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司的逻辑

吴刚梁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刚梁  

页数:

265  

字数:

235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2010年4月《国资迷局》一书出版之后,我本来打算好好歇一歇,还参加了一个“企业家国学论坛”。随着国美控制权之争的不断升级,公司治理话题开始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正好那时我又开始从事股权管理工作。那段时间发生的一系列与公司治理相关的事情让我深有感触,为了解开心中的困惑,我开始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结果一发不可收,感觉自己又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公司是什么?公司是如何运行的?它遵循什么样的游戏规则?游戏的参与者包括谁?什么样的游行规则才能体现效率、公平与正义?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如何影响公司模式的?顺着这条思路走下去,就自然得出了“公司的逻辑”。公司是当今社会的细胞,即使你没钱“开公司”,你也离不开公司,你要买公司生产的产品,你要在公司里上班赚钱,你赚到的钱还可能买公司的股票,你存在银行的钱最终流向了公司。其实,整个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以公司为核心进行交换和循环的生态系统。因此,不管你是企业家、工商人士,还是普通大众,你都不能不了解公司的逻辑。所谓“逻辑”,就是“讲道理”。自从央视播出专题片《公司的力量》后,公司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市场上关于普及公司基本知识的读物越来越多。然而,这些读物虽然为读者提供了宏大的叙事和权威的史料,但很少告诉读者公司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本书立足当前国内发生的重大公司事件,从文化、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与论证,探寻纷纭复杂的事件背后的真相与逻辑,为读者提供一套解读财经问题的思维方法,以及一套评判公司事件是是非非的价值标准。将深奥的理论用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不使用任何图表与公式,不说晦涩难懂的话,也不说废话和套话,这是我在创作时对自己的要求。因此,在行文风格上,本书采取了财经随笔的形式。为了使本书读起来更加流畅,我尽量不使用专业术语,也不像学术著作那样以脚注的形式来详细说明所引用资料和数据的来源,而是直接将它们体现在正文之中。事件的背后是逻辑,逻辑的背后是复杂的经济学、法学与管理学原理。本书虽然通俗易懂,但绝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读物,而是需要读者慢慢咀嚼与品味。它或许会让你产生强烈共鸣,或许会颠覆你的“常识”,或许会给你一些启迪,当然,也可能会让你不适与反感。但无论如何,相信它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本书坚持独立思考,坚持理性与逻辑,不讨好官方,不迎合民众,自始而终勇于捍卫真理。书中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本书在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编辑、朋友及亲人的大力帮助。首先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相关编辑的辛勤工作,也要感谢刘坤、张斌、杨琴给予我的建议和帮助,更要感谢妻子刘静在身后一贯的默默支持。我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从构思、阅读、写作到出版,花了两年多的时间,熬了无数个夜,牺牲了无数个双休日。我的所有付出并不是为了卖书,也不是让自己名声大噪,只是心里有话不吐不快,希望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只要读者认为这本书对得住自己付出的书价和阅读时间,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作者2012年8月

内容概要

  本书以公司治理为核心,从文化、法律、金融、管理等多个角度,系统地论证了企业家价值观、公司基本制度、治理结构、声誉机制、资本结构、企业规模、产权改革七个方面的热点问题。通过分析企业家、股东、职业经理人、债权人、劳动者、客户、供应商、政府、投资人、投行、评级机构等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行为边界和权利义务,探讨了公司里的效率、公平与正义。
  自从央视推出《公司的力量》之后,关于公司话题的书籍非常热门,但包括《公司的力量》在内,很多书籍主要是罗列一大堆的史料与数据,并没有对公司原理进行逻辑和系统地阐述,对很多现象,读者不知其所以然。比如,中国为什么不能诞生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国美控制权之争中,黄光裕和陈晓究竟孰是孰非?马云有没有违背契约精神?天使投资人到底是天使还是恶魔……目前市面上的相关图书并没有给出以上问题的答案,也不能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欠缺理论的高度和思考的深度。
  所谓“逻辑”,其实就是“讲道理”,告诉读者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自从张维迎出版《市场的逻辑》和陈志武出版《金融的逻辑》以来,以“逻辑”命名的经管图书也不少见,但大多数仍是从网络上搜罗和拼凑资料,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逻辑”更无从谈起。
  英国工业革命前夕,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出版《国富论》之前,出版了伦理学著作《道德情操论》,成为当时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德国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认为新教伦理与发展资本主义并不矛盾,强调精于职业、精于赚钱是一种美德。日本明治维新后,“企业家之父”涩泽荣一出版《儒家与算盘》,破除了日本人耻言富贵的传统观念。
  中国的企业家一直缺少一种强大的理想与信念支持,本书旨在为迷惘中的企业家和工商人士提供一盏指路明灯,为他们透视当前财经热点提供一个思维坐体系标和价值判断的标准。本书虽然是普及性的财经读物,但决不是快餐式的,而是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咀嚼,其中很多观点发人深省,读者甚至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彻底颠覆。
  《公司的逻辑》定位为经管类畅销书,阅读对象主要是企业家及工商人士。

