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京师知识产权法论丛

韩赤风 编 韩赤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3出版)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韩赤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3出版)  

作者:

韩赤风 编  

页数:

210  

内容概要

  《京师知识产权法论丛》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产权限制制度的法律变革、知识产权利滥用的认定与规制——以立法和司法实践为视角、为视障者获取信息的著作权限制与例外——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议案述评等。

书籍目录

京师论坛 知识产权限制制度的法律变革 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的认定与规制 ——以立法和司法实践为视角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市场竞争优势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为视障者获取信息的著作权限制与例外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相关议案述评 国际商标立法的现状与未来 试论版权公共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与机制建设 论学位论文著作权归属之界定 论作品上利益的分配 ——以文字作品为模型 计算机软件商业模式的变化以及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学术争鸣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怪胎”? 计算机字库中单字著作权之证伪制度综述 中国商标制度概况域外法学 《菲律宾知识产权法典》述评判例研究 浅析改劣技术方案的非专利侵权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2009)民提字第83号判决评析 商标权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冲突及法律适用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6)粤高法民三终字第111号民事判决评析 有合法来源可免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之责 ——北京优朋普乐科技有限公司诉TCL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及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案评析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结果。当然,利益平衡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总体上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①因此,当客观条件的变化导致利益平衡的格局发生改变时,知识产权限制制度也会相应发生变革。 新技术革命的影响。知识产权制度在其不太长的历史中,历经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的不同时期,可以说是基于科技革命而生,基于科技革命而变。我们看到,当代新技术、新知识对现行知识产权限制制度带来新的挑战。在著作权领域,新的传播技术引发了著作权限制与反限制的不断变革。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进入“电子版权”时代,静电复印机和音像录制设备不仅进入了图书馆、文献资料中心、政府部门,而且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社会上也专门出现了以复印、录制为业的商店,数以万计的作品被个人、家庭或社会无偿复制。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每年各国对作品复印的数量约有25000亿张,非法复制唱片的价值每年超过十亿美元。而且,新的复制技术的诞生使复制他人作品变得“轻而易举”,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大削弱了原件与复制件在音质上的差异,使“过去在复制方面存在的专职者和非专职者的‘分工关系’崩溃了”②。著作权人和使用者之间本因一个作品发生关系,但他们之间并无链条相连。所以,“从一条信息开始,像网眼一样出现了无数根‘绳子’,权利人无法知道‘绳子’的另端系向何方。在权利人那里,即使想主张某种权利,但对‘绳子’另端的情况真实却无法支配”。③从20世纪以来一直到今天,在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中我们步人了“网络版权”时代。网络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而且为经济、科技、文化交往提供了技术保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与普及,拓展了获取信息的途径,使得信息的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迅速而方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世界变成了迷你型的“地球村”。与此同时,网络版权的法律难题也开始出现:电子数据库对作品的利用产生了海量需求,使得传统的著作权许可制度不敷使用。例如,期刊全文电子数据库依托于传统纸质期刊,其收录的期刊种类成千上万,涉及的文献资料数以百万计。


编辑推荐

《京师知识产权法论丛》有不少文章属于国内重大研究或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成果,这也增强了《京师知识产权法论丛》的学术价值。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京师知识产权法论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