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下)

袁贵仁、杨耕 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袁贵仁、杨耕 主编  

页数:

全两册  

字数:

116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的理论主题、思维方式和社会功能发生了根本转换,其思想之深刻、方法之科学、影响之广泛都是无与伦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150多年来,追随者有之,赞同者有之,批评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梅林、考茨基、伯恩施坦、拉布里奥拉、普列汉诺夫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过深刻论述,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尔都塞、哈贝马斯等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探索,罗素、杜威、萨特、海德格尔、福科、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人也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其中不乏深刻的见解。在这个论述、探索过程中,许多观点不很一致,甚至很不一致,争论持久而激烈。

内容概要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性和广泛性,按照当代西方、当代东欧和苏联、当代俄罗斯、当代中国四个角度,汇集整理了当代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说和阐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是融资料性、学术性和前沿性为一体的大型系列丛书。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中国卷,内中主要收录了肖前、陈晏清等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 王南浞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  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的统一  马克思实践论的辩证法 王东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列宁计划” 丰子义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叶汝贤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衣俊卿  “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  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孙正聿  面向新千年的马克思哲学  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  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 孙伯鍨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邢贲思  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任平  马克思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刘放桐  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肖前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陈先达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特色和历史地位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把握 陈晏清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基于实践论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 陈志良  主体性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反映论的革命 杨春贵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杨耕  历史唯物主义:一种批判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  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及其特征 李景源  马克思的主体·客体理论  认识·图式·客观性: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探讨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后记

章节摘录

吴晓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的哲学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等。著有《萨特其人及其人学》(合著)、《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合著)、《科学与社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合著)、《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学术任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吴晓明早年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特别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由于哲学史的研究最终不可避免地牵涉哲学本身的基础问题,所以他又转而对这些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此他专门研究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不同阐释路向,特别是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领袖的对立立场。这一研究的最初结果表明:所谓“梅林一普列汉诺夫正统”的阐释路向与卢卡奇、柯尔施等人的阐释路向正面地对立着,而这种对立实际上局限于现代形而上学的框架和建制中,并且是彼此补充的。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对立是分裂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基础的必然后果,它的一端表现为无批判的实证主义,它的另一端则最终倾向于主观主义的批判主义。1997年,吴晓明把继续深入地研究“基础”问题与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联系起来,并把研究的任务明确地提示为阐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质与当代意义。其主要的观点包括:必须就我们的时代境况非常突出地提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当代意义的任务;这个任务最终当由存在论(ontology)的根基处入手作出彻底的和内在巩固的阐明;通达此种阐明的路径乃是广义的批判性“对话”,亦即经由文本解读。

后记

一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实际上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学习与研究、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改革开放30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使得我们流连忘返。“重读马克思”、“回到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反映了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执着追求;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主体性和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和本体论、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的研究……体现着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变革的时代和发展的社会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和思维空间,新术语、新观念、新思想不断涌现,各种学术思潮和不同研究范式异彩纷呈而又不断碰撞,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日益呈现出丰富性、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我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编辑推荐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套装上下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上下) PDF格式下载



非适合哲学专业的同学使用。


这本书是家人拜托我买的他们担心这本书会出版的很少就一直催我我当时就很着急的上网订购了这本书结果第二天中午就到了送货员态度也非常好很耐心的等我找零钱书的品质也很好外面用透明的塑料封上避免弄脏发票也随之送到总之很满意!


这套丛书除这个外,我都买了。包括后来出的“西方学者卷”的“补卷”。从学术性看,选文都是很经典,很有代表性的。但就一般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人士来说,选文可能都重复了,因为大多人都有这些重要作家的专著或译本。只有极少数文章是新译出的。之所以没有买这个中国卷,单从书的目录看就知道是写的什么东西,毫无理论的创新和价值,全是意识形态规定下的半成品,泛滥之作,个人觉得既无收集价值也无阅读乐趣,可以说是浪费纸张和出版资源。这和前苏联的类似作品如出一辙,个中显现的学术政治权力之隐意,我就不多说了。建议其他各卷都可以买来读读,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面临夭折的命运也许正是其崛起的启示,因为资本主义在当代西方面临终结之奢谈,恰恰与新马克思主义之兴起相呼应。人类社会的命运向何处去,后现代理论并没有带来更完满的答案,权力和财富之分割在社会理论中并无一终极定论,故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意义远远高于其经济或历史意义。社会分层和政治平等性的历史演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深远,那“看不见的手”并非社会的自然化延伸,而是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中国卷比西方卷淡定一些,但一些文章在观点和思路上是雷同的;西方卷比中国卷翔实一些,但偏激和无稽之谈太多。总之要全面的看审视的吸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