作者简介

  吴刚梁,工商管理硕士,律师,经济师,现供职于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曾在银行、央企业和律师事务所工作,担任过多家公司董事,对公司治理有深刻的理解。2010年出版《国资迷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该书曾引起社会较大反响,作者接受过新京报、凤凰周刊等多家媒体采访,书中许多观点被各种文章和著作援引。2012年7月,香港商务印书馆在香港推出了《解读国有资产》(即繁体版的《国资迷局》)。

书籍目录

第1章 公司的灵魂:企业家价值观
1.1 信仰危机下的“国学热”
乔布斯和史玉柱有何不同? 为什么说中国的企业家缺少企业家精神? 为什么企业家比普通人面临着更大的信仰危机?
1.2 儒商:自相矛盾的伪命题
为什么说“儒”与“商”是对立的? 为什么说儒家不讲契约精神? 东亚的“经济奇迹”是儒家复兴的结果吗?
1.3 法家:似是而非的法治
法家治国有哪些“绝招”? 为什么说法家统治是中华民族噩梦的开端? 为什么说当今有些中国人还活在法家的阴影之下?
1.4 道家:通往自由之路
为什么推崇道家思想的王朝能够创造“盛世”?
为什么说道家思想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为什么说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思想源于道家?
1.5 墨家:民主与科学的先驱
为什么说墨家是民族失落的瑰宝? 为什么说“只有墨子才能救中国”? 什么是民主?
1.6 企业家的信仰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如何融合? 为什么说“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很傻很天真? 为什么说企业家要拥护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
第2章 公司的身世:性质与起源
2.1 黑匣子里的秘密
科斯的企业理论“新”在哪里? 企业的指挥命令与市场的平等协商有何不同? 为什么说企业是一个“签约中心”?
2.2 古典企业:家族企业的宿命
方太为什么要坚守家族企业? 困扰家族企业的两大“魔咒”是什么? 家族企业如何“去家族化”?
2.3 股份公司:认钱不认人
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哪些上市公司的特征? 为什么说股票天然需要流通? 为什么说我国当前的股份公司只是“山寨版”?
2.4 有限责任,无限权利
有限责任法案是“无赖特许状”吗? 为什么说发明有限责任比发明蒸汽机意义更大? 有限责任会伤害谁的利益?
2.5 法人:伟大的拟制之物
李某拿自家公司的钱犯法吗? 为什么说创设“公司法人”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法人”是被“绳之以法”的人吗?
2.6 政府VS公司:不可错位的逻辑
如何理解政府的“公权”与公司的“私权”? 选票如何对抗股票? 政府能否引入企业家精神?
第3章 公司的架构:内部的治理结构
3.1 企业家:剥削者还是价值创造者?
谁是当今社会最大的资本家? 为什么说企业家是财富创造的引领者? 为什么说大多数企业家没有剥削劳动者?
3.2 股东:公司唯一的老板
马云凭什么拿走“支付宝”? 公司为什么要归股东所有? 马云错在哪里?
3.3 董事会:公司法人的心脏
国美控制权之争中谁是谁非? 上市公司的权力中心是股东会还是董事会? 陈晓有没有“背信弃义”?
3.4 职业经理人:打工仔还是合作者?
“打工皇帝”唐骏为什么要学历造假? 为什么说职业经理人天然是股东? 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为何总是“同床异梦”?
3.5 劳动者: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哪里?
山西票号的“身股制”为什么能提高生产率?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有何不同? 为什么说工人的竞争对手永远是工人?
3.6 债权人:危难之际显身手
李途纯为何会痛失太子奶? 哪种情况下股东应该交出公司的控制权? 濒临破产的公司应该选择清算还是重整?
第4章 公司的形象:外部的声誉机制
4.1 客户:品牌为何有价值?
为什么说郎咸平的“6+1”产业价值链分析是空谈? 客户为何喜欢名牌产品? 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只能“代工”?
4.2 供应商:如何防止被“敲竹杠”?
通用汽车为何要收购费雪公司? 为什么中国钢铁企业要饱受“三大铁矿石巨头”涨价之苦? 一体化并购消除了“敲竹杠”问题吗?
