打自垮。”我们既要背靠五千多年的传统,又须坚持“三个面向”;不背靠,就会自我埋葬;不坚持,就会被时代淘汰。 因此,可以认为,作者花了大量心血撰写本书,正体现中华儿女对民族、对祖国深情厚谊的凝聚。尽管从本书占有的历史资料出发,对我国历史与现实情况的了解,不可能每一个人能完全一致,从而对本书所做的某些分析,也不一定同一些读者的看法完全一致。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对民族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对我国持续发展的挚望,对中华儿女应有的重任,都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读了本书,我更坚定地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前进的征途上,不管有多大困难与险阻,中国人民一定会继续学习,不断总结,秉承与弘扬先驱者的宏愿,继续长征,进一步超越今天,去夺取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胜利! 感谢作者,谨为之序。
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出生于科举时代,成长于新旧兼学的潮流中,弱冠之年万里留学,而立之际海外归来,他们崇尚科学,他们博古通今。他们具东方文明的修养又兼有西方文明的人文和博爱精神。他们是新文化运动的弄潮儿,他们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人。
《文明梦(记第一批庚款留美生)》以作者(王天俊)祖父王琎日记中的大量原始资料为线索,回顾了庚款留美的历史、第一批庚款留美生成长的道路、他们的海外生活和他们人生奋斗的心路历程。
在对庚款第一批47位同学的事业人生的研究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共性的归纳和个性的分析,有不少耐人寻味的发现。《文明梦(记第一批庚款留美生)》也通过一个孙辈对于祖父人生的解读,反思了近代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追思了尚未为世人所真正认识的一代优秀中华儿女和他们的再造文明梦。
王天骏,浙江黄岩人,“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届研究生,1980年留学美国,1986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信息电子和数字电视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曾任美国多家电子公司科研部门高级研究员,为华中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兴趣主要放在对于百年中国近代史的思考和整理祖父日记上。
杨叔子序
许倬云序
自序
上篇 庚款岁月回眸与反思
第一章 庚子赔款和庚款留学考试
1.从爱默生到明恩溥
2.从《中国人的性格》到庚子赔款教育基金
3.庚子赔款留学生选拔考试
4.庚款留美第一批录取榜解读
5.庚款留美第一批师生合影
6.张之洞和中体西用
第二章 西天取经
1.中国号邮轮(S.S.China)
2.科兴学院(Cushing Academy)访问记
3.王琎日记中的留美生活(1909-1915)
4.孛可诺松林区(Pocono Pines)的文化碰撞
5.暑假在康奈尔大学
6.留美中国学生会
7.家事、国事、天下事
8.新旧兼学
第三章 海外归来
1.融入大变动的潮流
2.扎根故土、枝繁叶茂
3.国家现代化的奠基者
4.《科学》杂志、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救国
5.庚款留学生王琎的著述目录
第四章 共性归纳和个性分析
1.录取榜中的两大悬念和猜想
2.庚款第一批中的三个群体
3.学贯中西、融古通今
4.秀才科学家
5.科学格物、国学修身
6.天堂的笑声
7.春风秋月
第五章 再造文明的理想
1.早期海归留学生的历史功绩
2.恢复传统文化的应有地位
3.比较两段留学史的启示和思考
4.往事回想:与祖父王琎的最后一次谈话
5.赛先生们的风采
6.梦的变迁和展望
下篇 第一批庚款留美生小传
1.秉志
2.程义法
3.程义藻
4.陈庆尧
5.陈熀
6.陈兆贞
7.戴济
8.戴修驹
9.范永增
lO.方仁裕
11.高瑾
12.何杰
13.胡刚复
14.贺懋庆
15.金邦正
16.金涛
17.邝煦堃
18.李进隆
19.李鸣龢
20.卢景泰
21.陆宝淦
22.罗惠侨
23.梅贻琦
24.裘昌运
25.邱培涵
26.唐悦良
27.王长平
28.王健
29.王琎
30.王仁辅
31.王士杰
32.魏文彬
33.吴清度
34.吴玉麟
35.谢兆基
36.邢契莘
37.徐承宗
38.徐佩璜
39.严家驺
40.杨永言
41.袁钟铨
42.张福良
43.张廷金
44.张准
45.曾昭权
46.朱复
47.朱维杰
后记
一、王琏日记真迹照片
二、我所联系到的庚款留美第一批同学的亲属
三、关于传记史料
图片来源说明
参考文献
版权页: 插图: 最后这八位同学(王健、高苍瑾、张准、王长平、曾昭权、王琎、李进隆、戴修驹)的录取一直是一个历史之谜。他们的成绩已经低到45~50分,却居然也被录取了,无怪当时的舆论中就有一种说法,认为将录取标准降到如此之低,是为了照顾某位名人之后。庚款第一批的罗惠侨在1960年的回忆录中指出这位名人之后就是曾国藩的曾孙曾昭权。笔者感觉这种联系太牵强。第一,曾国藩早已人亡政息,更何况名人曾孙毕竟不是名人子女,谁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来照顾一位名人的曾孙呢?第二,对于当时的富人来说,只要愿意,送子女自费留学只是举手之劳,根本不必巧立名目,暗度陈仓。那么谁是录取他们的幕后推手呢?其实,这个历史之谜的背后反映的是晚清政坛上的一场路线斗争。 对于究竟应该派什么样的学生出国留学,学部和外务部之间早就有针锋相对的观点。罗惠侨的回忆录中提道:“第一轮的考试,由于学部和外务部站的角度不同,对于考生的合格与否各有自己的标准。双方各自都用自己手上的权力,用分数把自己看不上的考生刷掉。”如果罗惠侨谈到的是历史事实,我相信在是否录取最后这八名考生的问题上,学部和外务部之间一定有过一场针锋相对的争论。 反对录取上面八位考生的声音一定存在过。但是我猜想,这八位第二轮考试分数低的考生,很可能恰恰是在第一轮考试(英文和传统文化)中成绩优秀的考生,一定是这八位考生第一轮考试的优秀成绩打动了主考官的心。