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李和中 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和中 主编  

页数:

379  

内容概要

本书为“MPA系列教材”之一。书中就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规划和配置、工作分析与职位规范、招聘与录用、培训和发展、绩效管理与评估、报酬与激励、福利与保障、廉政建设与民主建设等共十四章内容进行了阐述。

作者简介

李和中,男,现年62岁,回族。1986年于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并获法学硕士学位,留校从事行政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现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管理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部门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现为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公共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先后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9部(其中个人专著5部,主编4部),其主要代表著作有:《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观概说》(独著)、《首脑素质启示录》、《中国公务员制度概论》(主编)、《比较公务员制度》(独著)、《西方国家行政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第一作者)、《行政监察学原理》(主编)等。曾被《中国专家学者辞典》(人民日报社海外新闻交流中心编撰)作为有影响的学者收录。

书籍目录

导 论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范式:环境—价值—制度
  一、公共人事行政中的环境、价值与制度
  二、环境、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关系
  三、功能:制度与价值的中介
第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管理
  第一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述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与模式
  第三节 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及其构成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特点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理论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轨迹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本理论
第五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预测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与作用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第六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
  第一节 人力资源流动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方式
  第三节 人力资源市场
  第四节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障碍与对策
第七章 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
  第一节 工作分析概述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 公共部门工作评估的方法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员分类管理
第八章 公共部门人才测评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才测评概述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才笔试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才结构化面试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的评价中心技术
第九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获取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的原则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的程序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的渠道和方法
第十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第一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概述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机构和方法
  第三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系统模型
第十一章 公共部门人力使用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用人艺术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使用的原则
  第三节 公共部门职务任免与升降
  第四节 公共部门人力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二章 公共部门人力激励
  第一节 人力激励概述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第三节 人力激励的基本原则与手段
第十三章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第一节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概述
  第二节 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第三节 中国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
第十四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管理
  第一节 薪酬与薪酬制度
  第二节 工资的种类及其结构
  第三节 福利的种类及其结构
  第四节 公共部门工资与福利所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第十五章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
  第一节 监控与约束及其作用
  第二节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结束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西方国家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监控与约束
  第四节 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监控与约束
参考文献
后  记

章节摘录

插图:二、环境、价值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一)价值、制度对环境的依赖作为公共人事行政的三个核心概念之一,环境对于整个公共人事行政系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由环境、价值与制度三者构成的互动循环中。环境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行政人事环境决定了行政人事价值的选择、形成和积淀.进而通过功能选择、制度设计对整个系统发挥作用。应该说,价值和制度二者是依赖于环境而生的,没有特定的行政人事环境,就没有相应的人事行政价值与制度。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共人事行政价值与制度都是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众所周知,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制度都不是从来就有的,它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所谓专门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的,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人事行政,有的只是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或中国古代所特有的“圣人”和“德治”。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公共事务的不断增多,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才出现了专职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从这个意义上讲,是环境的变化催生了整个公共人事行政系统,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使之不断延伸和完善。环境是通过价值来作用于整个公共人事行政制度的,环境塑造价值,而价值决定功能选择和制度设计。其次,环境不仅决定了公共人事行政价值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还规定了其内在的目标、规模、结构、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公共人事行政的价值和制度一旦顺应环境的需要产生和建立起来,就需要对整个环境作出回应,来调整主体人员和组织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从而映射到系统的规模、结构,最终促进整个人事行政目标的达成。从数学函数的意义上来讲,环境是一个自变量,而价值和制度都是因变量,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事行政环境是价值选择和价值决定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导致了整个人事行政制度的变迁。 ————————————————————————————————————————————————————————————————————————————————

后记

本书是为了适应目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需要,为行政管理专业学位课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编写的教材。编写中力图凸显行政管理专业的特色,并针对广播电视远程教学的规律,以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为目的。本书以人力资源研究范式为经,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为纬,力求以多元化的视角全面反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全书的布局与架构上,在材料的取舍与剪裁上希冀有所突破。全书各章均搭配有相应案例,以启迪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当然,效果如何,有待教学实践检验。全书由古小华负责组织;李和中拟定写作大纲;李和中、钱道赓负责统改、定稿。各章撰写人员为:李和中编写导论、第一章、第二章、第十四章;襄铮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第十五章;刘重春编写第五章、第六章;钱道赓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三章;东晓编写第十章;古小华编写第十二章。本书定稿后,承蒙北京大学李景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齐明山教授、国家行政学院刘熙瑞教授等评审专家不吝赐教,提出了诸多切中矢的的意见,使本书得以完善。


编辑推荐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