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金融学基础

李健 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健 编  

页数:

214  

前言

  “金融学”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金融学”的涵盖面很宽,凡与金融相关的范畴几乎都包含在内。本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动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金融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作机制及其最新发展动态;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因素已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影响力日益增强。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把握金融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而认识和探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金融现象,研究和解决现实金融经济问题,同时为其他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编写人员有(按章节顺序):李健(第一、二、三、四、五、十一、十二、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章)、左毓秀(第一、三章)、李国重(第二、十一章)、马丽娟(第五、六、七章)、魏建华(第八、九、十章)、吴国祥(第十三、十四、十五章)。  全书由李健负责总纂。在书稿的写作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帮助,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周升业教授。

内容概要

  本书力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系统阐述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行规律;客观介绍世界上主流金融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和实务运作的机制;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

作者简介

  李健,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金融学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主持首批国家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是首批国家教学团队带头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首届百位国家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等荣誉。主要研究方向为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近十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16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出版个人专著2本,主编专著6本、教材9本,合著教材2本。科研成果中获得国家级奖励1项,省部级奖励11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
 第二节 货币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节 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第四节 货币制度
第二章 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概述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
 第三节 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现代信用及其作用
 第三节 现代信用体系的构成
 第四节 信用形式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态
 第二节 利率的种类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
第五章 金融机构概述
 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功能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六章 银行类金融机构
 第一节 银行的产生、发展及其种类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
 第四节 信用合作机构
第七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一节 保险公司
 第二节 投资机构
 第三节 其他金融机构
第八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第二节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征
 第三节 金融工具的价格
 第四节 金融工具的收益
第九章 货币市场
 第一节 货币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 同业拆借市场
 第三节 票据市场
 第四节 国库券市场
 第五节 回购协议市场
第十章 资本市场
 第一节 资本市场的特点与功能
 第二节 证券发行市场
 第三节 证券流通市场
 第四节 证券投资分析
第十一章 国际收支及其均衡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
 第三节 国际储备与对外债务
 第四节 国际支付与结算
第十二章 国际融资与金融全球化
 第一节 国际资本的流动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
 第三节 我国金融的对外开放与全球化进程
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与类型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
 第四节 清算业务
第十四章 货币需求
 第一节 货币需求的概述
 第二节 货币需求的决定
 第三节 我国货币需求分析
第十五章 货币供给
 第一节 现代信用货币的供给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与存款货币的创造
 第四节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
第十六章 货币均衡
 第一节 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第二节 通货膨胀
 第三节 通货紧缩
第十七章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四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五节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第十八章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第二节 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第三节 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各地从可以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当这种商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它就成了货币。从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货币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  货币产生以来其形式随着商品交换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货币形式的变化与币材的变化密切相关。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要求具备以下性质:一是价值较高;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于携带。历史上曾经有许多种类不同的物品充当过币材,币材的变化导致货币形式不断演进,反映出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形式的要求。货币形式的演变从实物货币开始,发展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货币的代表——纸币和其他信用货币。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指由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充当的货币。在中国使用时间较长、影Ⅱ向较大的有两类实物货币:一类是贝币,另一类是谷帛。但是实物货币不能很好地满足交换对货币的要求。因为许多实物货币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所以不是理想的货币形式。  (二)金属货币  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贮藏等优势,更适宜于充当货币。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一是秤量货币,二是铸币。秤量货币是指以金属条块的形式发挥货币作用的金属货币。秤量货币在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时间很长,典型的形态是银两。铸币是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铸币的出现,克服了秤量货币使用时的种种不便,便利了商品交易。  当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特别是当流通中的货币是十足的金属铸币时,货币的价值比较稳定,能够为交换和生产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有利于交换和借贷活动的发展。但是金属货币也有难以克服的弊端,因为金属货币的数量受金属的贮藏量和开采量的先天制约,特别是面对不断增长的交易数量,货币的数量很难保持同步的增长,因此在生产力急速发展时期,大量商品往往由于货币的短缺而难以销售,引发萧条。同时,金属货币在进行大额交易时不便携带,也影响了其使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金融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