4.3 政府:“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为什么说行政审批是“制度瓶颈”? 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当前的改革“难”在哪里?
4.4 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之争
公司为什么不能将眼睛仅盯着客户? 为什么说企业社会责任本质上是一种人权义务? 公司注重利润就是不讲社会责任吗?
4.5 评级公司:市场之眼
评级公司真的能“一言毁邦”吗? 为什么说媒体“捂盖子”不利于建立诚信社会? 为什么评级机构能够成为市场的审判者?
第5章 公司的血液:资本的游戏
5.1 公司的价值:虚拟经济并不“虚”
凯恩斯的“笨蛋理论”对吗? 如何正确看待资本市场的“泡沫”? 我国需要继续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吗?
5.2 资金:“劫贫济富”的生产要素
资金“双轨制”是怎么形成的? 金融业为什么是社会的“毒瘤”? 吴英搞非法集资该判死刑吗?
5.3 股权文化: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
美国经济崛起的秘密是什么? 为什么说农业银行上市扼杀了无数青年的创业梦想? 我国资本市场的“顽疾”是什么?
5.4 投资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
周鸿祎“舌战”投资峰会为哪般? 投资人到底是价值发现者还是资本猎手? 对赌协议暗含什么玄机?
5.5 公司的成长:并购是资本掠夺还是价值创造?
资本运作的“四步曲”妙在哪里? 并购活动为什么能够创造价值? “资本大鳄”是资本运作的先驱,还是可恶的犯罪分子?
5.6 投资银行:高贵的资金“掮客”
李国庆为什么要“过河拆桥”? 谁是中国最大的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真的能统治世界吗?
第6章 公司的形态:规模与边界
6.1 大而不倒:谁在纵容贪婪?
美国穷人为什么要占领华尔街? 为什么说“大而不倒”会激发“赌徒心态”? 为什么说“大而不倒”情结无处不在?
6.2 跨国公司:无法拒绝的入侵
经济全球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抑制日货就是爱国吗? 如何看待外资开设的“血汗工厂”?
6.3 小微企业:穷人的公司
微型企业与中小企业有何不同? 为什么说微型企业是社会的“稳定器”? 扶持小微企业发展需要有什么新举措?
6.4 企业的边界:做加法还是做减法?
企业到底是“做大”好还是“做小”好? 企业的规模有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最优边界? 扩张对企业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6.5 虚拟企业:大小无形
虚拟企业的边界在哪里? 为何“做实”策略对美特斯?邦威来说是一个致命错误? 国内电商自己做物流靠谱吗?
第7章 公司的基因:产权与国企改革
7.1 产权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当前中国的富豪为什么要移民? 为什么说政府的天职就是保护私有财产? “强拆”屡禁不止的根源在哪里?
7.2 产权有成本,制度有优劣
西周的“公田”为何会变成“私田”? 为什么土匪也能够有效治理公路? 为什么说国有产权的运行成本转嫁给了全社会?
7.3 所有者缺位:国企永远的痛
律师告国资委为何无果而终? 谁是国有企业真正的老板? 郎咸平的“保姆理论”错在哪里?
7.4 国企崛起背后的隐忧
国有企业是如何赚钱的? 国有企业赚谁的钱? 国有企业为谁赚钱?
7.5 公有制还是共有制?
华西村在“共有制”方面有何探索? 国家所有等于全民所有吗? 为什么股份制不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7.6 人民信托基金:“全民所有”不是梦
美国阿拉斯加州为何要实行社会分红? 为什么国企改革到最后总是不尽如人意? 人民信托基金的“亮点”在哪里?
篇章节选
3.3 董事会:公司法人的心脏
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不管是谁推荐的,一旦进入董事会必须对所有的股东负责任,不能说谁让去董事会的,就必须代表谁的利益。如果这样,就不具备担任董事的资格。
