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技能人才培训创新教材
2010-1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林振江 编
312
《中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创新教材:社会心理学(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适用)》是为了适应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需要而组织编写的,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专科学校以及各类进修班、培训班的教材,也可供心理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中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创新教材:社会心理学(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适用)》在编写过程中,注意吸收国内外社会心理学及相邻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成果,遵循“精简理论,突出应用”的原则,在保证基本内容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家政与社区服务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实际需要,阐明社会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介绍了社会化、社会认知、自我意识、社会态度、社会影响、社会关系、人际沟通、社会群体、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等内容,力求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加强教材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使读者在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在实践中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本书在每一章的开头增加了本章学习目标,在每一章的结尾增加了学习方法指导,包括本章小结、知识链接、思考与问答,有助于学生自学和掌握主要内容,同时还为教师拓展教学内容提供了教学参考。
第一章 导论——认识社会心理学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概述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三、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一、形成时期二、确立时期三、发展时期第三节 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一、心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二、心理现象是人脑整体活动的产物三、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第四节 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二、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方法第二章 社会化——走向社会生活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一、人的社会化的含义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三、社会化的类型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个人生物基础条件二、外界社会环境条件第三节 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一、童年社会化二、少年社会化三、青年社会化四、成年的继续社会化1第四节 社会化的意义和启示一、社会化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和启示二、社会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启示第三章 社会认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二、社会认知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一、主观因素(认知者的因素)二、客观因素(认知对象的因素)第三节 社会印象的形成与管理一、社会印象的形成二、影响印象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三、印象管理(印象整饰)第四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与偏差一、归因的概念二、归因的偏差第四章 自我意识——认识自己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一、自我意识的含义二、自我意识的结构三、自我意识的作用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一、自我意识的产生二、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五章 社会态度——我们的内在体验第六章 社会影响——制约我们的态度和行为第七章 社会关系——影响我们和他们的交往第八章 人际沟通——心与心的交流第九章 社会群体——认同与一致的感觉第十章 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