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梅文鼎评传

李迪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迪 著  

内容概要

  梅文鼎(1633—1721)是清初著名天文学和数学家,被称为“国朝(清)算学第一人”,已出版的学术著作约30种,还有约60种有记载但未见出版的书,真可谓著作等身。他在学术方面,特别是数学方面成就突出。本书的写法基本上是寓科学成果于思想,或是科学成果与思想相结合,以突出评传的性质。
  本书从梅文鼎所处的时代开始,依次论述了他的著作、家族的学术影响和与外界的学术交流,重点在他的宏观学术思想、天文学思想和数学思想三个方面,最后讲述了梅氏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在国内外的广泛影响。

作者简介

  李迪吉林省伊通县人,1927年10月生。195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留校任教。1956年调到内蒙古师范学院(现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数学,从事数学史及其他科学史研究。曾任该校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同科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东亚科学史学会名誉会员等。主要著作有《中国数学史简编》(有日文译本)、
《中国数学通史》3卷、 《康熙几暇格物编译注》、 《中国历代科技人物生卒年表》
(合作)、 《天文考古通论》 (合作)、
《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集》(一),主编有《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中华传统数学文献导论》,参编《中国数学史大系》等,发表论文450多篇。享受国务院特殊津帖。

书籍目录

《梅文鼎评传上》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第一章 梅文鼎所处的时代
一、改朝换代的动荡
二、西方天算学传人中国
三、17世纪中国的天算思想
四、清统治者对复明活动的镇压
第二章 梅文鼎的生平
一、家世和青少年时代
二、壮年开始专心研究天文学、数学
三、老骥伏枥,壮志不已
第三章 梅文鼎的学术家族
 一、弟弟及儿子的学术活动
 二、梅珏成的前半生
 三、梅珏成在雍正乾隆年间的几项学术研究
第四章 梅文鼎的历算交流
 一、梅文鼎与方中通等
 二、梅文鼎与杜知耕、孔林宗等
 三、梅文鼎与潘耒、徐善等
 四、梅文鼎与张潮、张硕忱、何奕美
 五、梅文鼎与张雍敬
 六、梅文鼎与揭暄
 七、梅文鼎与毛乾乾、谢野臣、刘湘煃
第五章 梅文鼎的著作及相关事项
 一、《勿庵历算书目》的记载
 二、《梅氏历算全书》的收录
 三、《梅氏丛书辑要》的编辑
 四、《绩学堂诗文钞》收录的诗文
第六章 梅文鼎的“征之于实”与“会通中西”思想
 一、“征之于实”思想的来源与形成
 二、世界观与无神论思想
 三、在“征之于实”的前提下探寻历算规律。
 四、“会通中西”思想
 五、“西学中源”说的表现
 六、研究课题的来源
第七章 梅文鼎的天文历法思想
一、梅文鼎所认识的天文体系
二、梅文鼎对地球的论证
三、中西天文历法之异同
四、梅文鼎对日月交食的研究和认识
五、梅文鼎对天文历法史的研究与认识
 ……
第八章 梅文鼎的数学思想
第九章 梅文鼎同时代的薛凤祚和王锡阐
第十章 梅文鼎历算思想的广泛影响
结束语
附 录
梅文鼎年谱简编
梅文鼎传记文献
其他重要文献
《梅文鼎评传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从此,梅氏的对外交往也就接连不断。 康熙十四年(1675年)他去南京参加乡试,在那里停留了5年,了解到许多新情况,结交了不少朋友,使他大开眼界。其中最最重要的朋友是马德称,并由此人抄、购了不少重要书籍。 马德称,字儒继,南京回民,对天文历法比较精通,又了解有关情况。来华传教士穆尼阁(J.N.Smogolenski,1611—1656年)在中国写的《天步真原》和薛凤祚的《天学会通》都有刊本出版。梅文鼎通过马德称才知道此事。他便借来抄写。后来,他追述说:“以上二书,向从金陵老友顾文学于弢(昭)借钞,……当其刻书南都(南京),(文)鼎方株守穷山,不相闻知。岁乙卯(1675年)晤马德称诸君,始知之,则其归已久。”另外,他又购得抄本《崇祯历书》,但是该书缺《比例规解》一种。1678年,他新认识的朋友黄虞稷(字俞邰,1629—1691年)从刘潜柱处借到一本《比例规解》,他便抄写补上。他又在黄虞稷处见到了宋本《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是“算书中,此为最古”者。当时《九章算术》在市场上早已无书,连明末徐光启都未看到。梅氏总算有幸亲自见到了《九章算术》第一章。 梅氏还在马德称处看到了《西域天文书》,他明确讲到了此事: 此书与回回历经纬度及其算法共四卷,并洪武时翰林吴伯宗、李翀受诏,与回回大师马沙亦赫、马哈麻同译,而天顺时钦天监正贝琳所刻也。余尝与友人马德称【儒骥】处见其全书,盖今泰西天文实用又本此书而加新意也。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梅文鼎评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