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化概论

邓天杰 邓天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邓天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

邓天杰  

页数:

353  

内容概要

  《大学公共课系列教材:中国文化概论》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化概述;中国传统思维;中国伦理道德;中国传统民俗;中国礼仪文化;中国神秘文化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文化概述 第一节 文化的基本属性 第二节 中国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 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二章 中国传统思维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第二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革新第三章 中国伦理道德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二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第四章 中国传统民俗 第一节 中国民俗概况 第二节 民俗在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分类 第三节 中国民俗的特点 第四节 中国民俗文化的社会功能第五章 中国礼仪文化 第一节 衣食住行的礼仪 第二节 婚丧嫁娶的礼仪 第三节 少数民族的生活礼仪第六章 中国神秘文化 第一节 神秘文化概说 第二节 《周易》占筮第七章 中国古代宗教 第一节 中国宗教发展简况 第二节 儒教 第三节 道教 第四节 佛教 第五节 民间信仰第八章 中国古代休闲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休闲文化概说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休闲观念 第三节 中国古代休闲文化的特点第九章 中国语言文字 第一节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节 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第十章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节 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第三节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学术 第一节 先秦诸子 第二节 两汉经学 第三节 魏晋玄学 第四节 宋明理学 第五节 古代兵法第十二章 中国古代文学 第一节 先秦文学 第二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节 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节 宋元文学 第五节 明清文学 第六节 近代文学 第七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艺术 第一节 音乐与戏曲 第二节 书法与国画 第三节 舞蹈与雕塑第十四章 中国古代史学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渊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第十五章 中国古代科技 第一节 中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第二节 中国近代科技落伍的反思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建筑 第一节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文脉与人文意蕴 第二节 中国园林文化 第三节 中国古桥文化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交通文化 第一节 中国古代交通文化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交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第三节 中国古代交通文化的巅峰与继续延伸中的转机第十八章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节 饮食结构与烹饪技艺 第二节 茶文化与酒文化 第三节 中国古代饮食观念第十九章 中国服饰文化 第一节 中国纺织技术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传统服饰的变迁 第三节 中国服饰文化的制度形态 第四节 民族民间服饰文化第二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论争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二节 民俗在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分类  一、民俗在文化中的地位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自然形态,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民俗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文化现象之一,它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社会意识,使各民族得以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民俗是历史的积淀,它可以世代传袭,反复出现,形成稳定的民俗事象。民俗作为社会普遍遵守的规范,还是政治、法律之外控制社会的重要因素。  民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与文化大系统发生关系的同时,又和文化大系统下的许多子系统发生关系,其中和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关系最为密切。文学描写有许多民俗的反映,民间文学的民俗背景尤其强烈,许多民间文学本身就是民俗事象的记载。为此,一些民俗学家认为,民间文学具有文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民俗和历史学也有互相交织的情况,一方面,各种生活民俗、生产民俗、文艺民俗大大丰富了历史的记载;另一方面,历史的发展也促进了民俗的发展。民俗还和社会学有着重重联系,在西方,民俗学是和社会学同时兴起的,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十分相像。民俗和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的密切关系使民俗学成为与这三门学科互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民俗和文化大系统下的政治、哲学,科技等子系统也有联系。中国民俗对于“天”的崇拜意识,被涂上忠君的政治色彩;中国民俗中的阴阳五行意识,是哲学的重要概念;中国民俗崇拜的黄帝、鲁班、华佗等历史名人,是舟车、木匠、医药等科技门类的行业神。由于民俗与众多文化大系统之下的子系统有着相互关联,它被看成是文化大系统与其具体门类的子系统联系的中介。但同时,民俗本身又是文化大系统所属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民俗在文化系统中具有双重身份。  一、民俗的分类  民俗在文化中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民俗的内容是非常驳杂的,有必要将其分门别类,以理顺脉络。下面是中国民俗的大致类型:  物质民俗是指与物质的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有关的民俗。包括农耕民俗、畜牧民俗、渔猎民俗、手工业民俗、商业民俗、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行旅民俗等。  社会民俗是指社会群体的结合和交往产生的民俗。包括人生礼仪民俗、姓名称谓民俗、岁时节令民俗、社会结构民俗、游艺民俗等。  意识民俗是指以信仰为核心的民俗。包括原始信仰、宗教信仰、生产和生活禁忌等。  这些民俗类型有各自的划分界限,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民俗事象是综合表现的,如中国的春节是一个综合性的民族节日,从民俗的划分来说属于岁时节令民俗。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有写春联、剪窗花、挂年画、贴福字、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送贺年片、拜年、给压岁钱、祭天祀祖、迎接财神等。其中和饮食民俗、游艺民俗、信仰民俗等有诸多关联。又如,农耕民俗与农时农事相关,农民的劳作需不违农时,按照节气进行安排;许多民族在大的农事活动,如春播、秋收等季节有固定的祭祀、庆典等仪式。以此看来,农耕民俗与岁时节令民俗和信仰民俗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概论》由邓天杰主编,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选修课教材,内容涉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交通、文字、建筑、宗教、民俗、礼仪以及服饰文化、神秘文化、科技文化、休闲文化等,内容广博而深入浅出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演变流程,其体例和内容较之传统的古代文化类教材而言,内容更加明晰而切近,教材定位靠近内容产业和文化产业开发,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启示和拓展意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化概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