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顾明远//石中英 北京师大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北京师大  

作者:

顾明远//石中英  

页数:

476  

Tag标签:

无  

前言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京胜利召开,这是21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中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大会发言中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也特别指出,《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教育规划纲要》是在中央直接领导下,征集全国各界人士的意见,历经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制定出来的。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之前,由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高等学校和六大教育学会组成了十一个调研小组,对教育领域的问题进行全面、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同时国务院领导小组刘延东同志又多次召开了由百名各界人士参加的专家咨询委员会议,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同时在媒体上就某些热点问题开展了热烈讨论。《教育规划纲要》文本提出以后,又上网公开征求了国民的意见。不仅如此,温家宝总理还亲自召开了五次座谈会,听取各种意见和建议,到学校第一线视察、听课,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为《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指明了方向。这次《教育规划纲要》的制定动员人员之多,征求意见之广,制定时间之长是历史上空前的。这充分表明了中央领导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问计于民,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可以说《教育规划纲要》是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内容概要

本书帮助读者更完整、更准确地把握《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内容,更及时、更广泛地宣传《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新体制、新机制和新举措,以促进各级政府、社会公众和相关教育机构对于《教育规划纲要》总体精神与具体内容的学习、理解和实施,服务于新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序言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第二章 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第二部分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任务 第三章 重视学前教育,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第四章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第五章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 第六章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吸引力和培养质量 第七章 全面提高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统筹协调发展 第八章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第九章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发展水平 第十章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帮助残障人融入社会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第十二章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第十四章 办学体制改革 第十五章 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六章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十八章 保障经费投入 第十九章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第二十章 推进依法治教 第二十一章 加强组织领导后记

章节摘录

  (四)教育工作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育规律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秩序和根本要求;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秩序和根本要求。教育工作以育人为本,就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不能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违背教育规律,教育事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挫折,就不能很好地履行教育的职责,完成教育的使命;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健康成长就会受到阻碍和损害,就不可能实现教育工作的目的。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确实存在着需要进一步认识和尊重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努力地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教育、办学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需要努力防止、克服和纠正教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主观主义、本本主义和其他一些不符合教育规律、违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教育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只从良好的愿望和主观的判断出发办教育、办学校,不从教育和学校的实际出发,也不尊重教育事业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教育工作中的本本主义只从书本上的原理出发,不愿意深入到具体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去,认识实践,理解实践。具体教育实践中的一些明显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应该得到坚决地克服和纠正。例如,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黄金阶段,是青少年学生身体发育、体质增强、陶冶情操、发展良好思维品质、形成基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价值信念的关键阶段,在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完全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是长期以来实际上主宰中小学校的“应试教育”只是围绕着考试来办教育,一切为了考试,奉行所谓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在很大程度上置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与多样性发展于不顾,造成大批学生身心发育不良,体质下降,近视率居高不下,思维品质、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价值信念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这是根本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也违背了“育人为本”根本要求,实际上成了“升学为本”。又如,在中小学阶段评选“三好学生”原本是表彰那些德智体各方面表现突出、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以达到激励全体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但是,多年的实践表明,学校在评选“三好学生”时,往往只讲“一好”(成绩好),不讲其他“两好”(身体好与品德好),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人选,而大部分人则不能被人选,造成教育评价中的不民主现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详细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我觉得如果买了 纲要 就还是要买个解读比较好


石中英的解读,自然错不了。不过建议还是先看纲要,再看解读。


全面系统的解读对于理解当前我国教育走向非常有帮助!特别适合搞教育的读!


这本书纸张、印刷好,无质量问题。
这本书介绍未来我国十年内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适合在职教师学习和从事于教育行业的人群。
教师必读。


从事教育研究的人值得一看,代表将来十年,基础教育发展方向


这本书的来头就不说了,从其实际价值来看,本人觉得作为教育领域的人,着实应该看一下。比较晦涩,比较官腔的,我们都在谈论新课标等,试问有几个人认认真真的阅读过新课标呢?如果没有这本书要看!


今天刚收到,书很新,还没来得及看。老师上专题课的时候推荐的。


解读的很详细,深刻,对提高理论素养有益。


解读很详细,相信北师大出版社


该书可谓官方解读,还是可以一看的


很满意书的内容,发货也快,成功的网购。


内容很实在,需要内心的品读品读


对我的论文帮助很大,很感谢!


不错,质量肯定正版啦,学习中


我对这本书喜欢!


出于品牌效应买了这本书,还没读。但应该值得阅读。


看看!


还没看,正版书!


工作的参考书!


这本书有利教师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顾先生对纲要的解读具体,有见解力,适合研究生们读一读。
不足之处在于,书中有一些错别字。


政策性的的东西,写论文需要,学教育的最好看看。


这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名教授撰写的解读本。


等过段时间再看……


幸好有它,不然那么枯燥的理论的确很难消化


很大一部头的书。;言语比较严肃。适合研究的人阅读。没有潜下心来的是读不下去的。


送货时间很准时 书的质量耶不错


等了好长时间才买到的书


工作需要,被迫要多了解教育政策。


外包简陋,仅用了当当塑料手提袋,收货时外包已破损,导致部分新书有污损,影响阅读心情啊,希望在外包装上有待改进,让客户有阅读的好心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