——国美董事局前主席 陈晓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综上所述,关于中国人的价值观之争,归根到底,不是争论中国要引进外来文化还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问题,也不是引进马列主义还是西方文明的问题,而是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和复兴自己文化的问题,确切地说,是选择“以儒为本,以法为用”,还是选择“以道为本,以墨为用”。 从人类文明史看,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甘愿被奴役,不喜欢自由;没有哪个民族喜欢搞三六九等,不喜欢人人平等;没有哪个民族适合搞专制,而不适合搞民主;没有哪个民族喜欢人治,而不喜欢法治,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自由、民主、法治和人权是人类共同信奉的价值,所以叫“普世价值”,它是一种被世界绝大多数人公认、客观存在于世界,对整个人类有益的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 现代化的交通和通信工具使世界变成“地球村”,随着世界人民的交往越来越多,人类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让人们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彼此的痛苦与幸福,人类的共性越来越多,仇恨与战争越来越少,普世的价值观逐步形成。尽管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甚至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这不能成为否定普世价值的借口。中国加入了多个国际公约,就是中国人践行普世价值的标志。自晚清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包括大批共产党人,为了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这些普世价值,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我国现行的宪法条文中,也充分体现了追求民主、保障自由、依法治国的精神。当前社会上个别学者为了一己私利,像小丑一般无耻地污蔑和抹黑普世价值,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和对先烈亡灵的羞辱。 企业家作为社会精英,应成为争取自由民主、推动社会进步的先锋,这是企业家的使命。综观世界各国历史,现代文明都是由手工业者和商人推动的,他们是最早的企业家。古希腊民主起源于雅典,原因是当时雅典海上贸易和工商业发达,出现了大量的工商阶层:近代民主则是由英国新兴资产阶级与专制特权阶层的不断斗争中争取得来的;中国晚清时期的“绅商”也是推动维新与变法的主要力量。为什么企业家愿意拥护民主与自由的社会制度呢?因为对于企业家来说,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只有平等交换才能产生市场经济。一个人如果真正相信人人平等,他必然赞成每个人平等地参与政治事务,自然就会赞成一人一票的民主政治;如果一个人真正相信平等与民主,他也必然尊重社会契约,拥护法治。因此,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必然会接受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这些普世价值,拥护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崇尚自由,尊重人权,如果他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可能会是一位优秀的政客,或者是一位精明的投机商人,但绝不会是一名优秀的企业家。 当前,“市场原教旨主义”思想在中国影响很大。有些经济学家认为,自由就是保护私产和自由交易,而民主则是拿大伙儿说事儿,大伙儿只考虑他们自身的利益,凭借人多势众,往往不讲道理。2012年4月2日,在博鳌论坛上,李稻葵表示,一个完全的民主制度往往会起到阻碍市场经济的作用,印度的电力市场、发电市场,很多地方没有市场化,为什么?因为农民要求电价的保护、电价的补贴,因此他认为民主会妨碍自由交易。著名的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张维迎也说,能用市场解决的地方一定不要用民主,比如一百多人中午要吃饭,一种办法是自己拿钞票爱去哪个锓馆就去哪个;另一种办法是先投票,走程序,看大多数人都喜欢吃什么。他的意思是,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度不是好办法,会带来一小部分人的权利被剥夺,也会损害市场的效率。

