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赵树理评传

戴光中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戴光中  

内容概要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评传丛书:赵树理评传》指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消费的时代,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是守成主义者,固守拒绝任何想象的传统“评传”写法,摈弃一切文学的想象和合理的推论。但是,我们绝不提倡那种以出卖传主隐私而获得名利的商业性炒作,反对那种“演义化”的写法。

书籍目录

第一章家世与童年 第二章独特的教育 第三章发动学潮 第四章荷戟独彷徨 第五章投身抗日 第六章小报天地大 第七章小二黑与李有才 第八章“李家庄”的变迁 第九章“赵树理方向” 第十章邪不压正 第十一章“水土不服” 第十二章《三里湾》 第十三章青年问题 第十四章“神经病” 第十五章再认识 第十六章“中间人物” 第十七章“死于《十里店》” 第十八章“社会自有公论”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因为看不懂戏的内容,小得意常在晚上缠着母亲,要她讲解。他的母亲是个典型的山区女子,温柔、善良、沉默,内心深处又不乏倔强刚硬之质。有一年春荒,她回娘家借粮。娘家很富,放在地窖里的粮食都霉烂成块了,却只借给她二十斤粮。从此以后,她就是饿死也不向娘家开口了。她一生中别无嗜好,唯爱念佛和看戏,尽管一字不识,却能整本整本地背诵杨家将、岳家军的连台本戏,所以她很乐意满足宝贝儿子的要求,常常在繁星满天、万籁俱寂的夜晚,搂着心爱的得意,向他絮絮地讲述山西人引以为豪的杨家将抵御外侮的故事。杨令公一家英雄的业绩,鲜明的爱憎,像烙印一样打在童年赵树理的心头,使他终生难忘。而他母亲在讲述故事时的生动与喜悦,也不知不觉地传给了他。 然而,这样的好景并不久长。1915年冬,赵树理九岁的时候,祖母病故了。年过花甲的祖父因失去相依为命的老伴自然十分悲痛,不幸伤感过度,一病不起,虽然在病床上挣扎到了1916年,终因年事已高,犹如一盏耗尽了灯油的小油灯,生命之火行将熄灭。在弥留之际,忠方公把全家召集到床前,一双浑浊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小得意,一面断断续续地用迟缓然而坚定的声调嘱咐儿子:小得意才智过人,聪明非常,乃是赵家的千里驹,前途未可限量,一定要不惜任何代价,让他继续学习,知书识礼,将来靠他来重振门庭,光宗耀祖。待到儿子作了肯定的答复后,他向孙子投去混合着依恋和期望之情的最后一瞥,安静地溘然长逝了。 能够无憾地去世,固然是件幸事,但是生活的逻辑却往往嘲笑死者的美好设想。祖父的死,实际上正是赵家彻底没落的标志。 按照迷信的说法,家中接连死人是不祥之兆,定有鬼怪作祟,如不彻底清除,对于活人极为不利,再加上赵和清极端崇尚阴阳之学,所以他不惜代价,大办丧事,小殓、大殓、超度、出殡……一丝不苟地执行葬礼的繁文缛节。 这种怪诞的仪式是颇费钱财的,两次丧事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在经济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可怕的赤字——四百元大洋的高利贷。上党民谣:“借钱上利,不如卖房卖地。”从此,赵树理的家道遂由小康堕入困顿。但赵和清为了忠实执行死者的遗嘱,也为了死撑门面,不被别人看轻,还是决定把赵树理送到本村的私塾去深造。 爷爷在世时,赵树理连户外的阳光和空气都不能充分享受,爷爷更不准他接近年龄相仿的小朋友,总说“跟那些野孩子学不出好来!”他只能远远地站在一旁,羡慕地看着他们玩:抓子、跳鞋、成方、捏泥人、摘酸枣、掏野雀、放垒石……所以,赵树理是满怀喜悦前往私塾拜见先生、结识同窗的。他自然不会明白,一个一向在家里单独地,纵然也是严格地教养的孩子,一旦突然插进一群粗野的孩子堆里,肯定要遇到种种意料不到的恶劣、庸俗甚至卑鄙的事情。 关于赵树理在私塾里的情形,我们从他的中篇小说《刘二和与王继圣》中可以猜测到,他在那里碰到了灾星。 小说描述了一个在“十里之王”的村长家长大的骄横跋扈的男孩王继圣,从小跟他爹学会了打耳光,说打谁就要打谁,而且谁也不敢还手。他“在学校衣裳穿得好,手脸也洗得白,小嘴又会说,先生跟他爹又是好几辈子以前的老姨亲(听说先生的曾祖奶奶是村长他奶奶的姑姑),因此继圣说一句,先生就听一句一一比方他告先生说满土踢了他一脚,满土就得挨十板;说喜宝骂了先生一句,喜宝就得挨十五板,再往下像宿根、小记那些比他小一两岁的,更不在话下,说叫谁早上挨,谁就等不到晌午。先生是本村人,在家伺候老婆的时候多,到学校的时候少。先生不在学校的时候,就该继圣为王,谁敢不顺他,小巴掌就打到谁脸上去,他那小巴掌虽说也很痛,可总比先生那块干巴巴的木头板打在手心上轻得多,同学们想少挨木头板,就得忍点气挨他的小巴掌”。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评传丛书:赵树理评传》是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评传之一。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赵树理评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