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术鉴赏

邵统平 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邵统平 编  

页数:

159  

内容概要

邵统平主编的《美术鉴赏》分中国美术鉴赏、外国美术鉴赏两部分。全书主要从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四个方面,系统性地阐述人类早期至现代的中外美术发展的脉络,介绍各个时期重要的美术遗产、美术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及其艺术观念。其中特别选取了数百幅经典作品进行赏析,图文并茂。对于读者提高和深化中外美术的感性认识和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美术鉴赏常识
一、美术常识
二、美术鉴赏的意义
三、美术鉴赏的方法
第二章 中国古代绘画
第一节 中国绘画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三节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四节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三章 中国古代雕塑
第一节 中国古代雕塑概述
第二节 陵墓雕塑
第三节 宗教雕塑
第四章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
第一节 中国古代陶瓷艺术
一、陶器
二、瓷器
第二节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三节 玉器、漆器、织绣工艺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一、中国古代建筑
二、宗教建筑
三、古代园林
四、古代民居
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美术
一、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概况
二、作品欣赏
第七章 原始美术
一、概述
二、代表作品
第八章 外国古代美术
第一节 古埃及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二节 古希腊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欣赏
第三节 古罗马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欣赏
第九章 中世纪美术
第一节 拜占庭美术(公元5—15世纪)
一、概述
二、代表作品
第二节 罗马式美术(公元10—12世纪)
一、概述
二、代表作品
第三节 哥特式美术(公元12—15世纪)
一、概述
二、代表作品
第十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第一节 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二节 尼德主和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十一章 17、18世纪美术
第一节 17世纪意大利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二节 17世纪西班牙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三节 17世纪法兰德斯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四节 17世纪荷兰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五节 法国罗可可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十二章 19世纪美术
第一节 新古典主义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赏析
第二节 浪漫主义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分析
第三节 现实主义艺术
一、概述
二、作品分析
第四节 印象主义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分析
第五节 俄罗斯的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分析
第十三章 20世纪美术
一、概述
二、作品分析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室内有象征四季的四根19米多高的井口柱,柱身彩画华丽,直冲上层屋顶,与上面的天花藻井一起显得更加灿烂辉煌。室内布柱两圈,中间四柱及其外12根金柱所支撑的屋檐高度不同,从而形成中间天花高、外环天花低的室内空间变化。为我国现存古代建筑规模最大、建筑艺术最精美的一处庙坛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二、宗教建筑中国古代流行的宗教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最大的是佛教。现存的宗教建筑在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充分显示了古代建筑艺术巨大成就。宗教建筑是人类宗教意识、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建筑技术的集中体现,在建筑史、文化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宗教建筑具有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庭院式的组群布局、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特点。佛教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寺庙和古塔。佛寺最初仍按照印度的样式,以佛塔为中心,或采取“前塔后殿”的布置形式。随着佛寺的中国化建设,佛塔逐渐退居后面或一侧,殿堂成为全寺的中心。现存中国最早的两座木构建筑都是佛殿,即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它们斗拱硕大,出檐深远,屋面平缓,装饰简洁,是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定型后的中国佛寺继承了中国原有的建筑形式,采用对称式布局,沿中轴线布置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两边布置供香客、僧人居住的生活用房。佛寺内建筑的名称往往来自供奉的主神及主要用途:供奉天王的天王殿,供奉佛与菩萨的大雄宝殿;诵经修行的法堂和经楼;安置舍利或法宝的舍利殿、转轮藏殿;日常生活和接待来客时使用的斋堂、寝堂、客堂等。藏传佛教(喇嘛教)实行政教合一,特别讲求宗教礼仪,各种佛节几乎是西藏全民的盛大节日,因而大都规模浩大。藏传佛教结合西藏高原上多山的地理条件,多依山而建,与山岭融为一体;建筑上结合中原的木结构和当地的碉楼城堡,又吸收了尼泊尔寺庙的装饰特点,创造出富有藏地风貌的坚固雄伟、色彩鲜明浓烈的建筑风格。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最早的塔以木结构为主,由于木结构不易长久保存,到南北朝时期发展出砖石塔,唐宋以后又有了铜铁塔,宋代以后更出现了琉璃塔,还有瓷器做的塔等。中国现存的数以千计的古塔,大都是砖石塔。现在留存下来最古的木塔是山西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近千年来经过多次地震仍屹立不倒。佛塔由独立孤塔逐渐发展出双塔对峙、三塔鼎立,还有五塔、八塔,甚至上百座塔的塔群。如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塔林,有唐朝至清朝千余年间的砖石墓塔220多座,形式多样,雕刻丰富,是研究古代砖石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1.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唐代)南禅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即正殿,又名大佛殿。这是我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具有极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国家的瑰宝。


编辑推荐

《美术鉴赏》是全国师范院校“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美术鉴赏 PDF格式下载



比较一般的书,美术兴趣爱好可以看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