媒体关注与评论

没有信仰的经济是疯子。没有好的信仰所形成的商业伦理支撑,就会有工商而无文明,有贪婪而无禁忌,有财富而无幸福。 ——(著名经济学家 赵晓) 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否则人类就进入灾难之门。 ——(英国著名思想家 约翰·洛克) 很多人创业是为了拿融资,被投资者牵着走的人,一定废物一个。市场可以掌控我们,客户可以掌控我们,股东怎么行?他们就是股东。 ——(阿里巴巴创始人 马云) 我认为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为股东赚钱。现在到处都讲企业社会责任怎么样。我认为首先要对股东负责。 ——(著名经济学家 许小年) VC带来的不仅仅是钱,最重要的是一个透明公开的分配机制,投资人、创业者、企业员工、核心骨干大家都要有这个利益均摊。 ——(360安全卫士董事长 周鸿祎) 投行是什么玩意儿呢?他们其实和基金利益是情人,和要上市的公司是一夜无情。总想压低发行价。 ——(当当传世人 李国庆) 我不在乎企业自身有多少资源,而在乎这个企业有多少能力去整合资源,这是核心问题,世界的都是我的,我的都是世界的。 ——(美特斯·邦威创始人 周成建)


编辑推荐

《公司的逻辑:一本书读懂商业社会》编辑推荐:中国为什么不能诞生乔布斯和苹果公司?国美之争中,黄光裕和陈晓孰是孰非?马云有没有违背契约精神?天使投资人是天使还是恶魔?有限责任是“无赖特许状”吗?国企如何赚钱、赚谁的钱、为谁赚钱?自从央视推出系列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之后,关于公司话题的书籍非常热门。但目前市面上的很多书籍主要是列举史料与数据,缺乏对公司原理进行有逻辑的和系统的阐述,这就导致读者对于很多现象不知其所以然。《公司的逻辑:一本书读懂商业社会》通过对热点经管现象的解读,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为你揭示纷纭复杂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帮助你明白公司的“前世今生”,了解公司背后的运行逻辑。《公司的逻辑:一本书读懂商业社会》内容充实细腻、观点新颖独立,不管你是财经爱好者,还是公司管理者,这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必备之书。

名人推荐

没有信仰的经济是疯子。没有好的信仰所形成的商业伦理支撑,就会有工商而无文明,有贪婪而无禁忌,有财富而无幸福。 ——(著名经济学家 赵晓) 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否则人类就进入灾难之门。 ——(英国著名思想家 约翰·洛克) 很多人创业是为了拿融资,被投资者牵着走的人,一定废物一个。市场可以掌控我们,客户可以掌控我们,股东怎么行?他们就是股东。 ——(阿里巴巴创始人 马云) 我认为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为股东赚钱。现在到处都讲企业社会责任怎么样,我认为首先要对股东负责。 ——(著名经济学家 许小年) VC带来的不仅仅是钱,最重要的是一个透明公开的分配机制。投资人、创业者、企业员工、核心骨干大家都要有这个利益均摊。 ——(360安全卫士董事长 周鸿祎) 投行是什么玩意儿呢?他们其实和基金利益是情人,和要上市的公司是一夜无情。总想压低发行价。 ——(李国庆) 我不在乎企业自身有多少资源。而在乎这个企业有多少能力去整合资源。这是核心问题。世界的都是我的,我的都是世界的。 ——(美特斯·邦威创始人 周成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司的逻辑 PDF格式下载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一系列深刻的道理,解答了企业家心中的困惑,如企业家是不是靠剥削,等等,为企业家提供许多价值判断的标准,是商业社会的启蒙之著,希望它成为经典之作。


逻辑分析还行


默默迹迹,看完了全书,对于书中提到的不少问题能产生小小的共鸣,且作者把这些问题更为清晰深刻的做了阐述了出来。期待以后更好的作品。


没辜负这个书名:一本书读懂商业社会


我平时很少写书评,但此书写的真的很好。能帮助拨开云雾,看清事物的本象。而且,表达的观点,基本上是客观和正确的。大力推荐。希望作者再写新书。


感觉不错很有深度的一本书


一本书读懂商业社会


值得一看,有助了解商业文化


这本书,题目取得很好,封面广告词作得很好,目录也编得很好,书的内容不怎么样。 作者站在公司的外面打量公司,讲了方方面面,好像都点到了,有个别内容大部分公司终其一生都涉及不上,边缘化了,以此作为公司的逻辑,有些牵强。 作为公司,如何生存、发展、壮大,是根本性的问题;作为公司的员工,如何在公司中生存、发展、升职、加薪,是迫切性的问题。这些才应该是公司的逻辑需要讨论的主要内容。 这些是公司的管理者和员工最关注的内容,是公司存在和发展的逻辑所在。这需要作者站在公司内的角度来解读。 我购买《公司的逻辑》,就是想从里面寻找这些方面的内容。脱离这些内容,来讨论公司的逻辑,就搞偏了。


此书真乃天下第一奇书


多角度阐述公司,还不错,还差一章没看完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