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抟日记

【英】多丽丝·莱辛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10月第1版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英】多丽丝·莱辛  

页数:

427  

译者:

范浩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个集子里收了几篇我自己最喜欢的小说。一篇是用作书名的《抟日记》,里面提到的地方也在罗得西亚,不过,那里和我小时候住的地方差别很大。我是在马绍纳兰的班克特长大的,离斯诺伊阿不远,可我那时候经常跑到马兰德拉和曼契克玩。那里主要是沙地草原,到处都是大块大块的花岗岩,你摞着我,我摞着你,姿势别提多古怪了,高处的石头都颤巍巍地,仿佛一阵小风就能把它们掀翻似的,这种景象我在其他地方还真没见过。小时候,我一天到晚地泡在那儿,观察草木和昆虫,记得那里的土是白花花的,上面还盖着一层硬壳,不像父亲的农场上全是厚重的黑土。

内容概要

这部备受赞誉的小说集生动地描绘了非洲的壮丽景色,炎炎的烈日、广袤的大地,以及黑人与白人之间无法解决的巨大矛盾。贫穷的白人农夫和他们孤独的妻子、遮天的蝗暴、蚂蚁和石榴树、黑人佣仆,还有土著村庄里的饥荒……共同构筑了一个极有力度的意象——非洲大陆:数不胜数的人都曾为了生计,在这片土地上耕作、开采、劫掠,而它始终傲然屹立。

作者简介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生于伊朗,父母均为英国人。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代表作有《青草低吟》、《金色笔记》、《第五个孩子》、《特别的猫》,以及“五部益”《暴力的孩子们》等。

书籍目录

序言我所知道的间谍一个不结婚的男人黑皮肤的圣母小首饰匣猪背叛他说过的话露西·格兰奇小劫流放的滋味散心进城树木与少女飞抟日记两只狗的故事新来的人家信饥饿绣荷包(译后)

章节摘录

  我所知道的间谍  我不想让人感觉我是在拿三十年前的索斯柏里,一个芝麻大的小城,和威名赫赫的地方比。天理不容。不过,要谈大题目,从小处人手,似乎并无不妥之处。  说起来,还是二战时候的事。有那么二十来个人,主持着十来个左派组织,不过左倾的程度各不相同。索斯柏里尽管是首府,可是当年的情况却是“大家谁都认识谁”。城里白人大约有一万上下;至于黑人的人数,那个时候和现在一样,都是毛估的。城里有个中央邮电局,设在很漂亮的一栋楼里,有个邮件分拣员定期参加左派俱乐部的集会。就是这个人给我们讲解秘密警察的审查制度是怎么运作的:所有寄给上述那些组织的信函都先给放到一个盒子里,上面注着“待审”的字样,接下来就由某些被信托的公民抽空审阅。当然,这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想也想得到的。此外,还有些组织也入了另册,比如一个叫守望之塔的教派,不知什么原因,非洲上上下下的政府对它都抱着怀疑的态度(也许是因为他们预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还有些法西斯组织——这倒也合情合理,毕竟在进行反法西斯的战争嘛。至于那些宗旨含混晦涩,譬如只有五个成员、五镑经费的组织和个人,邮件也需经过,打个比方,过滤和消毒。最后这一块大概有一百人的光景,是最最令人费解的。这些人能有什么共同之处呢?他们的意见对于正在萌芽的南罗德西亚又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危害?要知道,当时正像走马灯一样地换首相呢。

媒体关注与评论

  非洲会使你明白,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是大自然里一个渺小的生灵而已。  ——多丽丝·莱辛,摘自本书序  有些故事写的是二十年代,有些写的是战争,有些写战后,皆取自作者的童年印象,这些印象非但没有因为时间和记忆褪色,反而显得分外鲜活丰润。  ——《每日电讯报》  多丽丝·莱辛能够把看似家常、偶然的琐事敏捷地翻个个儿,把它们内在的光华展现出来:仿佛她写作的时候一直凝神打量着这些故事,直至获得那一特别的视角,它虽精灵古怪,但却直抵核心。  ——《泰晤士报》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她是一位女性经验的史诗家,以其怀疑、热情与洞察力,仔细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  ——诺贝尔委员会对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颂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抟日记 PDF格式下载



