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均衡与非均衡

袁志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袁志刚  

页数:

57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均衡与非均衡:中国宏观经济与转轨经济问题探索》内容主要包括:非均衡经济理论研究及其在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中国经济转轨与国有企业问题;在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宏观经济的增长与波动;居民消费、储蓄和房地产市场波动;就业、失业问题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创新、教育与知识经济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性等。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许多是中国经济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热点问题等。

作者简介

袁志刚,1958年1月出生于上海。1993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4年留复旦大学经济学系工作至今。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兼任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复旦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并被英国杜伦大学聘为访问教授。在经济学权威、核心杂志和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撰写并主编各类经济学类著作及教材20余部,论文、著作20余项获省部级奖项,并在科研、教学等方面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多年来一直从事宏观经济学和非均衡经济学的研究。近年来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保险问题上面,论文被广泛引用。同时,还致力于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如中国居民消费、金融改革和房地产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

书籍目录

序 
第一篇 非均衡经济研究
 非均衡理论研究及其实践意义 
  一、非均衡理论的由来 
  二、非均衡理论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三、宏观非瓦尔拉斯均衡模型 
  四、非均衡理论在计划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五、非均衡理论在中国经济分析中的意义 
 双轨经济均衡论:对一个计划配额制约下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经济的
 效率考察 
  一、方法论
  二、模 型 
  三、模型的分析与结论
 转轨过程中的宏观经济非均衡模型 
  一、模型的背景和假定
  二、计划总供给和计划配置
  三、非计划生产部门不同的供给水平 
  四、转轨时期总需求的形成
  五、计划和市场混合经济中的均衡与非均衡 
第二篇 中国国有企业与转轨经济研究
 过渡经济中的三个理论问题 
  一、制度替代还是制度革新
  二、私有化的误区
  三、关于内部人控制问题
  四、几点结论
 中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若干思考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的流失情况 
  二、转轨时期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途径 
  三、建立和完善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是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
   前提条件 
 中国国有企业隐性失业与国有企业绩效 
  一、国有工业企业隐性失业的性质分析及其测算 
  二、国有企业绩效及隐性失业的互相影响
  三、总结及政策建议
 重新审视中国国有企业的历史地位、功能及其出路 
  一、引 言 
  二、新时期国有企业垄断程度上升,影响?场体系的发育 
  三、国有企业垄断是造成劳动收人占比下降和内外结构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四、中国经济的未来困境催生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的“倒逼”机制
  五、国有企业的未来改革方向
 ……
第三篇 宏观经济研究专题一:宏观经济波动、城市化与全球化
第四篇 宏观经济研究专题二:消费、储蓄与房地产市场
第五篇 就业理论研究
第六篇 社会保障理论研究
第七篇 创新、教育与知识经济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新古典理论认为,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条件下,劳动和资本这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是处于同等地位的。在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中,各种不同要素的报酬之和等于总产品的价值。这就是说在新古典理论中,这种生产方式是公平且有效率的,不管是资本雇用劳动还是劳动雇用资本都是等价的。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几乎都是用资本来雇用劳动的生产方式。新古典理论对此也有不少的解释,比如,认为资本相对于劳动具有稀缺性。在封建社会中,土地相对于劳动是稀缺的生产要素,因此,地主就掌握了生产方式的支配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稀缺的要素,生产方式的支配权就转移到了资本所有者手中。更重要的是,由于现实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性,资本可以成为企业家能力的信号甄别标志,加上资本拥有经济过程的剩余索取的权利和承担经营风险的义务,而劳动必须依附于劳动者而不能成为抵押品,等等。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激励的产权安排,就是让资本雇用其他要素。全球化的最大好处是全球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而这种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首先是通过资本要素收益的提高而体现出来的。现代经济理论可以证明,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也是其他生产要素最优配置的过程。但是,全球化的资本行为,或者说资本原则的全球化,将导致局部地区劳动者利益的损失,造成资本原则与劳动原则相矛盾。这种矛盾主要是体现在经济上的不平等(贫富差距)以及更复杂的历史地理、国际准则、政治利益等各种博弈力量交叉作用的结果。


编辑推荐

《均衡与非均衡:中国宏观经济与转轨经济问题探索》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均衡与非均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