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短篇小说
2012-1
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守仁,刘玉红,赵宇 编
330
524000
无
《英美短篇小说》收选短篇小说共20篇,按小说要素分组排列,其中康拉德的《青春》篇幅稍长,也可视为中篇小说,故单列。将某个短篇小说归到特定的小说要素名下,只是为了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分析、阐释文学现象,并不意味着只能运用这一小说要素去分析该文本。
导言
1.主题(Theme)
Kate Chopin:Story of an Hour
William Carlos Williams:The Use of Force
Katherine Mansfield:The Fly
2.情节(Plot)
James Joyce:Araby
William Faulkner:A Rose for Emily
John Updike:A&P
3.人物(Characters)
Ernest Hemingway:Soldier's Home
Katherine Anne Porter:The Jilting of Granny Weatherall
Richard Wrighti The Man Who Was Almost a Man
Truman Capote:Miriam
4.视角(Point of View)
Sherwood Anderson:I'm a Fool
Flannery O'Connor: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
Doris Lessing:A Woman on a Roof
5.象征(Symb01)
Nathaniel Hawthorne:Rappaccini's Daughter
D. H. Lawrence:The Blind Man
John Steinbeck:The Chrysanthemums
Bernard Malamud:The Magic Barrel
6.实验小说(Experimental Fiction)
Donald Barthelme:The School
Keith Fort:The Coal Shoveller
Joseph Conrad:Youth
Glossary of Critical Terms
后记
现实主义作家关注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讲述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故事,将真实奉为圭臬。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前卫作家力图突破传统小说的人物、情节、线性叙述的程式,对小说形式进行实验,创作了一批新颖独特的作品,批评家把他们称为“后现代”作家。约翰·巴斯、威廉·加斯、唐纳德·巴塞尔姆、罗伯特·库弗、唐·德里罗、基思·福特等人创作的后现代小说摒弃现实主义的“真实”观念,并不追求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其实验性主要表现为以“元小说”(metafiction)展示小说虚构的本质,以“反形式”(anti-form)反映西方当代生活的状态。后现代作家执意与现实主义分道扬镳,有时过分陶醉于语言游戏之中,但是他们的革新促使当时文坛发生变化,对当代小说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传统的作家经常会摆出自己是在讲述真实故事的样子,尽量使自己的作品看上去自如流畅、天工巧成,而后现代作家喜欢凸显作品的虚构性,希望读者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的创作技巧。这种关注虚构技巧的元小说讲述作品自身的故事,把叙述行为直接作为小说的内容。基思·福特的《铲煤者》很好地说明了作者如何有意识地审视小说虚构的过程,而这种审视和对形式的展示成了故事的一部分。这篇实验小说以“钟在滴答地走”开头,紧接着作者马上对此进行自我分析:“对我这个短篇故事来讲,这个开头不好。”中间他数次直接插入自己对小说创作的看法,而且将这些看法置于段首,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如:“这个情节是不是听起来很熟?像是乔伊斯的《死者》。我不是有意要模仿这个故事,但它就像陷阱一样等在那里,我没法不模仿。”“如果我使用象征,那么我在很大程度上也要看读者是否愿意接受我的象征主义想表达的意思。” “反形式”表现在作家采用戏仿、拼贴、碎片化、文字游戏等手法来打破传统小说的线性叙述和人为的逻辑性,如《铲煤者》由五个片断组成,彼此没有明确的关联性。巴塞尔姆将广告、新闻、电影的语言用在小说创作中,以描绘都市生活的复杂和混乱。他的《白雪公主》(1967)是对同名童话故事的戏仿,里面的王子变得平常、庸俗,令白雪公主大失所望。巴思的
无
快递的速度很快,当当的服务很不错
不错,价格也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