我知道王琎就是属于这种情况。王琎生前曾多次与人谈到他自己在第一轮考试中,名列总分第二,但在第二轮考试后,自觉无录取希望,却被意外录取。我相信其他七位同学的考试情况也都和王琏的情况大同小异。 时至今日,并没有多少资料可以佐证我的猜想和假设,不过我们可以从对于这八人中英文基础的分析来反推这八位考生第一轮的考试成绩。第一轮考试考的是作文、经史和英语。中过秀才的张准作文和经史一定会考高分;曾昭权和李进隆的小传都提到他们的传统文化基础深厚;戴修驹是王琏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的同学,中、英文是他的强项;王长平、王健和高瑾日后都在美国选学文科,可见他们出国前的中、英文的基础一定过人。总而言之,这八个人在第一轮考试中的成绩优秀的猜想是经得起推敲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这八位考生的录取主要靠的是他们在第一轮考试的成绩,而非第二轮考试的成绩。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就是由于当时张之洞主持的学部重视考生的国学基础和传统文化,这才促使学部考官甘冒被人攻讦的风险,为这八名考生争取了留学的机会。具体操作这件事情的官员,很可能就是深谙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学部会办范源濂。一个更有意思的发现是,这八个人中,除曾昭权之外,七个人的年龄都偏大:王健二十四岁,张准二十三岁,王长平二十二岁,其余四人是二十一岁,都超出了规定的二十岁报名年龄。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学术著作,更不是一本常见的资料汇编;这是一个文明之梦的追述,这是一份珍贵资料的展现,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启思,更是一份中华儿女对民族、对祖国无限深情厚意的凝聚。 ——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 书中提到的许多庚款第一批的老先生都是当年我所熟悉的前辈。几十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的社会再也没有培养出像早期庚款留学生那样具有中西兼学素质的人才,这不能不算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遗憾。 ——化学家,原浙江大学校长(杨士林) 新文化运动时期老一辈人的努力是否还会在未来的中国得到传承,值得我们掩卷深思。 ——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许倬云) 中国早期留学生中的许多人是中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和学科开创人,他们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为现代中国科学和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奠基和引领作用,并为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是振兴中华的历史功臣。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柯俊)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学术著作,更不是一本常见的资料汇编;这是一个文明之梦的追述,这是一份珍贵资料的展现,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启思,更是一份中华儿女对民族、对祖国无限深情厚意的凝聚。 ——杨叔子(中科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书中提到的许多庚款第一批的老先生都是当年我所熟悉的前辈。几十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的社会再也没有培养出像早期庚款留学生那样具有中西兼学素质的人才,这不能不算是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个遗憾。 ——杨士林(化学家,原浙江大学校长) 新文化运动时期老一辈人的努力是否还会在未来的中国得到传承,值得我们掩卷深思。 ——许倬云(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国早期留学生中的许多人是中国近代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先行者和学科开创人,他们以科学救国为己任,为现代中国科学和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奠基和引领作用,并为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是振兴中华的历史功臣。 ——柯俊(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名誉理事长)
无
现在的学习环境,就应该好好看看以前的人的精神和追求
不是内容的问题 ,书装订有问题,有几页文字都切掉了,怀疑是否正版
本书作者以理工男的眼光,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的方法,扫描为中国近现代科技、教育、工业、文化、社会等构筑了研发基石的一代追梦人的人生轨迹,第一次用数理科学的方式总结出教育模式、知识结构对人类文明传承与革新的作用力,以及作为家长或者国家教育机构,对培养新一代留学生该如何把握传承民族文化传统与学习外来文化的分寸,并以实际案例印证了培养出一代大师的人才选拔机制是多么地重要。
昨晚今天我一口气终将此书读完,实在太棒了!作者做了一件具有史诗般的伟大事件,如抽丝剥茧地分析和述说,不仅以登顶珠峰般地一览少年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展现了早期庚款留学生前辈再造中华文明的风采。可能是鄙人孤陋寡闻,这本书是我所读到过的历史回忆录及相关纪念文章中最杰出的范例,这样的思绪和文笔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