凑不齐的莱辛,还差《浮世畸零人》,《四门之城》,《良缘》,《被陆地包围》


非常非常棒的一本书,看了很感动,喜欢莱辛。


此书非常值得一看。


  这是书里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了,也许是因为它是最后一篇,残留的印象更多,也许是因为它是唯一的一部篇幅还算蛮长的,也许因为什么其他原因吧我也不知道。跟LY说起的时候,她说,从你的描述里我怎么一点也不觉得这个故事好看?这当然要归咎于我薄弱的表达能力和慢半拍的理解能力,而不是对作品的批评。
  我认真在想,为什么《饥饿》会吸引我?胜过其他短篇?
  其他作品讲的都是非洲草原上的故事,有白人的、黑人的,白人里也有高下之分,白人社区里的复杂人际关系等等。这些故事虽然有趣,但总觉得只是一种异国风情吧,至少现在的我只能把它们当做一种非洲见闻略过,不同的是莱辛不只在编故事、讲故事,她还在讲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各种烦恼,她爱这些人们,这些烦恼陪伴着她长大,所以她深有体会,试图为烦恼找到合适的理由和源头。至于解决办法,其实很少看到。
  这并不是说莱辛的态度消极,而正是因为她看到了烦恼背后的各种纷繁复杂,这些根源的复杂性决定了解决时的困难。她不支持从个人角度考量而空呼口号以谋取利益,而是期待各方的互相理解、尊重、谅解,然后才能真正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间谍》一篇,就很实实在在地表现并讽刺了各方之间的暗中斗争。
  
  而《饥饿》,提供了足够的篇幅来讲述一个乡下黑人进城的遭遇,把问题的复杂性更完整地呈现出来,而莱辛在此也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而不再是其他短篇里那种嘲讽或无奈。吸引我的,除了这种积极的面向,还有一个就是“饥饿”,一种不满足的状态,渴望的心理。这种心情驱使着主人公扎巴兀,抛弃他在部落、家庭应有的责任,勇敢地来到城里闯荡。的确,在这之中存在着不负责任的问题,但莱辛特意安排了扎巴兀的好弟弟来抵消由他离开后造成的家庭负担问题,她意识到这一行为带来的后果,但如果不是有这些勇敢的人走出旧的牢笼,挣脱束缚,摆脱恐惧,来到新的世界,那也就不会有进步,不会有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正是这种不满足,不仅引领着像扎巴兀这样的乡下黑人冲破束缚,创造新的世界,也激励着所有有志于改变、改进的人士。冲破的过程,就像莱辛所描写的,带着无知、谨慎、害怕、偏见、矛盾、冲突,存在着各种好坏善恶的可能性,也许有人的运气像扎巴兀那么好,可以碰见一些好心的、善良的引导者,始终给他以光明的机会;也许有人的运气没有那么好,碰上了扒手的团伙,从此拥抱黑暗无法自拔。而冲破的结果,它所带来的改变,也并不尽如人意,有好有坏,且不论还要承受新旧双方的偏见,更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但我们还是要抱有改善的希望,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才能有所进步。这种不满足的心理,和前仆后继的行动,是真正值得敬佩的。
  正是由于这种“不满足”普遍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再加上莱辛精彩的心理描写,让我更加感同身受。也许在面对老师、面对前辈,或面对未知的事物时,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饥饿的状态,而像扎巴兀刚开始由于无知、羞耻而带来的傲慢与偏见,也经常会被我发现存在于自己身上。莱辛鼓励人们去冲破这些束缚,勇敢地去接受新的事物。她自己也从不给自己贴标签,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比如很多人将她视为女权主义的一大人物,但她自己从来不这么认为。
  末了还想起一句话,是台大的傅佩荣老师上课时讲到的,我觉得很好。他说,对那些做着他不知道或做不到的事情的人,他就尊敬。很多事情我们可能都不了解、不明白,也有很多事情我们即使了解了、明白了也做不到,用尊敬来对待,的确明智,也很不容易。有多少人、多少事,因为不了解、不明白,或者做不到,而我对其抱以不尊重,待之以无知或无能的傲慢了?想想真是觉得羞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