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追求
2010-6
南京大学出版社
方延明 编
339
无
一个学科的发展创新,靠一代代学人的探索与追求。 一个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靠老师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以及社会服务,对新闻学这个学科来讲更是如此。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已经有50余年的办学经历,她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复建于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兴于新世纪。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已经建成一个具有三个本科专业、两个硕士点、多个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教学科研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新闻传播学院。 近年来,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们潜心钻研,学有所成,发表的论文每年以近3成的速度递增,2009年比2008年增加了70%,且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有多篇论文发表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社科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 为进一步弘扬新闻传播学的科学研究,经院学术委员会研究建议,并经党政联席会议决定,拟出版三个系列的费彝民学术文库,分专著卷、教材卷、论文卷。论文卷先行出版,由每位教师推荐两篇在上年度发表的比较满意的论文,结集于每年“5·20”校庆纪念日出版,作为对上一年全院教师学术成果的一种回顾与展示。
《探索与追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9年卷》主要内容包括七年之痒: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之路、从灾害新闻看知情权在我国的发展——基于《人民日报》地震报道的历时性分析、金融危机传播中的两难选择——以三家中国报纸为分析样本、文明营销:社会治理模式的范式转换、伦理博弈抑或道德感召——公共关系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探析、变迁中的电视受众心理及其社会属性分析等。
新闻传播史论研究范长江死因探析储安平后期变化及其活动刍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事求是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实用原则之比较研究当代中国传媒的价值取向从宣传到传播——试论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合流的背后——传统学派形成的知识社会学探究论广告意识形态媒介环境学家对“专门化(专家)”问题的警觉性认知政府新闻学研究网络时代执政的机遇和挑战从“对抗”到“协商”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新模式——以“躲猫猫事件”为例政党执政规律与大众传媒运行规律——实际内涵、作用层面及相互关系探讨主政者媒介素养刍议对舆论引导主体引导能力的多维观照社会结构视野下的政府新闻“知沟”效应研究另新闻传播教育与学科发展传播学基础研究和学科生命力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领域作者、机构和地区的学术影响分析——基于CSSCI(2005-2006)的分析中华文化视觉信息数据库建设构想——视觉信息处理机制的建模及在视觉信息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传播学科的兴起——一段重新阐释的历史新闻教育反思中的“传播学”话语新闻与法研究批评性报道的法律意识与司法环境——编辑记者、法官认知状况调查10年:中国媒体侵权诉讼的“公众人物”理念权利——权力制衡理论范式的形成——媒体与司法关系研究(1993-2009)述评论媒体报道权与受众知情权的互动——以媒体对黄光裕个案的报道为例凶手的媒介呈现与叙事模式研究——以《南方周末》报道(2007-2008)为例传播与社会研究七年之痒: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之路从灾害新闻看知情权在我国的发展——基于《人民日报》地震报道的历时性分析金融危机传播中的两难选择——以三家中国报纸为分析样本文明营销:社会治理模式的范式转换伦理博弈抑或道德感召——公共关系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探析变迁中的电视受众心理及其社会属性分析文化研究图像传播与文化转向意识形态的图腾抑或失效——关于两部二战宣传电影传播效果的比较分析虚拟教堂:对传播的“仪式观”的另类解读白领身份幻象与符号消费——透视时尚杂志的消费主义逻辑语境变迁、符号转译与迷群体——关于《潜伏》迷的文化分析
当时,冲击范长江并定为“敌我矛盾”的理由,是正在劳动改造的某蒋军军官揭发了蒋军在红军长征时期堵截红军时,记者范长江曾告诉他红军可能自毛儿盖突围。当时蒋军军官认为毛儿盖地势险恶,突围困难,红军是不会走运条路的,因此并未派驻重兵。可是后来红军果真从毛儿盖突了围,“文革”中着重审查了范长江的这段历史。范在那样的情况下,有话无法申述,终于被逼跳井自杀。 茅盾还说:范长江去世后,其妻沈谱怀疑他不是自杀,要求调查但无结果,她写信向毛泽东申诉,毛批示“范案重新调查,定案结论要家属同意后交中央批准”。几经反复,终于重新定案为“不正常的死”,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保留党籍。但是八宝山革命公墓不同意存放范长江的骨灰,因为凡是自杀的人不能进八宝山,除非中央批准,又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仍规定不举行追悼仪式,不登报,不发消息。 范长江的骨灰在1975年8月6日安放到八宝山革命公墓,茅盾的上述谈话就是他到八宝山吊唁回来后对金韵琴说的。由于当时没有公开报道,去吊唁的人也不多,茅盾说的这些情况也就鲜为人知了。《茅盾谈话录》出版于工993年,但似乎没有进入新闻史研究者的视野,近年新出的包括范长江传记在内的一些研究成果,也不曾有人引述过茅盾的这个说法。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