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幼儿园随班就读的探索与实践

戴晓萱 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戴晓萱 编  

页数:

136  

内容概要

  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幼儿园是北京市示范幼儿园,2002年起开始接收特殊儿童,开展了在普通幼儿园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工作的研究与探索。历经七年多的时间,从感性的接纳到理性的思考,我园的随班就读工作逐渐步人正轨并初见成效。  接纳特殊儿童是一种社会责任,开展融合教育是一种教育使命。尽管目前政府关于特殊儿童人园的收费尚未有明确的标准,我们仍本着教育公平、融合教育的理念对他们一视同仁,对特殊儿童的收费标准与普通儿童保持一致。  特殊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做支撑,为了做好师资培训,我们除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北京市教委和东城区教委组织的特教师资班学习,还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对全园教师进行师资培训,为开展好随班就读工作积蓄力量。  我园目前有三种随班就读方式:①完全随班就读一一除个训时间外,其他时间全部在普通班级;②生活和活动随班就读一一在进餐等生活环节中或在室内外游戏时与普通儿童一道,为生活随班就读。听障儿童个训后,需要在正常且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听力的补偿学习,这时采取活动随班就读。③资源教室随班就读一一利用资源教室中一些专业化的设备,对孩子进行行为和功能的练习为资源教室随班就读。在接纳特殊儿童的过程中,目前我园教师积累了每天坚持“四个一”、引导特殊儿童“四方法”等经验。

书籍目录

绪论一、问题的提出二、相关概念界定三、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 随班就读的实践探索:条件创设与课程开发一、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原则、程序与策略二、随班就读的教育模式三、随班就读的教育计划第二章 随班就读的实践探索:师资培训一、随班就读中师资培训的基本经验二、随班就读教师“应知应会第三章 随班就读的实践探索:家长参与一、引导家长参与随班就读工作的基本策略二、做好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三、帮助特殊幼儿家长掌握有效的特殊教育策略第四章 开展随班就读的效果与成果一、开展随班就读的效果二、开展随班就读的成果结语与展望一、教师在特教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欠缺二、特殊幼儿数量、类型多,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策略与方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三、配套政策不到位附录1 随班就读教育活动案例一、运动游戏案例二、科学活动案例三、语言活动案例四、社会活动案例五、艺术活动案例附录2 随班就读的幼儿园管理制度一、特殊幼儿诊断与筛查制度二、特殊教育师资管理制度三、特殊教育教研制度四、特殊幼儿保健管理制度五、特殊幼儿收费制度六、特殊幼儿资料管理制度七、特殊幼儿安全管理制度八、特殊幼儿入园流程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②良好的训练环境与器械是做好随班就读的保证。要为特殊幼儿提供无障碍的学习环境,如各班都安装有坡道,便于幼儿行走;各班都有坐便,便于幼儿如厕;各班还有个性化的桌椅及玩具,便于幼儿参与班级活动等。为残障幼儿的发展留有空间,促进他们在正常环境下的发展。  此外,特殊幼儿要想恢复受损害的功能,就要借助各种器械和材料。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康复训练器械和玩具材料,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帮助他们坚持训练,这样才有可能使他们的某项功能得到锻炼甚至康复。  ③规范化的康复场所是幼儿康复训练的助推器。资源教室是特殊儿童进行个别训练的场所,规范化的区域与设备不仅为特殊儿童提供特殊需要的教育,还为教师提供特特殊需要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为家长提供教育资源。资源教室的创设要按照规范化、功能化的标准配备玩具与器械,要能为特殊幼儿创造发挥优势,展示才能的机会,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这是特殊儿童训练的重要场所,资源教室应设有感统训练区、肢体矫正区、精细动作区、家长服务区和资料档案区等,同时具有训练功能、矫正功能、补偿功能和发展功能等,还应配备必要的教具、学具、康复器材和图书资料等。  ④图书资料是做好随班就读工作的理论和知识支撑。要使随班就读工作不断的持续发展,就要为教师配备必要的特教理论书籍、教材教参考资料、儿童用书等,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机整合。  除此之外,还要为特殊幼儿提供个性化的物质环境。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有特殊需要幼儿所表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有的多动,有的自闭,有的语言发育迟缓,有的在智力或社会性上发展相对滞后。面对这些个体差异比较大的幼儿,除在资源教室内提供相应的个别教育环境、资料、器材,也要体现与他们相适应的教育环境,引导幼儿逐渐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在教室内特别为幼儿设计爱心活动角,提供孩子自己喜欢的玩具,针对发展弱项按照个别计划提供个训使用的游戏材料,展示幼儿参与班级主题环境创设的作品等。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幼儿园随班就读的探索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