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
2010-10
北京师大
王秀丽|主编: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
195000
本套丛书系北京市第二批“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丛书”,共25本,真实记录了北京市关于园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现阶段进展。每本书稿都凝结了各园所多年来付出的劳动和心血,是长期研究、探索、实践的生动展现和经验总结。负责各书稿主编工作的基本都是各幼儿园的园长,我们也能由此领略到新时期幼儿园园长的风采:他们在引领园所践行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已成长为业务型、专家型的幼教管理者。正是他们,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和自己的教师团队一起,研究幼儿、研究教师、研究教学、研究课程,为我们的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了做好丛书的编辑、整理工作,我们特别责成学前教育杂志社承担这项任务。自“十五”以来,他们肩负着报道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重点项目的工作,对北京园所进行追踪报道,从“《纲要》行动计划在行动”到“‘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在行动”,与广大幼儿园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丛书的终成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同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们也为丛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使丛书得以顺利出版。
导语 一、对美术教育理论的认识 二、对我园美术教育实践的思考第一章 美术教育与各领域的整合 第一节 对整合的认识与思考 一、为什么要进行整合 二、整合的具体过程 第二节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实现美术教育与各领域的整合 一、丰富感知经验,选择适宜的美术内容 案例工操场上的蚂蚁王国 二、在美术活动中学习科学 案例2风筝(节 选) 三、科学领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案例3特殊的墙饰一一神秘的海底世界 四、学会观察、感知,进行个性化表现 案例4我们生活的社区(节 选) 五、解读作品,引导幼儿深入学习 案例5我喜欢的鸟(节 选) 第三节 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实现美术教育与各领域的整合 一、创设幼儿喜爱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愿望 案例1味多美蛋糕房 案例2美羊羊花店 二、关注偶发事件,引发需求化的美术活动 案例3有趣的墨迹图 ……第二章 把握幼儿心理特点,开展有效美术教学第三章 通过美术专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参考文献
版权页:插图:明确了自己做风筝的任务后,大家一起收集了制作风筝的材料,并且一起商量、制作了一个“风筝制作方法的流程图”。要做风筝,除了准备材料以外,首先要做的就是扎骨架,考虑到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水平,最后我们决定做最简单的“十字骨架”风筝。首先,我为幼儿准备了书、尺子、线、笔、折纸等很多生活中的材料,引导他们学习通过测量找中心点的正确方法。运用这些自然物和尺子等开始探索:幼儿有的用尺子量,有的用线来比,有的用两支笔来测,还有的用相同大小的书来比较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后,有些幼儿在自己的努力下找到了骨架的“中心点”,表现得十分高兴。没有找到中心点的幼儿,也在同伴学习、帮助下,.陆续找到了中心点。幼儿终于成功了,他们的脸上流露出一种幸福的笑容。在固定“十字骨架”时,他们反复尝试,结果总是失败。这时,教师介入幼儿的活动,示范并讲解固定“十字骨架”的方法,并建议幼儿合作解决问题。然后,幼儿两两合作,一个扶着一个来扎,先完成的幼儿还主动地教其他不会的幼儿。很快,“十字骨架”就扎好了。绘制风筝为了引导幼儿表现风筝的特点和关感,我引导幼儿观察、欣赏教室中的风筝。我们围绕“你最喜欢哪个风筝?喜欢它的哪部分?为什么”“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有的幼儿说:“我最喜欢它尾巴上的花纹,就像小孔雀的尾巴一样,还有好多漂亮的颜色。”“我最喜欢它一圈一圈的小圆点。”
《幼儿美术教育的教与学》:园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索丛书(第2辑)
理论方面的架构饱满,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开展课题研究的看后应该会有所收获。不过案例并不是特别多,不十分适合一线的幼儿教师。
虽然并不吻合自己的专业,但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有帮助的,开卷有益。
理论加实际,虽然不喜欢这类书 但是有用的书
商品不错,只是装订的一侧有裂痕,像是被外力扭坏的,视觉上不舒服,但不影响看内容。
撰写教研计划时很受用,很喜欢
很适合幼师看,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