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向公共生活的教育理论

杨东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杨东平  

页数:

288  

字数:

26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在前现代化的中国,科学与文化的断裂格外显著、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中国独特的历程、恢复教育的人文内涵,重建现代教育精神等内容。

作者简介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战略发展研究会理事,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自然之友会长,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现代化理论、教育公平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教育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和不同表现  二、激进主义文化背景下传统教育的命运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教育的复活  四、结论和反思 教育现代化:不仅仅是理想  一、传统教育的复活和强化  二、什么是现代教育 中国教育:人文价值的流失和重建  一、在前现代化的中国,科学与文化的断裂格外显著  二、科学与人文的冲突:中国独特的历程  三、恢复教育的人文内涵,重建现代教育精神 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再认识 和谐社会的教育发展观和价值观  一、平衡现代教育的两种功能  二、以公平的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发展观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平民教育的流变和当代发展  一、20世纪上半叶的平民教育运动  二、平民教育在新中国的演变  三、当代中国平民教育的新探索  四、当代平民教育的价值 从教育学到教育科学  一、教育学科的恢复和生长  二、国家化学术生产机制的形成  三、教育理论的西学影响  四、“教育学危机” 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第二篇 大学之道 通才教育的复兴——试论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改革  一、专才教育的困境  二、通才教育释义  三、通才教育和中国国情 中国近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 大学改革:徘徊于理想与现实之间 重温大学精神 重建现代大学制度 重温和借鉴:8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  一、80年代活跃的高等教育改革  二、高等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改革  三、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和启示第三篇 教育公平第四篇 教育公共政策

章节摘录

  第一篇 教育历史文化  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价值和不同表现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其悠远的教育文化传统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产生过重要影响,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更具有直接的、十分特殊的价值。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教育文化,有诸多层面和复杂的内容。它在20世纪的演变和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可以大略地从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这样三个层面去观察。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我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孔子怀抱“人皆可以为圣贤”的道德理想,他开创了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的先河。由此,全民族极其高涨的教育热情,尊师重教、兴学办学、对子女较高的教育期望等,形成儒教社会的一种特质和精神面貌。  与这一教育理想相连的制度安排是著名的科举制。结构精巧的科举制,既是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又是文官制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向公共生活的教育理论 PDF格式下载



杨东平的书,非常值得一读。教育需要全社会人的一起努力!


不错的书,对研究有所启发


好,是我们杨老师的大作,必须要买的!


都是名家的文章,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